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交旧购新适用于财务制度不太健全、经营规模不大的单位和个体工商户
- B.单位和个人办理变更或注销税务登记,应同时办理发票和发票领购簿的变更、缴销手续
- C.纳税人办理税务登记后,领购普通发票需要办理行政审批手续
- D.对于跨省从事临时经营的单位申请领购发票,税务机关应要求提供保证人,或者缴纳不超过2万元的保证金
- E.办理税务登记后,需要临时使用发票的单位和个人,可以直接向税务机关申请办理发票的开具
- A.由于被投资企业发生严重亏损改变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
- B.由于银行提高了借款利率,当期发生的财务费用过高,故该公司将超出财务计划的利息暂作资本化处理 .
- C.由于产品销路不畅,产品销售收入减少,固定费用相对过高,该公司将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由原年数总和法改为平均年限法
- D.由于客户财务状况改善,该公司将坏账准备的计提比率由原来的5%降为1%
- A.企业因账簿超过法定保存期限而销毁,引起会计政策变更累积影响数无法确定
- B.企业账簿因不可抗力而毁坏引起累积影响数无法确定
- C.会计政策变更累积影响数能够确定,但法律或行政法规要求对会计政策的变更采用未来适用法
- D.会计政策变更累积影响数能够合理确定,国家相关制度规定应追溯调整
- A.价格指数
- B.单位产品成本指数
- C.销售量指数
- D.平均工资指数
- E.劳动生产率指数
- A.应计算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
- B.应调整期初留存收益
- C.应调整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期初数或上年数
- D.不需要重新编制以前年度会计报表
- A.同度量作用
- B.平衡作用
- C.权数作用
- D.联系作用
- 29
-
税收管理权包括( )。
- A.税种的开与停征权
- B.税法的解释权
- C.税法审议权
- D.税目的增减与税率的调整权
- E.减免税的审批权
- A.抽样没有遵循随机原则
- B.有意虚报、瞒报
- C.抄录错误
- D.样本容量不足
- E.样本结构与总体结构存在差异
- A.政府审计
- B.财政财务审计
- C.经济效益审计
- D.财经法纪争计
- A.每人平均国民收入
- B.出生率
- C.每人平均年龄
- D.每人平均国民生产总值
- E.每个职工平均工资
- A.用银行存款购买工程物资
- B.支付在建工程人员工资
- C.工程项目领用本企业生产的产品
- D.发生的业务招待费支出
- A.死亡人数
- B.总人口数
- C.医疗水平
- D.人口年龄结构
- E.卫生环境
- A.常驻审计
- B.专程审计
- C.巡回审计
- D.任意审计
- A.前期差错的性质
- B.各个列报前期财务报表中受影响的项目名称和更正金额
- C.无法进行追溯重述的,说明该事实和原因以及对前期差错开始进行更正的时点、具体更正情况
- D.本期发生的差错的更正金额
- A.会计估计变更应采用味来适用法
- B.会计估计变更应采用追溯重述法
- C.会计估计变更不改变以前期间的会计估计
- D.应计算确认会计估计变更的累积影响数
- A.湿租业务
- B.程租业务
- C.期租业务
- D.光租业务
- E.融资租赁
- A.计算完全信息价
- B.计算后验概率
- C.计算后验分析
- D.决策准则不同
- A.良2≤R2
- B.0≤R2≤1
- C.有时小于0
- D.比R2更适合作为衡量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拟合程度的指标
- A.直接抽选法
- B.抽签法
- C.随机数表法
- D.计算机模拟法
- A.支付给独立董事的董事费
- B.职工李某取得的用于购买企业国有股权的劳动分红
- C.陈某为供货方介绍业务,从供货方取得的佣金
- D.支付给职工的旅游费
- E.供货方给予购货方业务员钱某以免收旅游费用方式奖励其境外旅游所发生的费用
- A.减少0.62 0A
- B.减少1.3%
- C.增加12.9%
- D.增加1.75%
- A.重大错报风险是因错误使用审计程序产生的
- B.重大错报风险是假定不存在相关内容控制,某一认定发生重大错报的可能性
- C.重大错报风险独立于财务报表审计而存在
- D.重大错报风险可以通过合理实施审计程序予以控制
- A.防伪税控系统发行由国家税务总局统一负责
- B.企业只要向税务机关申请即可使用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
- C.防伪税控企业凭税控IC卡向主管税务机关领购电脑版专用发票,不得使用其他方式的手工版专用发票
- D.防伪税控企业如被取消一般纳税人资格,只需到税务机关办理变更认定登记,仍可使用防伪税控系统
- A.当期未发生纳税义务的纳税人
- B.当期开始享受免税待遇的纳税人
- C.实行定期定额方式缴纳税款的纳税人
- D.不能按期缴税且有特殊困难的纳税人
