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选专业科目宏观经济类模拟卷2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0

宏观经济管理组织机构建立的具体原则有( )。

  • A.统一的原则
  • B.效能的原则
  • C.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 D.政企职责分开的原则
12

从财政管理体制上,可将国家财政分为( )。

  • A.中央财政
  • B.公共性财政
  • C.地方财政
  • D.建设性财政
13

财政预算又称国家预算,是事先编制的国家财政收支计划。财政预算的基本类型有( )。

  • A.平衡预算
  • B.复式预算
  • C.零基预算
  • D.赤字预算
  • E.盈余预算
14

宏观经济调控体系的三大支柱有( )。

  • A.价格
  • B.财政
  • C.金融
  • D.计划
15

宏观经济效益与微观经济效益的关系表现在( )。

  • A.前者以后者为前提和外在条件
  • B.后者是前者的基础和实现条件
  • C.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和外在条件
  • D.二者有相互矛盾的一面
17

从不同的角度,税种有不同的分类,根据税收的内容可以分为( )。

  • A.流转税
  • B.所得税
  • C.从价税
  • D.从量税
  • E.关税
18

税收的原则有( )。

  • A.效率原则
  • B.灵活原则
  • C.公平原则
  • D.稳定原则
19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 )。

  • A.法定准备金率
  • B.发行货币
  • C.再贴现率
  • D.公开市场操作
20

建立健全宏观经济管理组织机构的基本原则是( )。

  • A.统一的原则
  • B.民主集中制原则
  • C.政企职责分开的原则
  • D.精简的原则
21

宏观经济政策的局限性的论点主要有( )。

  • A.货币政策对付严重萧条时无能为力
  • B.尽管政策正确且适时。但官员们却有可能由于利己的政策考虑而不予实行
  • C.宏观经济政策手段力度不够
  • D.经济政策在时间上滞后
22

通过动用经济杠杆调节经济利益而达到调控目的的手段是( )。

  • A.行政手段
  • B.法律手段
  • C.思想教育手段
  • D.经济手段
23

目前,我国已经基本形成了以( )为领导,以( )为主体,多种( )并存的金融体系。

  • A.金融机构、中围人民银行、国有商业银行
  • B.国有商业银行、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机构
  • C.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机构、国有商业银行
  • D.中国人民银行、国有商业银行、金融机构
24

社会主义国家调节经济的各种经济杠杆中,最有效最灵敏的是( )。

  • A.税收杠杆
  • B.价格杠杆
  • C.信贷杠杆
  • D.工资杠杆
25

编制计划的基本方法是( )。

  • A.因素分析法
  • B.综合平衡法
  • C.系数法
  • D.定额法
26

国债投资拉动GDP增长的原因在于( )。

  • A.国债投资加大了消费基金比例,促进了消费增长
  • B.因债投资加大了国家投资力度,促进了生产发展
  • C.国债投资增加了货币发行量,加快商品流通速度
  • D.国债投资增加了积累资金比例,减少了消费基金
28

如果存在通货膨胀缺口,应采取的财政政策是( )。

  • A.增加税收
  • B.减少税收
  • C.增加政府支付
  • D.增加转移支付
29

我国的金融监管组织不包括( )。

  • A.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B.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 C.中国审计监督管理委员会
  • D.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30

总量平衡与结构平衡之间的关系是( )。

  • A.总量平衡了,结构一定不平衡
  • B.总量平衡了,结构一定平衡
  • C.结构平衡了,总量一定平衡
  • D.结构平衡了,总量一定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