2012年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公共科目》标准模拟试卷(4)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25

第 50 题 人们制造强大的火箭,克服地球引力,发射地球卫星,这说明(  )。

  • A.人们不仅可以认识规律,而且可以改造规律
  • B.规律是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浮现在事物表面的东西
  • C.规律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可以被人们所认识和利用
  • D.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26

第 49 题 根据我国《民法》,下列行为中可适用无过错原则的有(  )。

  • A.产品质量不合格造成损害
  • B.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执行职务中造成损害
  • C.高度危险作业造成损害
  • D.饲养的动物造成的损害     
27

第 48 题 下列内容规定在我国《宪法》上的是(  )。

  • A.国旗
  • B.国歌
  • C.国徽     
  • D.首都
28

第 46 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宏观经济职能主要是(  )。

  • A.保障职能
  • B.参数调节职能     
  • C.直接配置资源职能
  • D.间接配置资源职能
29

第 47 题 下列说法属于唯物主义知行观的是(  )。

  • A.知之不若行之
  • B.知行合一
  • C.行先知后
  • D.知行始终不相离
30

第 45 题 以下公文属批办工作对象的有(  )。

  • A.确无规定处置方案的业务性公文
  • B.《中共中央关于印发(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暂行条例)的通知》
  • C.《关于调整设市标准的报告》     
  • D.非常规公文
31

第 43 题 自首的构成条件是(  )。

  • A.被捕后自动供述自己的罪行的
  • B.犯罪后自动投案的
  • C.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
  • D.只供述犯罪的枝节情况的
32

第 44 题 在撰写函时,应符合以下哪些要求?(  )

  • A.用语讲究礼节,语气委婉得体
  • B.撰写公函,必须使用正式公函用纸
  • C.具备正式公函的规范格式,结构完整,用语准确
  • D.尊称与致意性的词语应经常使用
33

第 41 题 发展观,从根本上讲是关于发展的根本观点和总体看法,主要包括(  )。

  • A.发展的本质
  • B.发展的目的
  • C.发展的内涵     
  • D.发展的要求
34

第 42 题 主犯包括(  )。

  • A.犯罪集团的组织者
  • B.犯罪集团的领导者     
  • C.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人
  • D.首要分子
35

第 38 题 下列哪些内容反映了公民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的关系?(  )

  • A.公民有权利能力必定有行为能力,有行为能力也必定有权利能力
  • B.公民具有权利能力不一定有行为能力,但有行为能力一定有权利能力     
  • C.公民有权利能力必定有行为能力,但有行为能力不一定有权利能力
  • D.公民有行为能力必定有权利能力,但有权利能力不一定有完全的行为能力
36

第 39 题 属于公布性文件的公文有(  )。

  • A.通知
  • B.通告
  • C.公告
  • D.通报
37

第 40 题 我国不可能实行同时同步共同富裕的政策,是因为(  )。

  • A.各地区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
  • B.先富带动后富,更有利于生产力发展
  • C.劳动者的能力有差别     
  • D.两极分化可以刺激生产力的发展
38

第 36 题 在二审程序中,对于(  )的情况,人民法院应作出维持原判。

  • A.原判决认定事实清楚
  • B.原判决适用法律、法规正确
  • C.原判决证据不足
  • D.原判决符合法定程序&nbsp;&nbsp;&nbsp;&nbsp;<--Next-->&nbsp;&nbsp;&nbsp;&nbsp;下列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客观要件的是(  )。
  • A.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客体
  • B.违反治安管理的危害行为
  • C.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危害结果
  • D.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主观过错
39

第 37 题 行政诉讼具有不同于其他诉讼活动的特殊原则,这些原则是(  )。

  • A.不适用调解原则
  • B.司法变更权有限原则
  • C.被告负举证责任原则&nbsp;&nbsp;&nbsp;&nbsp;&nbsp;
  • D.人民法院特定主管原则
40

第 34 题 历史经验表明经济危机往往孕育着新的科技革命,1857年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气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192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子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电气时代进入电子时代,由此证明(  )。

  • A.科技革命是摆脱社会危机的根本出路
  • B.科学技术是社会形态更替的根本标志
  • C.社会实践的需要是科技发展的强大动力
  • D.科技创新能够推动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
41

第 35 题 下列关于我国行政法的论述正确的是(  )。

  • A.我国有一部比较全面系统的行政法典
  • B.行政法由行政法典和许多个单行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以及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构成
  • C.我国没有一部比较全面系统的行政法典
  • D.行政法由许多个单行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以及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构成
42

第 32 题 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内容是(  )。

  • A.转变政府职能,理顺政府、科研单位和企业之间的关系
  • B.科技发展综合化,促进经济发展
  • C.以促进创新为核心,建立相应的机制
  • D.以市场为导向,重塑科技创新与应用的主体
43

