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安全第一
- B.预防为主
- C.行业自律
- D.综合治理
- 16
-
地震的直接灾害有()
- A.建筑物与构筑物的破坏
- B.人员伤亡
- C.海啸
- D.地面破坏
- A.属地为主
- B.分级负责
- C.分类指导
- D.综合协调
- E.动态管理
- A.本级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
- B.相关部门负责人
- C.驻当地中国人民解放军
- D.公安部门
- A.进入生产经营单位进行检查,调阅有关资料,向有关单位和人员了解情况
- B.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当场予以纠正或者要求限期改正
- C.对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 D.对检查中发现的事故隐患,应当责令立即排除
- A.综合协调
- B.分类管理
- C.分级负责
- D.属地管理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B.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
- C.国务院
- D.国务院部门
- A.医疗救治
- B.传染源隔离
- C.流行病学调查
- D.疾病预防控制
- A.隐瞒
- B.谎报
- C.缓报
- D.迟报
- A.肠道病毒71型(EV71)
- B.柯萨奇病毒B组的16型(CoxB16)
- C.肠道病毒78型(EV78)
- D.柯萨奇病毒A组的16型(CoxA16)
- E.肠道病毒171型(EV171)
- A.预防
- B.监测
- C.预警
- D.救援
- A.乡政府卫生管理部门
- B.街道办事处
- C.居民委员会
- D.村民委员会
- A.300人以上
- B.50人以上、300人以下
- C.7.0级以上
- D.6.5——7.0级
- A.1998年3月11日
- B.1998年3月1日
- C.1997年3月11日
- D.1997年3月1日
- A.鼠疫、流行性出血热、艾滋病
- B.鼠疫、炭疽、艾滋病
- C.炭疽、流行性出血热、艾滋病
- D.鼠疫、流行性出血热、炭疽
- A.患乙类传染病
- B.患甲类传染病、炭疽
- C.患鼠疫、疟疾
- D.患甲类传染病、艾滋病
- A.法制机构
- B.人事机构
- C.监察机构
- D.执法机构
- A.生物制品
- B.生活用品
- C.生物化学制品
- D.生物化学产品
- A.有权改变或撤销
- B.有权撤销,无权改变
- C.有权改变,无权撤销
- D.无权撤销,无权改变
- A.甲,乙,丙,丙
- B.甲,甲,乙,乙
- C.甲,甲,乙,丙
- D.甲,乙,乙,乙
- A.工人
- B.资产
- C.统治
- D.无产
- A.患病的生物
- B.感染了病原体的生物
- C.疾病的传染源
- D.能够将病原体从人或者其他动物传播给人的生物
- A.隔离、消毒
- B.预检、分诊
- C.分类、隔离
- D.定点、隔离
- A.4
- B.5
- C.6
- D.7
- A.注意车辆 缓慢通行
- B.示意车辆让行
- C.下车推行
- A.2007年10月16日
- B.2008年5月16日
- C.2007年10月26日
- D.2008年5月26日
- A.县级人民政府
- B.企业事业单位
- C.新闻媒体
- A.县级人民政府
- B.省级和市级人民政府
- 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 A.有效
- B.无效
- C.效力待定
- D.可撤销
- A.因为是学校把学生领出去的,所以,不论学生因为什么原因出了安全事故,学校都要负责
- B.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如果是学校的原因,学校就要承担责任;如果是学生的原因,而学校也履行了相应的职责,行为并无不当的,就要由学生或者其监护人承担责任
- C.学校不承担责任,因为事先已签定了“安全协议”
- D.都由学校和学生共同承担责任
- A.国务院
- B.全国人大
- C.全国人大常委会
- D.国务院地震行政主管
- A.采购人
- B.供应商
- C.采购代理机构
- D.评审专家
- A.红色
- B.黄色
- C.橙色
- A.属地
- B.政府
- C.企业
- D.安监部门
- A.1995年10月1日
- B.1995年10月30日
- C.1996年10月1日
- D.1996年10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