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在经纪业务中不得与客户约定分享利益、共担风险
- B.不得向客户做获利保证
- C.按规定向客户出示风险说明书
- D.有关国务院期货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的其他欺诈客户的行为
- A.会计估计变更应采用未来适用法
- B.会计估计变更应采用追溯重述法
- C.会计估汁变更不改变以前期间的会计估计
- D.应计算确认会计估计变更的累积影响数
- A.数据性
- B.完整性
- C.精确性
- D.目的性
- A.风险是保险产生和存在的前提
- B.保险的发展是风险发展的客观依据
- C.保险是风险处理的传统有效的措施
- D.保险经营效益是不受风险管理技术的制约
- E.风险的发展是保险发展的客观依据
- A.自营规模
- B.风险限额
- C.资产配置
- D.业务授权
- A.证券投资组合的风险有公司特有风险和市场风险两种
- B.公司特有风险是不可分散风险
- C.股票的市场风险不能通过证券投资组合加以消除
- D.当投资组合中股票的数量特别多时,非系统性风险几乎可全部分散掉
- A.同度量作用
- B.平衡作用
- C.权数作用
- D.联系作用
- 17
-
税收管理权包括( )。
- A.税种的开与停征权
- B.税法的解释权
- C.税法审议权
- D.税目的增减与税率的调整权
- E.减免税的审批权
- A.个人之间互换自有居住用房产
- B.某房地产企业用商品房换某工业企业持有的土地使用权
- C.某房地产企业将生地开发为熟地后转让
- D.某外贸企业出地,与某房地产企业出钱合作建造写字楼,约定按三七比例分成自用
- E.某工业企业将自有房产投资于另工业企业
- A.政治性
- B.强制性
- C.社会性
- D.惩罚性
- E.奖励性
- A.银行调整利率水平
- B.公司劳资关系紧张
- C.公司诉讼失败
- D.市场呈现疲软现象
- A.外国政府向我国企业提供优惠贷款所签订的借款合同
- B.银行同业拆借所签订的借款合同
- C.仓库设置的不记载金额的登记簿
- D.车间设置的属于会计核算范围,记载金额的相关账簿
- E.抢险救灾物资运输凭证
- A.未按照规定的期限申报办理税务登记、变更或注销登记的
- B.未按照规定设置、保管账簿或者保管记账凭证和有关资料的
- C.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设置、保管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账簿的
- D.纳税人未按照规定使用税务登记证件,或者转借、涂改、损毁、买卖、伪造税务登记证件的
- E.未按照规定将其全部银行账号向税务机关报告的
- A.标题
- B.范围段
- C.说明段
- D.意见段
- A.12月底入账的发票如果附有12月31日或之前的验收报告,则货物肯定已入库,并包括在本年的实地盘点范围内
- B.如果验收报告日期为次年1月份的日期,则货物一般不会列入年底实地盘点范围内
- C.如果12月31日购入货物,并已包括当年实物盘点范围内。而购货发票次年1月份才到,可记入次年1月份账内
- D.如果12月31日收到购货发票,而货物次年1月份才收到,可记人当年12月份账内,货物不列入盘点范围
- A.风险越大,投资人获得的投资收益就越高
- B.风险越大,意味着损失越大
- C.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投资人无法选择是否承受风险
- D.由于通货膨胀会导致市场利息率变动,企业筹资成本就会加大,所以由于通货膨胀而给企业带来的风险是财务风险,即筹资风险
- A.营业收入增长率
- B.资本三年平均增长率
- C.总资产周转率
- D.营业利润率
- 27
-
投保人可以是( )。
- A.自然人
- B.法人
- C.其他经济组织
- D.16岁以下的未成年人
- E.农村承包户
- A.股份的发行,实行公平、公正的原则,同种类的每一股份应当具有同等权利
- B.同次发行的同种类股票,每股的发行条件和价格应当相同;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所认购的股份,每股应当支付相同价额
- C.公司发行的股票,可以为记名股票,也可以为无记名股票。公司向发起人、法人发行的股票,应当为记名股票,并应当记载该发起人、法人的名称或者姓名,不得另立户名或者以代表人的姓名记名。发起人的股票,应当标明“发起人股票”字样
- D.单位或者个人所认购的股份,每股可以不支付相同价额
- A.加重债务人的负担
- B.加重债权人的负担
- C.抑制消费
- D.促进消费
- A.财政部会计司
- B.审计署指导司
- C.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 D.中国会计学会
- A.扩充厂房设备
- B.继续建立存货
- C.裁减雇员
- D.提高新产品价格
- A.邮政部门发行报刊
- B.从事运输业务的单位发生的销售货物并负责运输所售货物的混合销售行为
- C.文化公司进行对外培训
- D.银行销售金银
- A.本金安全和收益率
- B.提高流动性和分散风险
- C.调剂资金余缺
- D.筹集资金
- A.一个月
- B.两个月
- C.三个月
- D.半年
- A.应收账款
- B.预付账款
- C.应收票据
- D.货币资金
- A.不做处理,待分清后再作处理
- B.按会计政策变更处理
- C.按会计估计变更处理
- D.在会计政策变更、会计估计变更的处理方法中任选
- A.社会总产值
- B.产品合格率
- C.产品总成本
- D.人口总数
- A.损失发生式
- B.期内发生式
- C.损失索赔式
- D.期内索赔式
- A.消费性制成品
- B.工业用原材料
- C.初级农产品
- D.大型生产线
- A.普通家庭财产保险
- B.家庭财产两全保险
- C.投资保障型家庭财产保险
- D.以上均不对
- A.产业分类
- B.职工人数
- C.增加值
- D.固定资产
- A.8%
- B.10%
- C.12.5%
- D.15%
- A.担保债权
- B.无担保债权
- C.工人工资
- D.质权
- A.133%
- B.122.4%
- C.122%
- D.118%
- A.价格机制
- B.央行宏观调控
- C.利率机制
- D.汇率机制
- A.甲居住的豪华住宅
- B.甲的叔叔年轻时因车祸致伤,不能行走,无工作能力,一直与甲共同生活,甲为其叔叔购买的轮椅
- C.甲拥有的古玩字画
- D.甲接送小孩上学必需的小汽车
- A.50元
- B.333.33元
- C.30元
- D.200元
- A.上级人大
- B.上级人大常委会
- C.上级政府
- D.上级政府与下级政府协商
- A.同业回购
- B.同业存贷
- C.同业拆借
- D.同业存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