第 33 题 “他遇到小事的时候就像抓住一根救命稻草一样,最后,他抓住了参天大树。”《士兵突击》中连长高诚对士兵许三多的这句评价,体现的哲理是(  )。

  • A.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 B.量变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 C.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nbsp;&nbsp;&nbsp;&nbsp;&nbsp;
  • D.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44

第 29 题 当一个人担任多种职务时,在公文书写中应当(  )。

  • A.各种职务全部列出
  • B.只列其中一种即可&nbsp;&nbsp;&nbsp;&nbsp;&nbsp;
  • C.使用最重要的一种职务,并用全称
  • D.只列出与文件内容有关的职务全称
45

第 31 题 我国民主党派参政作用表现在(  )。

  • A.参加国家政权
  • B.参与国家事务管理
  • C.参加政府,成为执政党之一
  • D.参与国家大政方针、政策和国家领导人的选举和协商
47

第 28 题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更多地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把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开创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新局面。这是因为(  )。

  • A.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民是全国人口的大多数
  • B.没有农民的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全面小康&nbsp;&nbsp;&nbsp;&nbsp;&nbsp;
  • C.农业既是工业原料的基地,又是工业品的广阔市场
  • D.增加农民收入可以扩大有效内需,拉动经济增长
48

第 27 题 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途径,并成为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时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是(  )。

  • A.完善市场问题
  • B.解决就业问题&nbsp;&nbsp;&nbsp;&nbsp;&nbsp;
  • C.缩小城乡差别
  • D.加强法制问题
49

第 25 题 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是(  )。

  • A.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 B.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 C.强国富民的必由之路
  • D.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
52

第 23 题 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  )。

  • A.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有量的优势
  • B.国有经济能控制垄断性行业
  • C.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
  • D.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
55

第 20 题 撰写《关于审批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加强保护管理的请示》一文时,符合撰写要:的说法是(  )。

  • A.应正确标注主送机关与抄送机关
  • B.一般应直接报送领导者个人
  • C.适宜采用概括叙述的表达方式,避免描述事情的细枝末节或罗列数字
  • D.可同时要求对历史文化名城周边的自然风景区加以保护管理
56

第 19 题 把可直接感知的某种具体实物看作是世界的本原,这种观点属于(  )。

  • A.朴素唯物主义
  •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nbsp;&nbsp;&nbsp;&nbsp;&nbsp;
  • C.辩证唯物主义
  • D.庸俗唯物主义
57

第 17 题 社会形态是(  )。

  • A.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
  •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 C.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统一
  • 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59

第 15 题 (  )不受著作权法保护。

  • A.电影、电视、录像作品
  • B.未发表的作品
  • C.司法性质文件
  • D.计算机软件
61

第 13 题 行政违法的主体是(  )。

  • A.行政主体
  • B.行政主体及其公务员
  • C.行政相对方
  • D.行政法律关系主体&nbsp;&nbsp;&nbsp;&nbsp;&nbsp;
62

第 14 题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  )。

  • A.从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实现
  • B.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 C.从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到赶上发达国家水平
  • D.从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到进入小康社会
64

第 11 题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是(  )。

  • A.正确的理论原则
  • B.人们的主观愿望
  • C.群众的意见要求
  • D.客观存在的事实
66

第 9 题 现代行政决策体制通常由行政决策中枢系统、行政决策咨询系统、行政决策审批控制系统和(  )四部分构成的。

  • A.行政决策执行系统
  • B.行政决策信息系统
  • C.行政决策评价系统
  • D.行政决策领导系统
67

第 8 题 (  )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 A.阶级斗争
  • B.社会基本矛盾
  • C.科学技术革命
  • D.改革开放
68

第 6 题 成吉思汗的历史业绩是(  )。

  • A.起兵反抗辽的压迫
  • B.建立蒙古政权
  • C.定国号为元
  • D.灭亡南宋
69

第 7 题 节约作为一种社会价值取向,植根于地球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需求的无限性这样一个事实。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主要是通过(  )。

  • A.外贸对经济的拉动来实现
  • B.政府的宏观调控来实现
  • C.价格、供求、竞争等市场机制来实现
  • D.财政、税收、信贷来实现&nbsp;&nbsp;&nbsp;&nbsp;&nbsp;
71

第 4 题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个观点的理论出发点是(  )。

  • A.社会革命是历史火车头的原理
  • B.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直接动力的原理
  • 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
  • D.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原理
72

第 5 题 王某给有关部门写信,反映自己关于推进素质教育的意见。这是公民依法行使(  )。

  • 第 5 题 王某给有关部门写信,反映自己关于推进素质教育的意见。这是公民依法行使(  )。A.监督权
  • B.批评权&nbsp;&nbsp;&nbsp;&nbsp;&nbsp;
  • C.建议权
  • D.检举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