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村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全真模拟预测试卷(8)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2

第 49 题 下列犯罪中,主观方面可以由过失构成的有(  )。

  • A.贪污罪
  • B.介绍贿赂罪
  • C.玩忽职守罪
  • D.泄露国家秘密罪
3

第 50 题 邓小平理论集中体现在(  )。

  • A.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的著作中
  • B.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重要文献中
  • C.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的重要文献中
  • D.学术界的研究成果中
4

第 47 题 关于宪法的说法正确的有(  )。

  • A.宪法规定国家根本问题
  • B.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 C.1954年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
  • D.我国现行宪法先后进行了四次修正
7

第 45 题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一个基本命题。实事求是中的求实精神与实用主义的实用原则都讲实际,但它们的精神实质迥然不同,其区别在于(  )。

  • A.前者所求的“是”为客观事物的规律,后者追求的是实际效果
  • B.前者所讲的“实际”为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后者是个人经验
  • C.前者以客观实际为出发点,后者以个人的经验和行动为出发点
  • D.前者是一种普遍性的方法原则,后者代表美国特有的思维方式
8

第 44 题 下列关于管理的基本含义表述正确的是(  )。

  • A.管理是由领导者进行的活动
  • B.管理需要动员和配置有效资源
  • C.管理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进行
  • D.管理需要实现特定的目标
9

第 41 题 下列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有(  )。

  • A.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
  • B.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 C.没有判断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不知其行为后果的精神病人(包括痴呆症人)
  • D.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人
10

第 42 题 下列属于我国守法主体的是(  )。

  • A.政党
  • B.我国领域内的外国人
  • C.我国领域内的外企
  • D.我国领域外的外籍华侨
11

第 43 题 “无论是政治的立法或市民的立法,都只是表明和记载经济关系的要求而已。”马克思的这句话的含义是(  )。

  • A.法是由生产力水平决定的
  • B.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
  • C.法所体现的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是由统治阶级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 D.法不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
13

第 40 题 人类的第四环境是指(  )。

  • A.海洋
  • B.外层空间
  • C.大气层
  • D.陆地
15

第 37 题 完全垄断市场常存在于(  )。

  • A.农产品市场
  • B.日用工业品市场
  • C.汽车、钢铁、石油等行业
  • D.公用事业部门
17

第 36 题 决定与决议的主要不同在于(  )。

  • A.规范性
  • B.领导指导性
  • C.生成程序
  • D.时效性
18

第 34 题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的内容?(  )

  • A.确定了革命胜利后新民主主义建设的蓝图
  • B.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
  • C.规定了全国胜利后党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的基本政策
  • D.讨论了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向城市实行战略转移的问题
21

第 30 题 公文处理应遵循的原则不包括(  )。

  • A.实事求是的原则
  • B.精简的原则
  • C.高效的原则
  • D.新颖的原则
22

第 29 题 下列人员中,可暂予监外执行的是(  )。

  • A.马某被判拘役,其声称女儿正在读小学,需要其接送
  • B.周某被判无期徒刑,在狱中多次自杀未遂,致使生活不能自理
  • C.刘某被判有期徒刑3年,服刑过程中患有严重疾病需保外就医
  • D.韩某被判有期徒刑5年,其声称丈夫在外地工作,老母病重,儿子年幼,需要其照顾
23

第 28 题 国家公务员对涉及本人的行政处分决定不服的,可以向(  )复核。

  • A.原处理机关
  • B.同级人民政府人事部门
  • C.行政监察机关
  • D.人民法院
24

第 26 题 关于西部区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西部地区包括渝、川、贵、滇、桂、陕、陇、晋、青、宁、藏、新、内蒙古等十三省
  • B.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10年来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年均速度达到11.9%
  • C.西部大开发取得的成就有青藏铁路、西电东送、西气东输
  • D.西部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大,战略位置重要
25

第 27 题 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转折点是(  )。

  • A.南昌起义
  • B.秋收起义
  • C.八七会议
  • D.党的六大
26

第 24 题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  )。

  • A.科学发展
  • B.全面发展
  • C.可持续发展
  • D.以人为本
27

第 25 题 关于法的溯及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法的溯及力,是指法对其生效以后的事件和行为是否适用
  • B.法律生效以后,如果对其生效以前的事件和行为适用的话,就具有溯及力
  • C.法律都具有溯及力
  • D.法律生效以后,如果对其生效以后的事件和行为适用的话,就具有溯及力
28

第 23 题 关于一个国家货币的贬值或升值,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 A.本国货币贬值有利于本国外汇的增收节支
  • B.本国货币贬值有利于本国不断扩大出口
  • C.本国货币升值有利于本国进口外国技术设备
  • D.某国货币升值对持有该国币种债务的国家有利
30

第 22 题 (  )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

  • A.党的三大
  • B.国民党一大
  • C.建立黄埔军校
  • D.北伐战争
31

第 20 题 “善泳者溺,善骑者堕,各以其所好反自为祸。”古人这句话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 A.事物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
  • B.要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
  • C.人可以得于长处,也可以失于长处
  • D.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本质
33

第 18 题 “出淤泥而不染”这一说法体现的哲学原理是(  )。

  • A.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 B.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发展不完全一致
  • C.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的继承性
  • D.社会意识能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到能动的反作用
34

第 17 题 下列关于行政组织的管理层次和幅度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 A.若行政领导的水平高、能力强。则管理幅度可大些
  • B.若工作性质简单、技术单一,则管理幅度可大些
  • C.尖型组织结构的行政组织容易导致无政府主义
  • D.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在行政组织结构中成反比例关系
36

第 16 题 下列不适用特别程序的是(  )。

  • A.企业法人破产还债案件
  • B.选民资格案件
  • C.认定财产无主案件
  • D.宣告公民失踪或者宣告公民死亡案件
37

第 14 题 面对世界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一般不适宜采取的经济措施为(  )。

  • A.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 B.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
  • C.立足扩大内需
  • D.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
39

第 12 题 我国的领土面积位居世界(  )位。

  • A.第三
  • B.第二
  • C.第四
  • D.第一
41

第 10 题 不属于政府自我监督的是(  )。

  • A.直辖监督
  • B.事中监督
  • C.行政监察
  • D.审计监督
42

第 8 题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  )。

  • A.对立统一规律
  • B.否定之否定规律
  • C.质量互变规律
  • D.规律的客观性
44

第 6 题 利率是一国政府调控宏观经济的重要杠杆。变动利率对经济影响的一般规律是(  )。

  • A.提高利率,储蓄减少
  • B.降低利率,投资会减少
  • C.提高利率,会抑制通货膨胀
  • D.降低利率,消费会减少
46

第 3 题 人民检察院通过(  )的方式对政府工作进行监督。

  • A.工作指导
  • B.工作检查
  • C.审理与政府工作有关的案件
  • D.侦查起诉各类犯罪案件
47

第 5 题 下列对民事诉讼法中的“共同诉讼人”的表述,最适当的是(  )。

  • A.在同一诉讼中,对原告、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的总称
  • B.在共同诉讼中共居于相同诉讼地位的当事人,即原告或被告一方为两个以上
  • C.在诉讼中,对他人之间的诉讼标的有独立请求权的诉讼参加人
  • D.在同一诉讼中,与诉讼标的有利害关系的所有诉讼参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