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选专业科目经济管理类模拟卷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5)投资收益率是( )。

  • A.20%
  • B.40%
  • C.50%
  • D.60%
2

(3)固定资产形成率是( )。

  • A.20%
  • B.40%
  • C.80%
  • D.90%
3

(4)投资回收期是( )。

  • A.4年
  • B.5年
  • C.8年
  • D.2年
6

(2)单位建筑面积造价是( )。

  • A.250元/m<SUP>2</SUP>
  • B.400元/m<SUP>2</SUP>
  • C.300元/m<SUP>2</SUP>
  • D.500元/m<SUP>2</SUP>
19

在制订企业投资组合计划时,对企业的战略业务单位加以分类和评价的主要方法有( )。

  • A.产品生命周期法
  • B.波士顿咨询集团法
  • C.通用电气公司法
  • D.市场占有率法
20

我国基尼系数的特点是( )。

  • A.农村基尼系数高于城市
  • B.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
  • C.城市基尼系数有提高的趋势
  • D.城市基尼系数有降低的趋势
21

按照经营范围的不同,零售商的类型主要有( )。

  • A.专业商店
  • B.仓储商店
  • C.百货商店
  • D.连锁商店
  • E.超级市场
22

市场体系的统一性是指( )。

  • A.商品按照商品生产内在规律和要求,顺畅地流通
  • B.各地区、部门间不人为设置不利于商品流通的障碍
  • C.国内各地区间商品流通没有任何差别
  • D.国内各地区商品流通都由国营、集体所控制
23

从银行自身而言,组织信贷收支平衡,应该( )。

  • A.把资金运用增长量控制在应追加的货币需要量的范围之内
  • B.做到资金运用增长与货币需要量增长相互适应
  • C.坚持以存贷差额作为衡量信贷收支平衡的标志
  • D.提高贷款质量,使新增的存款和现金具有物质保证
24

中国民银行的存款业务包括( )。

  • A.法定准备金存款业务
  • B.支付准备金存款业务
  • C.财政性存款业务
  • D.特种仔款业务
25

公告制度的意义在于( )。

  • A.有利于社会对企业的监督
  • B.有利于保护企业合法权益
  • C.有利于维护社会经济秩序
  • D.尽可能地宣传企业的优势。掩盖企业的缺点和劣势
  • E.通过公告形式,企业可以减少广告费用
26

公司申请其公司债券上市交易必须符合下列哪些条件?( )

  • A.公司债券的期限为一年以上
  • B.公司债券的实际发行额不少于人民币5000万元
  • C.公司债券的实际发行额不少于人民币500万元
  • D.公司中请其债券上市时仍符合法定的公司债券发行条件
27

生产要素市场的类型主要有( )。

  • A.金融市场
  • B.劳动力市场
  • C.技术信息市场
  • D.商品市场
  • E.房地产市场
28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市场交易行为临督管理的内容有( )。

  • A.计量行为
  • B.价格行为
  • C.广告行为
  • D.交易合同行为
  • E.守法行为
29

某位注册会计师在编写审计报告时,在意见段中使用了“由于上述重要会计事项不能确定”的术语,这种审计报告是( )。

  • A.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
  • B.保留意见审计报告
  • C.否定意见审计报告
  • D.拒绝表示意见审计报告
30

同民待遇条款一般不适用于( )。

  • A.外国产品所应交纳的国内税捐
  • B.船舶在港口的待遇
  • C.商标注册、著作权保护
  • D.沿海航行权
31

制造商尽可能地通过许多批发商、零售商推销其产品的分销方式是( )。

  • A.密集分销
  • B.集中分销
  • C.选择分销
  • D.独家分销
32

下列因素中,与经济增长率成反比关系的是( )。

  • A.生产资料数量的增加
  • B.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数量的增加
  • C.单位产品生产基金占用量的增加
  • D.劳动力数量的增加
33

市场竞争行为可分为两大类,即( )行为。

  • A.提价竞争和降价竞争
  • B.广告促销和人员促销
  • C.价格竞争和非价格竞争
  • D.产品竞争和促销竞争
34

进口附加税是一种( )。

  • A.特定的临时措施
  • B.普遍采用的措施
  • C.经常性的措施
  • D.非关税措施
36

根据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 )是监督检查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主要的行政执法机关。

  • 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各有关业务主管部门
  • B.各级人民法院
  • 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机关
  • D.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部门
37

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所确定的消费者,即指为生活消费需要而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的( )。

  • A.公民个人
  • B.生产经营单位
  • C.公民个人和单位
  • D.公民个人和社会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