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应急管理知识网络竞答答案卷一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4

军事设施管理单位的执勤人员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对不听制止的,可以采取的措施包括:( )

  • A.强制带离非法进入军事禁区、军事管理区的人员,对违法情节严重的人员予以扣留并立即移送公安机关或者国家安全机关
  • B.立即制止信息传输等行为,扣押用于实施违法行为的器材、工具或者其他物品,并移送公安机关或者国家安全机关
  • C.在紧急情况下,需上级批准,清除严重危害军事设施安全和使用效能的障碍物
  • D.在危及军事设施安全或者执勤人员生命安全等紧急情况下使用武器。
15

综合应急预案应当规定()、保障措施、应急预案管理等内容。

  • A.应急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 B.应急预案体系
  • C.事故风险描述
  • D.预警及信息报告
  • E.应急响应
16

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应当包括()等附件信息。附件信息发生变化时,应当及时更新,确保准确有效。

  • A.向上级应急管理机构报告的内容
  • B.应急组织机构和人员的联系方式
  • C.应急物资储备清单
  • D.应急工作职责
18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应当依法履行下列( )消防安全职责。

  • A.制定消防安全制度
  • B.组织防火检查
  • C.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
  • D.建立消防档案
  • E.确定消防安全管理人
19

各级政府在震前应作好哪些准备工作?()

  • A.制定切实可行的大震应急预案,协调好各部门工作,并随时检查督促,落到实处
  • B.加强对群众的宣传教育,增强群众防灾自救能力
  • C.作好建筑物的抗震加固工作,尤其要加强生命线工程的抗震能力
  • D.建立好地震生活领导体制
20

对我国地震灾害的描述,以下哪些是正确的?( )。

  • A.我国是一个很少发生地震的国家
  • B.我国地震发生频繁
  • C.发生在我国的地震多为深源地震
  • D.我国的台湾、四川、新疆属于地震多发区
21

禁毒工作实行( )的方针。

  • A.预防为主
  • B.综合治理
  • C.禁种、禁制、禁贩、禁吸并举
  • D.科学研究
2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单位应当为单位内部的专业应急救援人员( )

  • A.购买人身意外保险
  • B.配备必要的防护装备
  • C.配备必要的器材
  • D.解决子女就业和生活问题
23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五十八条规定,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符合下列条件的社会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 A.依法在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
  • B.专门从事环境保护公益活动连续五年以上且无违法记录。
  • C.有专门的资金支持
  • D.有专门从业人员及相应的办公设施
24

回避适用于下列哪些人员( )

  • A.审判员
  • B.书记员
  • C.执行员
  • D.人民陪审员
27

某公安局以刘某引诱他人吸食毒品为由对其处以15日拘留,并处3000元罚款的处罚。刘某不服,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 A.公安局在作出处罚决定前传唤刘某询问查证,询问查证时间最长不得超过24小时
  • B.对刘某的处罚不应当适用听证程序
  • C.如刘某为外国人,可以附加适用限期出境
  • D.刘某向法院起诉的期限为3个月
28

根据立法法的规定,下列哪一项属于地方性法规可以规定的事项?( )

  • A.执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事项
  • B.执行部门规章的事项
  • C.诉讼和仲裁制度
  • D.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30

防止登革热关键是要消灭()。

  • A.苍蝇
  • B.蚊子
  • C.老鼠
  • D.蟑螂
31

《安全生产法》的立法目的不包括( )。

  • A.加强安全生产工作
  • B.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
  • C.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 D.打击违法犯罪
3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国家对支持、协助反间谍工作的组织和个人给予保护,对有重大贡献的给予奖励
  • B.境外机构、组织、个人实施或者指使、资助他人实施的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间谍行为,可以不受到中国法律追究。
  • C.公安机关是反间谍工作的主管机关
  • D.国家安全机关在反间谍工作中因保密的要求不需要依靠人民的支持
34

新环境保护法自( )起施行。

  • A.2015年6月5日
  • B.2015年1月1日
  • C.2015年3月5日
  • D.2014年12月1日
38

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公务员,因其是以所在国家行政机关的名义作出的,( )

  • A.故成为行政诉讼的共同被告
  • B.故成为行政诉讼的被告
  • C.故不能称为行政诉讼的第三人
  • D.故不能成为行政诉讼的被告
40

经复议机关复议,复议机关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谁是被告?( )

  • A.原机关和复议机关
  • B.复议机关
  • C.复议机关的上级机关
  • D.原机关
41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参照( )。

  • A.地方性法规
  • B.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 C.规章
  • D.行政法规
43

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

  • A.当地政府安全部门
  • B.本单位负责人
  • C.所在行业安全负责人
44

关于法律原则的适用,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 A.案件审判中,先适用法律原则,后适用法律规则
  • B.案件审判中,法律原则都必须无条件地适用
  • C.法律原则的适用可以弥补法律规则的漏洞
  • D.法律原则的适用采取“全有或全无”的方式
45

下列关于法律解释的哪一表述是正确的?( )

  • A.法律解释作为法律职业技术的核心在任何有法律职业的国家中,其规则和标准没有不同。
  • B.法律解释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解释者往往只使用其中的一种方法。
  • C.法律解释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必然存在于法律适用之中的。
  • D.法律解释具有一定的价值取向性,因此,他是一种纯主观的活动,不具有客观性。
46

编制应急预案前,编制单位应当进行事故风险评估和()。

  • A.意见征集
  • B.隐患排查
  • C.会议讨论
  • D.应急资源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