- A.3672.50
- B.3640.78
- C.3507.38
- D.3871.00
- A.税务师事务所为委托方更换注册税务师
- B.税务师事务所解散
- C.税务师事务所因经营不善破产
- D.注册税务师未按代理协议的约定提供服务
- A.仅与被审计单位独立,不与审计委托者独立
- B.仅与审计委托者独立,不与被审计单位独立
- C.与审计委托者和被审计单位均不独立
- D.与审计委托者及被审计单位均独立
- A.重点调查的方法
- B.典型调查的力法
- C.普查的方法
- D.抽样检验的力法
- A.一致性
- B.无偏性
- C.有效性
- D.随机性
- A.已证实某项资产发生了减损
- B.已确认销售的货物被退回
- C.外汇汇率发生较大变动
- D.已确定将要支付赔偿额大于该赔偿在资产负债表日的估计金额
- A.验资
- B.财务报表审阅
- C.对财务报表信息执行商定程序
- D.预测性财务信息审核
- A.《税务代理试行办法》
- B.《税收征管法》
- C.《注册税务师资格制度暂行规定》
- D.《注册税务师管理暂行办法》
- A.10
- B.15
- C.30
- D.45
- A.纳税人购置不需办理车辆登记注册手续的应税车辆,向车辆销售商所在地的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 B.纳税人购置需办理车辆登记注册手续的应税车辆,向车辆登记注册地的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 C.纳税人购置自用的应税车辆,应自购买之日起30日内申报纳税
- D.纳税人进口自用的应税车辆,应自进口之日起90日内申报纳税
- A.客观指标和主观指标
- B.实体指标和行为指标
- C.时点指标和时期指标
- D.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
- A.以或有收费形式收取审计费用
- B.对该报表发表非标准无保留意见
- C.将威胁独立性的鉴证小组成员调离鉴证小组
- D.拒绝承接业务或解除业务约定
- A.纳税人随同销售软件一并收取的软件培训费收入
- B.纳税人委托开发的受托方拥有著作权的软件所得的收入
- C.转让企业全部产权涉及的应税货物的转让
- D.印刷企业接受出版单位委托印刷有国家统一刊号的图书取得的收入
- A.这些差错是合法的
- B.虽有差错,但并不影响会计报表的公允性
- C.会计报表存在差错是难免的
- D.虽有差错,但符合会计处理方法的一贯性
- A.改变经营范围、经营方式的
- B.改变产权关系的
- C.改变住所、经营地点的
- D.因改变住所而改变主管税务机关的
- A.45000
- B.54000
- C.252000
- D.306000
- A.询问被审计单位不同级别的员工
- B.观察被审计单位的生产经济活动
- C.以被审计单位的名义向欠款单位函证应收账款的期末余额
- D.实地察看被审计单位的生产经营场所和设备
- A.办理税务登记是纳税人应尽而非法定义务
- B.纳税申报是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的程序
- C.提供担保是纳税人纳税前必经的程序
- D.纳税人只要有逃避纳税义务的行为即可对其实施税收强制执行持施
- A.合并后的纳税人继续履行未履行的纳税义务
- B.合并前的纳税人继续履行未履行的纳税义务
- C.合并后的纳税人对未履行的纳税义务承担连带责任
- D.合并前的纳税人对未履行的纳税义务承担连带责任
- A.全部人口
- B.每个人
- C.全部人口数
- D.每户家庭
- A.对于已经被取代的审计工作底稿草稿以及重复的文件记录不属于审计档案中应保存的工作底稿
- B.审计准则规定,审计工作底稿的保存期限必须是自审计报告日起保存10年
- C.在完成最终审计档案的归整工作后,注册会计师不得在规定的保存期届满前删除或废弃审计工作底稿
- D.一般情况下,在审计报告归档之后不需要对审计工作底稿进行修改或增加
- A.估价或分摊
- B.权利和义务
- C.完整性
- D.存在或发生
- A.20%
- B.70%
- C.95%
- D.20.8%
- A.在审计监督体系中,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最弱
- B.在审计的方式上,内部审计的安排最灵活
- C.在审计的内容和目的上,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有许多一致之外
- D.在审计的职责和作用上,注册会计师对外出具的审计报告具有鉴证作用
- A.《审计规则指南》
- B.《国际审计准则》
- C.《利马宣言》
- D.《东京宣言》
- A.发现2011年少计财务费用300万元
- B.发现2011年少提折旧费用0.10万元
- C.为2011年售出的设备提供售后服务发生支出50万元
- D.因客户资信状况明显改善将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比例由20%改为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