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类模拟试卷2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0

以下检验属于非参数检验的是(  )。

  • A.检验
  • B.秩和检验
  • C.符号检验
  • D.检验
  • E.游程检验
11

下列属于质量指标指数的有(  )。

  • A.价格指数
  • B.单位成本指数
  • C.销售量指数
  • D.工资水平指数
  • E.劳动生产率指数
12

四分位差和标准差的计量单位是(  )。

  • A.与总体单位本身的计量单位相同
  • B.通常以百分数作为计量单位
  • C.与各单位标志值的计量单位相同
  • D.不存在计量单位
  • E.与总体平均数的计量单位相同
13

下列各项中属于社会再生产核算表基本表的有(  )。

  • A.国内生产总值及其使用表
  • B.投入产出表和资产负债表
  • C.资金流量表和国际收支平衡表
  • D.综合价格指数表
14

编制动态数列的原则有(  )。

  • A.时期长短应该相等
  • B.总体范围应该一致
  • C.时点数列间隔不能相等
  • D.指标经济内容应该相同
15

下列数据收集属于通过实验的方法收集数据的有(  )。

  • A.培训航空机票代理人的新方法与传统方法的比较结果
  • B.通过让两组可以比较的孩子分别使用两种不同的组装说明组装玩具来比较这两种组装说明
  • C.通过在两个可比较地区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比较两种不同的养老金促销方法
  • D.采访一个购物中心的顾客,询问他们为什么在那里购物
16

统计分析阶段的任务包括(  )。

  • A.搜集完整的原始资料
  • B.准备系统的、条理化的综合资料
  • C.分析和评价所掌握的统计资料
  • D.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
  • E.对事物未来的发展趋势作出科学的预测
17

抽样调查与典型调查的主要区别有(  )。

  • A.选择调查单位的原则不同
  • B.调查单位的多少不同
  • C.调查目的不同
  • D.在能否计算和控制误差上不同
18

次数分配数列(  )。

  • A.由总体按某标志所分的组和各组单位数两个因素构成
  • B.由组距和组数、组限和组中值构成
  • C.包括品质分配数列和变量数列两种
  • D.可以用图表形式表现
  • E.可以证明总体结构和分布特征
19

下列各项中,-属于统计指标的有(  )。

  • A.1999年全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 B.某台机床使用年限
  • C.某市年供水量
  • D.某地区原煤生产量
20

下列指标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是(  )。

  • A.国内生产总值
  • B.商品库存额
  • C.人口数
  • D.出生人数
  • E.投资额
21

下列指标中,属于强度相对指标的有(  )。

  • A.按人口计算平均每人占有国内生产总值
  • B.人口密度
  • C.资金利税率和商品流通费率
  • D.按人口计算平均每人占有粮食产量
22

平均指数与综合指数的区别有(  )。

  • A.两者的指数化指标不同
  • B.两者在解决复杂总体不能直接同度量问题的思想不同
  • C.两者在运用资料的条件上不同
  • D.两者在经济分析中的具体作用亦不同
23

统计研究运用的方法包括(  )。

  • A.大量观察法
  • B.统计分组法
  • C.综合指标法
  • D.统计模型法
24

下列组限的表示方法哪些是对的(  )。

  • A.按职工人数分组,相邻组的组限可以重叠,也可以间断
  • B.职工按工资分组,其组限必须重叠
  • C.学生按成绩分组,其组限必须间断
  • D.人按身高分组,其组限必须重叠
25

在工业普查中(  )。

  • A.工业企业总数是统计总体
  • B.每一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
  • C.固定资产总额是统计指标
  • D.机器台数是连续变量
  • E.企业职工人数是离散变量
26

影响人口死亡率高低的因素有(  )。

  • A.死亡人数
  • B.总人口数
  • C.文化医疗卫生条件
  • D.人口年龄结构
27

下列指标属于强度相对指标的有(  )。

  • A.每人平均国民收,A
  • B.出生率
  • C.每人平均年龄
  • D.每人平均国民生产总值
  • E.每个职工平均工资
28

要了解某地区成年人的就业情况(  )。

  • A.全部成年人是研究的总体
  • B.成年人口总数是统计指标
  • C.成年人口就业率是统计标志
  • D.某人职业是“教师”,这里的“教师”标志表现
29

