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党政领导干部公选和竞岗考试《经济管理类》模拟试卷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36

第 40 题 当前,从我国多数企业的实际出发,改组国有企业为公司制的主要形式应是(  )。

  • A.股份有限公司
  • B.两合公司
  • C.无限责任公司
  • D.有限责任公司
  • E.合作制企业
37

第 39 题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从(  )方面考察社会总供求是否平衡。

  • A.通货膨胀率
  • B.资金利税率
  • C.商品供求差率
  • D.经济增长率
  • E.居民储蓄余额增长率
38

第 38 题 中国人民银行的存款业务包括(  )。

  • A.法定准备金存款业务
  • B.支付准备金存款业务
  • C.财政性存款业务
  • D.特种存款业务
39

第 37 题 在制订企业投资组合计划时,对企业的战略业务单位加以分类和评价的主要方法有(  )。

  • A.产品生命周期法
  • B.波士顿咨询集团法
  • C.通用电气公司法
  • D.市场占有率法
40

第 36 题 公告制度的意义在于(  )。

  • A.有利于社会对企业的监督
  • B.有利于保护企业合法权益
  • C.有利于维护社会经济秩序
  • D.尽可能地宣传企业的优势,掩盖企业的缺点和劣势
  • E.通过公告形式,企业可以减少广告费用
41

第 35 题 下列属于完全竞争市场的缺陷的是(  )。

  • A.完全竞争市场在现实生活中难以实现
  • B.完全竞争也会有资源的浪费
  • C.行业壁垒高
  • D.单个厂商对市场影响太大
  • E.完全知识假设不能成立
42

第 33 题 如果企业不满足于现有的销售状况,它可考虑采取的措施是(  )。

  • A.努力从自己的行销市场吸引更大比例的购买者
  • B.提高对潜在购买者的资格要求
  • C.向其他可行市场扩张
  • D.降低产品售价以扩大可行市场的规模
  • E.加强广告活动,以扩大潜在市场规模
43

第 34 题 属于企业筹集的资本金为(  )。

  • A.国家资本金
  • B.法人资本金
  • C.个人资本金
  • D.外商资本金
44

第 32 题 市场体系的统一性是指(  )。

  • A.商品按照商品生产内在规律和要求,顺畅地流通
  • B.各地区、部门间不人为设置不利于商品流通的障碍
  • C.国内各地区间商品流通没有任何差别
  • D.国内各地区商品流通都由国营、集体所控制
45

第 31 题 按照经营范围的不同,零售商的类型主要有(  )。

  • A.专业商店
  • B.仓库商店
  • C.百货商店
  • D.连锁商店
  • E.超级市场
46

第 30 题 从银行自身而言,组织信贷收支平衡,应该(  )。

  • A.把资金运用增长量控制在应追加的货币需要量的范围之内
  • B.做到资金运用增长与货币需要量增长相互适应
  • C.坚持以存贷差额作为衡量信贷收支平衡的标志
  • D.提高贷款质量,使新增的存款和现金具有物质保证
47

第 28 题 我国基尼系数的特点是(  )。

  • A.农村基尼系数高于城市
  • B.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
  • C.城市基尼系数有提高的趋势
  • D.城市基尼系数有降低的趋势
48

第 29 题 宏观经济管理组织机构建立的具体原则包括(  )。

  • A.统一的原则
  • B.效能的原则
  • C.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 D.政企职责分开的原则
  • E.精简的原则
49

第 27 题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市场交易行为监督管理的内容有(  )。

  • A.计量行为
  • B.价格行为
  • C.广告行为
  • D.交易合同行为
  • E.守法行为
50

第 26 题 公司申请其公司债券上市交易必须符合下列哪些条件?(  )

  • A.公司债券的期限为一年以上
  • B.公司债券的实际发行额不少于人民币五千万元
  • C.公司债券的实际发行额不少于人民币五百万元
  • D.公司申请其债券上市时仍符合法定的公司债券发行条件
51

第 24 题 企业常常面临的品牌决策有(  )。

  • A.品牌设计决策
  • B.有无品牌决策
  • C.家族品牌决策
  • D.商品品牌和等级品牌决策
  • E.更新品牌与推进品牌决策
52

第 25 题 影响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因素是(  )。

  • A.一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
  • B.经济发展模式
  • C.国内收支状况
  • D.贸易政策
53

