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类(铁路)模拟试卷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2

按车场位置不同,区段站基本布置图分为(  )。

  • A.横列式区段站
  • B.纵列式区段站
  • C.客货纵列式区段站
  • D.通过式区段站
13

决定铁路区段通过能力的固定技术设备有(  )。

  • A.区间
  • B.车站
  • C.机务段设备
  • D.整备设备
14

铁路区间通过能力的影响因素有(  )。

  • A.区间内的正线数目
  • B.牵引机车类型
  • C.信号、联锁、闭塞设备
  • D.行车组织方法
15

下列关于铁路通过能力和铁路输送能力之间的相互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 A.铁路通过能力和铁路输送能力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 B.铁路通过能力着重从现有固定设备方面指明该铁路线可能通过的列车数量
  • C.输送能力着重从现有活动设备和职工配备情况方面指明该铁路线能够通过的列车数或货物吨数
  • D.铁路输送能力一般小于或等于铁路通过能力
16

提高运行速度可以通过(  )来达到。

  • A.提高机车牵引工况下的速度
  • B.提高最大容许速度
  • C.降低基本阻力
  • D.缩短区间长度
17

道岔分组原则包括(  )。

  • A.不能被两条进路同时分别占用的道岔,应合并成一组
  • B.两条平行进路上的道岔(包括渡线两端的道岔)应并为一组
  • C.道岔尾部相对,且分别布置路两侧,而另一道岔又为交叉渡线时,交叉渡线的道岔不能分成两组
  • D.有的道岔与两条平行进路上的两个道岔组相邻,可以分别开通两条平行进路,该道岔应单独划作一组
18

电气化铁路的供电方式包括(  )。

  • A.单相供电
  • B.三相供电
  • C.单边供电
  • D.双边供电
19

下列不会增加解送禁溜车时间的是(  )。

  • A.禁溜车钩数多
  • B.禁溜车挂在解体车列尾部
  • C.选用大功率机车
  • D.禁溜线的道岔尖轨设在平台上
20

产生妨碍时间的几种主要情况(  )。

  • A.客车妨碍
  • B.反接妨碍
  • C.挂机妨碍
  • D.机车妨碍
21

开行重载列车对编组站通过能力的影响(  )。

  • A.咽喉通过能力
  • B.到达场到发线的通过能力
  • C.出发场到发线通过能力
  • D.尾部编组能力
22

向限制区间方面延长站线的优点(  )。

  • A.有助于提高列车重量标准
  • B.可以缩短车站间隔时间
  • C.在一定条件下还可组织列车不停车交会,可以提高旅行速度
  • D.可以作为单线过渡到双线的一个步骤而不产生大量废弃工程。
23

通过缩短列车间隔时间来加强铁路通过能力,在个别特殊情况下,可采取的各种临时性的措施主要有(  )。

  • A.在两条平行线路上组织单方向运行
  • B.开行续行列车
  • C.在区间内设置临时电话所
  • D.采用活动闭塞
24

客运站各种客运服务设施的能力一般包括(  )。

  • A.设计能力
  • B.现有能力
  • C.需要能力
  • D.最大能力
25

电力牵引的主要优点在于(  )

  • A.节约能源
  • B.改善乘务组劳动条件和增加行车安全
  • C.与蒸汽机车比较,不受冬季气候条件的影响
  • D.技术经济效果好,投资回收期短
26

机车交路按机车所担当的牵引区段不同,可以分为(  )。

  • A.中交路
  • B.长交路
  • C.特长交路
  • D.短交路
27

下列属于计算机务段设备能力主要依据的是(  )。

  • A.以前的设备计算资料
  • B.担当的机车交路
  • C.现有机车检修设备
  • D.机车整备设备的数量
28

集装箱场按业务性质的不同,可分为(  )。

  • A.路网集装箱场
  • B.区域集装箱场
  • C.地区集装箱场_
  • D.中转集装箱场
29

货物途中作业,主要包括(  )。

  • A.途中的货物交接、检查
  • B.货物的整理换装
  • C.货物运输变更
  • D.整车分卸
30

加强铁路通过能力的措施多种多样,归纳起来可划分为(  )。

  • A.技术组织措施
  • B.改建措施
  • C.服务措施
  • D.修补措施
31

多机牵引可采用(  )形式。

  • A.动力牵引
  • B.多路发散
  • C.重联牵引
  • D.多列合并
33

主要通道建设与发展规划属于(  )。

  • A.全国路网规划
  • B.铁路运输通道研究
  • C.区域路网规划
  • D.铁路技术设备研究
34

候车室候车能力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 A.旅客站房的建筑面积
  • B.每个旅客占用候车室的面积
  • C.旅客最高聚集人数
  • D.旅客在候车室的滞留时间
35

构成路网的基础是铁路运输通道和(  )。

  • A.铁路车站
  • B.铁路线
  • C.铁路枢纽
  • D.路网结构
36

我国铁路机车运用的基本技术政策和发展趋势是(  )。

  • A.长交路包乘制
  • B.短交路包乘制
  • C.长交路轮乘制
  • D.短交路轮乘制
37

当某项作业直接通过咽喉道岔(组),则该作业进路被称为(  )。

  • A.妨碍进路
  • B.直接进路
  • C.指定进路
  • D.占用进路
38

出发场到发线通过能力主要取决于办理出发作业的出发线数、办理一列出发列车平均占线时间和(  )。

  • A.列车待发时间
  • B.到发线空费时间
  • C.辅助生产时间
  • D.固定作业时间
39

我国目前电气化铁路普遍采用的供电方式是(  )。

  • A.单边供电
  • B.双边供电
  • C.多边供电
  • D.联合供电
41

为了大幅度缩减同方向列车间隔时间,显著提高区间通过能力,可以组织(  )。

  • A.列车成队运行
  • B.列车加速运行
  • C.列车连发运行
  • D.列车追踪运行
42

在运量适应图中,每种措施所能掌握的运量都是逐年下降的,这是因为(  )。

  • A.旅客列车的开行对数增加
  • B.货物列车的开行对数增加
  • C.设备老化和磨损
  • D.管理不善
44

在既有线上提高货物列车重量主要应发展(  )。

  • A.特种货车
  • B.大型货车
  • C.专用货车
  • D.轻型货车
46

连发间隔时间的作业是发生在(  )。

  • A.同一个车站上
  • B.同一区间的两端车站上
  • C.同一个区段上
  • D.同一区段的两端车站上
47

在使用补机的地段,当补机挂于列车前部时,必须规定(  )。

  • A.检修补机的停站时间
  • B.摘解补机的停站时间
  • C.连挂补机的停站时间
  • D.摘挂补机的停站时间
49

铁路通过能力的计算单位可以表示为车辆数、货物吨数或(  )。

  • A.列车速度
  • B.列车对数
  • C.机车速度
  • D.机车台数
50

铁路运输能力包括通过能方和(  )。

  • A.运送能力
  • B.输送能力
  • C.改编能力
  • D.生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