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党政领导干部公选和竞岗考试《宏观经济类》模拟试题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20

第 40 题 下列属于清产核资的范围的有(  )。

  • A.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及其投资或举办的国内合营、联营、集体和其他企业、单位等
  • B.国家机关及其投资或举办的国内合营、联营、集体和其他企业、单位等
  • C.军队、武警、党派、社会团体及其投资或举办的国内合营、联营、集体和其他企业、单位等
  • D.对中外合资企业要清理中方投资的国家股份或国有资产份额
23

第 38 题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  )。

  • A.法定准备金率
  • B.发行货币
  • C.再贴现率
  • D.公开市场操作
24

第 35 题 在市场经济国家,财政政策的总目标一般是(  )。

  • A.保障充分就业
  • B.公平分配
  • C.资源最优配置
  • D.国际收支平衡
25

第 36 题 目前,我国财政收入的形式主要有(  )。

  • A.税收收入
  • B.企业收入
  • C.债务收入
  • D.经营收入
26

第 37 题 利率水平的决定因素包括(  )。

  • A.货币供求
  • B.通货膨胀
  • C.中央银行的再贴现率
  • D.国家经济政策
  • E.国际市场利率水平
28

第 33 题 税收的原则有(  )。

  • A.效率原则
  • B.灵活原则
  • C.公平原则
  • D.稳定原则
29

第 31 题 宏观经济政策的局限性的论点主要有(  )。

  • A.货币政策对付严重萧条时无能为力
  • B.尽管政策正确且适时,但官员们却有可能由于利己的政策考虑而不予实行
  • C.宏观经济政策手段力度不够
  • D.经济政策在时间上滞后
30

第 32 题 发行国债所需要的技术条件有(  )。

  • A.现代化的金融机构
  • B.全国性的金融市场
  • C.较为发达的信用制度
  • D.全国性的计算机网络
33

第 28 题 下列项目哪些不计人GDP?(  )

  • A.政府转移支付
  • B.购买一辆用过的卡车
  • C.购买普通股票
  • D.购买一块地产
34

第 25 题 宏观经济效益与微观经济效益的关系表现在(  )。

  • A.前者以后者为前提和外在条件
  • B.后者是前者的基础和实现条件
  • C.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和外在条件
  • D.二者有相互矛盾的一面
35

第 26 题 紧缩性货币政策的特点是(  )。

  • A.抽紧银根
  • B.放松银根
  • C.增加货币供应量
  • D.减少货币供应量
36

第 27 题 下面对个人所得税范围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个人工资、薪金收入或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 B.国家对个人津贴的收人或个人转让专利权所得
  • C.个人利息、股息、红利所得或个人承包租赁经营所得
  • D.个人劳务报酬所得或个人财产转让、财产租赁所得
37

第 23 题 宏观经济管理组织机构建立的具体原则有(  )。

  • A.统一的原则
  • B.效能的原则
  • C.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 D.政企职责分开的原则
38

第 24 题 从财政管理体制上,可将国家财政分为(  )。

  • A.中央财政
  • B.公共财政
  • C.地方财政
  • D.建设财政
39

第 20 题 目前,我国已经基本形成了以(  )为领导,以(  )为主体,多种(  )并存的金融体系。

  • A.金融机构中国人民银行国有商业银行
  • B.国有商业银行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机构
  • C.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机构国有商业银行
  • D.中国人民银行国有商业银行金融机构
40

第 22 题 建立与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宏观调控体系,在调控模式上必须实现以下转变(  )。

  • A.由原来的直接管理为主转向以间接管理为主
  • B.由政府调控为主转向以企业调控为主
  • C.由原来的行政手段调控为主转向以经济手段调控为主
  • D.由原来的指令性计划为主转向以指导性计划为主
42

第 19 题 为加强金融监管、完善金融监督调控体系,2003年国务院机构改革中设立了(  ),它是国务院的(  )。

  • A.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直属事业单位
  • B.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直属机构
  • C.中国证券监管管理委员会,直属机构
  • D.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议事协调机构
43

第 18 题 价格水平以一种较高的持续的趋势上涨的通货膨胀属于(  )。

  • A.急剧通货膨胀
  • B.奔腾通货膨胀
  • c.恶性通货膨胀
  • D.爬行型通货膨胀
44

第 16 题 通过动用经济杠杆调节经济利益而达到调控目的的手段是(  )。

  • A.行政手段
  • B.法律手段
  • C.思想教育手段
  • D.经济手段
45

第 17 题 我国市场管理的目的是(  )。

  • A.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 B.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体系
  • C.发挥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
  • D.建立公平竞争的社会主义经济新秩序
47

第 13 题 如果存在通货膨胀缺口,应采取的财政政策是(  )。

  • A.增加税收
  • B.减少税收
  • C.增加政府支付
  • D.增加转移支付
48

第 15 题 在我国的银行体制中,中央银行是指(  )。

  • A.中国银行
  • B.中国人民银行
  • C.中国工商银行
  • D.中国商业银行
49

第 11 题 发展市场经济,必须建立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体的价格形成机制,这主要是因为(  )。

  • A.市场形成价格是保证价格等于价值,实行等价交换的唯一途径
  • B.市场形成价格才能促进竞争,有效反对垄断
  • C.市场形成价格才能保证价格反映价值和供求关系
  • D.市场形成价格才能保证商品交换正常进行
50

第 12 题 (  )是我国现阶段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之一。

  • A.保持通货膨胀
  • B.保持经济总量平衡
  • C.促进经济增长
  • D.稳定就业水平
51

第 9 题 我国的金融监管组织不包括(  )。

  • A.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B.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 c.中国审计监督管理委员会
  • D.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52

第 10 题 总量平衡与结构平衡之间的关系是(  )。

  • A.总量平衡了,结构一定不平衡
  • B.总量平衡了,结构一定平衡
  • C.结构平衡了,总量一定平衡
  • D.结构平衡了,总量一定不平衡
53

第 6 题 我国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要着眼于(  )。

  • A.提高国有资产的整体质量
  • B.增大国有经济比重
  • C.建立新的工业基地
  • D.搞好全部国有企业
55

第 8 题 在社会经济运行中,通货膨胀率上升一般会导致(  )。

  • A.失业率上升
  • B.失业率保持稳定不变
  • C.失业率下降
  • D.失业率波动不定
56

第 4 题 建立健全宏观经济管理组织机构的基本原则是(  )。

  • A.统一的原则
  • B.民主集中制原则
  • C.政企职责分开的原则
  • D.精简的原则
58

第 1 题 国债投资拉动GDP增长的原因在于(  )。

  • A.国债投资加大了消费基金比例,促进了消费增长
  • B.国债投资加大了国家投资力度,促进了生产发展
  • c.国债投资增加了货币发行量,加快商品流通速度
  • D.国债投资增加了积累资金比例,减少了消费基金
59

第 2 题 编制计划的基本方法是(  )。

  • A.因素分析法
  • B.综合平衡法
  • C.系数法
  • D.定额法
60

第 3 题 我国的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不包括(  )。

  • A.中国工商银行
  • B.中国农业银行
  • C.中国交通银行
  • D.中国建设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