第 21 题 实行进出口商品检验的目的是(  )。

  • A.防止不合格商品的出口
  • B.维护国家的信誉和经济利益
  • C.促进我国出口商品质量和竞争力的提高,扩大出口外汇
  • D.保障国家和消费者的利益
54

第 22 题 生产要素市场的类型主要有(  )。

  • A.金融市场
  • B.劳动力市场
  • C.技术信息市场
  • D.商品市场
  • E.房地产市场
55

第 23 题 企业在国际市场上销售产品时,实行产品差异化得主要优点有(  )。

  • A.可以节约生产和市场营销费用
  • B.有利于开拓市场,增加销售额
  • C.可以减小经营风险
  • D.可以节约研究与开发成本
  • E.更好地满足当地消费者的需要
57

第 19 题 国民待遇条款一般不适用于(  )。

  • A.外国产品所应交纳的国内税捐
  • B.船舶在港口的待遇
  • C.商标注册、著作权保护
  • D.沿海航行权
58

第 17 题 行政监察是指政府系统内部的专门监察机构对(  )所实施的全面性监督。

  • A.所有国家公务人员
  • B.所有国家企业员工
  • C.所有国有单位及机关
  • D.所有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
59

第 18 题 价格宏观管理的主要目标是(  )。

  • A.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
  • B.保持价格总水平稳步上涨
  • C.保持价格总水平稳步下跌
  • D.保持价格基本稳定
60

第 16 题 实现政府职能转变的根本途径是(  )。

  • A.加强立法
  • B.加强监督
  • C.政企分开
  • D.加快改革
61

第 14 题 根据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  )是监督检查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主要的行政执法机关。

  • 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各有关业务主管部门
  • B.各级人民法院
  • 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机关
  • D.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部门
62

第 15 题 宏观经济管理的基本任务是(  )。

  • A.确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目标
  • B.确定国民经济发展规模和速度
  • C.确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
  • D.正确处理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主要矛盾,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63

第 13 题 进口附加税是一种(  )。

  • A.特定的临时措施
  • B.普遍采用的措施
  • C.经常性的措施
  • D.非关税措施
64

第 12 题 市场竞争行为可分为两大类,即(  )行为。

  • A.提价竞争和降价竞争
  • B.广告促销和人员促销
  • C.价格竞争和非价格竞争
  • D.产品竞争和促销竞争
65

第 9 题 关于低价倾销,表述正确的是(  )。

  • A.所有的以低于成本价格销售商品的行为都是不正当竞争行为
  • B.季节性降价时,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的行为不是不正当竞争行为
  • C.歇业降价销售商品也不得低于成本价
  • D.处理有效期限即将到期的商品可以降价,但不得低于成本价
66

第 10 题 宏观经济管理的基本目标是(  )。

  • A.提高宏观经济效益目标
  • B.总量平衡目标
  • C.结构优化目标
  • D.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目标
69

第 8 题 预算赤字是指(  )。

  • A.编制预算时列有赤字
  • B.预算执行过程中出现赤字
  • C.国家有意识地用赤字来调节经济
  • D.年终决算有赤字
71

第 4 题 某位注册会计师在编写审计报告时,在意见段中使用了“由于上述重要会计事项不能确定”的术语,这种审计报告是(  )。

  • A.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
  • B.保留意见审计报告
  • C.否定意见审计报告
  • D.拒绝表示意见审计报告
72

第 6 题 下列不属于央行货币政策的是(  )。

  • A.公开市场业务
  • B.改变贴现率
  • C.改变银行准备金
  • D.改变税率
73

第 3 题 确定政府职能的主要依据是(  )。

  • A.行政权力
  • B.贯彻行政领导人的意图
  • C.完成政府任务实施计划的需要
  • D.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75

第 1 题 下列因素中,与经济增长率成反比关系的是(  )。

  • A.生产资料数量的增加
  • B.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数量的增加
  • C.单位产品生产基金占用量的增加
  • D.劳动力数量的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