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用途
- B.外观
- C.功能
- D.关键部位
- A.点对点的加密通信系统
- B.业务系统、行业建立的计算机或者传真机加密通信系统
- C.各级政府建立的电子政务内网
- D.全国机要系统的密码通信和加密传真系统
- E.经批准使用的商用密码加密系统
- A.口令长度不少于八位,更换周期不得长于一个月
- B.口令长度不少于六位,更换周期不得长于一个月
- C.口令长度不少于六位,更换周期不得长于一年
- D.口令长度不少于十位,更换周期不得长于一周
- E.使用指纹、密钥等可靠的身份识别方式登陆
- A.信息提供部门自审
- B.信息公开工作机构专门审查
- C.主管领导审核批准
- D.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
- A.互联网
- B.有线电视网
- C.固定电话网
- D.移动通信网
- A.综合防范
- B.精准管理
- C.依法管理
- D.保放适度
- A.选型采购
- B.分类标识
- C.安全防护
- D.输入输出
- E.维护维修
- A.清点
- B.登记
- C.编号
- D.签收
- A.不在涉密计算机及其网络和非涉密计算机及其网络间交叉使用移动存储
- B.不在非涉密计算机及其网络中使用涉密移动存储设备
- C.将互联网上的信息复制到处理内部信息的系统时,应当采取严格的技术防范措施,查杀病毒、木马等恶意代码,严防病毒等传播
- D.严格限制从互联网向涉密信息系统复制数据。确需复制的,应当严格按照国家有关保密标准执行
- E.不使用移动存储设备从涉密计算机向非涉密计算机复制数据,确需复制的应当采取严格的保密措施
- A.目的地不通外交信使
- B.携运密件赴亚洲以外国家
- C.携运绝密级文件出境
- D.外交信使难以携运
- A.《宪法》
- B.《刑法》
- C.《行政法》
- A.国家秘密,谁上网谁负责
- B.工作秘密,网管中心负责
- C.商业秘密,网站负责
- A.送审
- B.自审
- C.自审与送审相结合
- A.县处级以上含县处级
- B.县处级以上不含县处级
- C.司局级以上含司局级
- A.保密部门
- B.主管部门
- C.同级人民政府
- A.按新生成密件管理,重新确定密级、保密期限和范围管理
- B.按原件密级、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管理
- C.按秘密级密件管理
- D.按机密级密件管理
- A.接触范围内
- B.机关单位内
- C.行政区域内
- A.警告、严重警告、撤销党内职务
- B.警告、严重警告、撤销党内职或者留党察看
- C.警告、严重警告、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或者开除党籍
- A.监督或管理
- B.主管或指导
- C.检查或督促
- A.必须经有关领导批准
- B.必须采取保密措施
- C.必须经过保密部门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