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政府购买
- B.税收
- C.政府转移支付
- D.政府公共工程支付
- E.以上说法均正确
- A.不合理分摊成本和费用
- B.转移定价
- C.匿报应税财产和收入
- D.利用避税港设立基地公司
- 27
-
在古典区域内( )。
- A.货币政策有效
- B.财政政策有效
- C.货币政策无效
- D.财政政策无效
- E.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同样有效
- A.充分就业
- B.物价稳定
- C.经济增长
- D.国际收支平衡
- E.以上四者同时实现
- A.被预期
- B.未被预期
- C.温和的
- D.严重的
- E.恶性的
- A.储蓄
- B.就业
- C.投资
- D.消费
- E.一切
- A.短期总供给曲线
- B.长期总供给曲线
- C.向右上方倾斜的总供给曲线
- D.垂直的总供给曲线
- E.向右下方倾斜的总供给曲线
- A.国民收入
- B.投资
- C.价格水平
- D.利息率
- E.储蓄
- A.水平的直线被称为中长期总供给曲线
- B.水平的直线被称为中短期总供给曲线
- C.垂直的直线被称为长期总供给曲线
- D.垂直的直线被称为短期总供给曲线
- E.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被称为短期总供给曲线
- A.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 B.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 C.流动偏好规律
- D.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 E.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
- 35
-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A.总需求曲线是反映总需求与利率之间关系的曲线
- B.总需求曲线上的点表明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
- C.总需求曲线是表明总需求与价格水平之间关系的曲线
- D.在以价格为纵坐标,收入为横坐标的坐标系内,总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 E.在以利率为纵坐标,收人为横坐标的坐标系内,总需求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
- A.APC+APS=1
- B.APC+APS=2
- C.MPC=l/(1-MPS)
- D.MPC+MPS=2
- E.MPC=1/(1+MPS)
- 37
-
乘数的公式表明( )。
- A.边际消费倾向越高,乘数就越小
- B.边际消费倾向越低,乘数就越小
- C.边际消费倾向越高,乘数就越大
- D.边际消费倾向越低,乘数就越大
- E.乘数一定是不小于1的
- A.区分市场消费者的能力
- B.巨大的无弹性的总需求
- C.不同市场的需求价格弹性不同
- D.销售市场相互隔离
- A.表明外部性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产权制度的不合理
- B.重视“看不见的手”的作用,把外部性问题纳入市场机制之中,使外部性具有相应的价格
- C.它是指通过产权制度的调整,将商品有害的外部性内部化,从而将有害外部性降低到最低限度的理论
- D.它是指通过产权制度的调整,将商品有益的外部性内部化,从而将有益外部性提高到最高限度的理论
- E.重视“看得见的手”的作用,把外部性问题纳入政府的宏观调控之中
- 40
-
公共选择的特点( )。
- A.它是建立在对消费者偏好充分了解的基础上的
- B.它是建立在对生产者偏好充分了解的基础上的
- C.关于提供公共物品的决策是集中做出的
- D.关于提供公共物品的决策是由领导决定的
- E.公共选择适合于任何物品
- A.公共物品不具有竞争性
- B.公共物品不具有排他性
- C.有的消费者不需要公共物品
- D.公共物品具有排他性
- E.消费者都想“免费搭车”
- A.竞争性
- B.非竞争性
- C.排他性
- D.非排他性
- E.竞争性与非竞争性
- A.征税
- B.补贴
- C.企业合并
- D.提高利率
- E.明确产权
- A.外国货币价值不变
- B.外国货币贬值
- C.本国货币价值不变
- D.外国货币升值
- 45
-
外部性可以分为( )。
- A.生产的外部经济
- B.生产的外部不经济
- C.消费的外部经济
- D.消费的外部不经济
- E.政府的外部经济
- A.出口增加使IS曲线左移
- B.出口增加使IS曲线右移
- C.净出口增加使IS曲线右移
- D.净出口增加使IS曲线左移
- A.BP曲线变得更陡峭
- B.BP曲线变得更平坦
- C.BP曲线向左方移动
- D.BP曲线向右方移动
- A.35916
- B.32509
- C.33945
- D.34335
- A.在两国贸易前的两种商品的国内比价之上
- B.在两国贸易前的两种商品的国内比价之下
- C.在两国贸易前的两种商品的国内比价之间
- D.与贸易前的任何一个国家的国内比价相同
- A.劳动生产率的差异
- B.技术水平的差异
- C.产品品质的差异
- D.价格的差异
- A.斜率为正,实际工资率越高,劳动供给量越多
- B.斜率为正,名义工资率越高,劳动供给量越多
- C.斜率为负,实际工资率越高,劳动供给量越多
- D.斜率为负,名义工资率越低,劳动供给量越少
- A.原材料实际价格上涨
- B.石油价格下降
- C.实际工资水平下降
- D.名义工资水平上升
- A.货币供给增加使得利率上升,投资增加,从而总支出和产出增加
- B.货币供给增加使得利率下降,投资减少,从而总支出和产出减少
- C.货币供给增加使得利率下降,投资增加,从而总支出和产出增加
- D.货币供给增加使得利率下降,投资增加,从而总支出和产出减少
- A.政府转移支付
- B.政府购买
- C.消费支付
- D.出口
- A.消费者的支出跟不上生产的发展,所以导致普遍的供过于求
- B.投资比消费增长快,所以没有足够的物品供消费者购买
- C.储蓄和投资减少
- D.政府税收太高,以致于消费者没有足够的资金购买商品和劳务
- A.10元
- B.5元
- C.15元
- D.7.5元
- A.显成本
- B.隐成本
- C.机会成本
- D.不变成本
- A.一定不对
- B.一定对
- C.可能对也可能不对
- D.以上说法全对
- A.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
- B.刺激消费水平
- C.较少工作时间
- D.推广基础科学及应用科学的研究成果
- A.儿童票价的2倍
- B.儿童票价的一半
- C.儿童票价的1.5倍
- D.儿童票价的1/5
- A.25亿美元和5亿美元
- B.125亿美元和105亿美元
- C.25亿美元和20亿美元
- D.75亿美元和80亿美元
- A.生产的外部不经济
- B.生产的外部经济
- C.消费的外部经济
- D.消费的外部不经济
- A.正好处于利润最大化位置
- B.不在利润最大化位置
- C.不一定在利润最大化位置,需要知道平均可变成本
- D.不一定在利润最大化位置,需要知道总成本
- A.下降
- B.上升
- C.不变
- D.均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