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11
-
存储载体通常包括()。
- A.计算机硬盘
- B.光盘
- C.U盘
- D.移动硬盘
- E.其他存储电子设备
- A.收发件单位
- B.密件清单
- C.密级
- D.编号
- A.不在涉密计算机及其网络和非涉密计算机及其网络间交叉使用移动存储
- B.不在非涉密计算机及其网络中使用涉密移动存储设备
- C.将互联网上的信息复制到处理内部信息的系统时,应当采取严格的技术防范措施,查杀病毒、木马等恶意代码,严防病毒等传播
- D.严格限制从互联网向涉密信息系统复制数据。确需复制的,应当严格按照国家有关保密标准执行
- E.不使用移动存储设备从涉密计算机向非涉密计算机复制数据,确需复制的应当采取严格的保密措施
- A.普通无线电话
- B.普通有线电话
- C.互联网电子邮件
- D.手机短信
- E.普通传真
- A.签收
- B.登记
- C.编号
- D.清点
- A.防遥控
- B.防定位
- C.防窃听
- D.防窃照
- E.防电磁辐射
- A.选型采购
- B.分类标识
- C.安全防护
- D.输入输出
- E.维护维修
- A.统一采购
- B.统一登记
- C.统一销毁
- D.统一标识
- E.统一管理
- A.避免将办公用存储载体错带回家造成失控
- B.避免在属于私人的存储载体上拷贝上涉密信息变成涉密载体
- C.避免涉密信息通过非涉密载体扩散
- D.避免私用存储载体传播有害的计算机病毒
- E.避免办公用的涉密存储载体误操作连接在互联网上造成泄密
- A.办公室
- B.主要承办人
- C.机关、单位
- A.国家秘密
- B.绝密级国家秘密
- C.机密级国家秘密
- A.移交给制发机关和合并后的新单位
- B.移交给承担其原职能的单位
- C.移交给保密部门
- A.秘密★长期
- B.★秘密
- C.机密★5年
- A.主办单位
- B.上级新闻主管部门
- C.保密工作部门
- A.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绝密级不超过三十年,机密级不超过二十年,秘密级不超过十年,另有规定的除外
- B.在保密期限内的国家秘密,可以根据情况提前解密
- C.需要延长保密期限的,原定密机关应当在保密期限届满前重新确定
- D.提前解密或者延长保密期限的,只能由原定密机关、单位决定
- A.进行改正
- B.进行复议
- C.进行听证
- A.没有降低密级使用
- B.不能使用时可以自行销毁
- C.需要维修时应保证所存储的国家秘密信息不被泄露
- A.“谁公开,谁审查”原则
- B.事前审查原则和依法审查原则
- C.A和B
- A.省级
- B.市级
- C.县级
- A.2010年1月1日
- B.2010年10月1日
- C.2010年4月29日
- A.10日
- B.20日
- C.30日
- A.接触范围内
- B.机关单位内
- C.行政区域内
- A.免予
- B.从轻给予
- C.从重给予
- A.30
- B.20
- C.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