在相对指标中,属于同一总体数值对比的指标有下列哪些(  )。

  • A.动态相对指标
  • B.结构相对指标
  • C.强度相对指标
  • D.比例相对指标
  • E.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
30

统计指数按指数化指标的性质不同,可分为(  )。

  • A.总指数和个体指数
  • B.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 C.平均指数和平均指标指数
  • D.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
31

计算平均指标最常见的方法和最基本的形式是(  )。

  • A.中位数
  • B.众数
  • C.算术平均数
  • D.调和平均数
32

复合分组是(  )。

  • A.用同一标志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总体层叠起来进行分组
  • B.对某一总体选择一个复杂的标志进行分组
  • C.对同一总体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志层叠起来进行分组
  • D.对同一总体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志并列起来进行分组
33

总量指标按反映时间状况的不同,分为(  )。

  • A.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 B.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 C.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
  • D.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
34

派氏指数是德国经济学家派许首创的,他主张(  )。

  • A.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的同度量因素都固定在基期
  • B.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的同度量因素都固定在报告期
  • C.只是数量指标指数的同度量因素固定在基期
  • D.只是质量指标指数的同度量因素固定的基期
35

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  )。

  • A.调查单位
  • B.标志值
  • C.品质单位
  • D.总体单位
36

广义上的指数是指(  )。

  • A.价格变动的相对数
  • B.物量变动的相对数
  • C.社会经济现象数量变动的相对数
  • D.简单现象总体数量变动的相对数
37

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  )。

  • A.抽象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
  • B.社会经济现象的规律性
  • C.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
  • D.社会经济统计认识过程的规律和方法
38

反映不同总体中同类指标对比的相对指标是(  )。

  • A.结构相对指标
  • B.比较相对指标
  • C.强度相对指标
  • D.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
39

有一个学生考试成绩为70分,在统计分组中,这个变量值应归人(  )。

  • A.60~70分这一组
  • B.70~80分这一组
  • C.60~70或70~80两组都可以
  • D.作为上限的那一组
40

抽样平均误差是(  )。

  • A.抽样指标的标准差
  • B.总体参数的标准差
  • C.样本变量的函数
  • D.总体变量的函数
41

某组数据分布的偏度系数为负时,该数据的众数、中位数、均值的大小关系是(  )。

  • A.众数>中位数>均值
  • B.均值>中位数>众数
  • C.中位数>众数>均值
  • D.中位数>均值>众数
42

不计算相关系数,(  )判断两个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的密切程度。

  • A.能够
  • B.不能够
  • C.有时能够,有时不能
  • D.能够,并可计算出具体数值
43

宏观上的流动资产应由(  )。

  • A.国内金融资产负债净额及国外金融资产负债净额组成
  • B.库存及固定资产净值组成
  • C.库存及国外短期金融资产负债净额组成
  • D.库存及国外短期金融资产组成
44

下列各项中不列入商品销售总额的是(  )。

  • A.对国外直接出口的商品
  • B.售给城乡居民消费用的商品
  • C.售给批发零售贸易业作为转卖或加工后转卖的商品
  • D.购货退出的商品
45

统计分组的关键是(  )。

  • A.正确地选择分组标志与划分各组界限
  • B.调查资料的准确性
  • C.设计出科学的整理表
  • D.做好分组前的资料整工作
46

人口普查的调查单位是(  )。

  • A.全部人口
  • B.每个人
  • C.全部人口数
  • D.每户家庭
47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允许抽样平均误差比原来扩大2倍,则样本容量(  )。

  • A.扩大为原来的4倍
  • B.扩大为原来的2倍
  • C.缩小为原来的1/2
  • D.缩小为原来的1/4
48

在下列某地区旅游统计指标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是(  )。

  • A.旅行社营业收入
  • B.接待游客人数
  • C.旅游景点数
  • D.旅游创汇
50

产品质量的检查应该采用(  )。

  • A.重点调查的方法
  • B.典型调查的方法
  • C.普查的方法
  • D.抽样检验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