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保密观知识竞赛答案新编精选一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9

下列选项中,具有防范、制止间谍行为,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的是( )。

  • A.各社会团体及各企业事业组织
  • B.国家机关
  • C.各政党
  • D.武装力量
20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国家安全工作中要为下列哪些行为要追究法律责任?()

  • A.徇私舞弊
  • B.滥用职权
  • C.泄露国家秘密
  • D.玩忽职守
21

根据《反间谍法》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任何个人和组织都不得非法持有属于国家秘密的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
  • B.专用间谍器材由国务院国家安全主管部门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确认
  • C.任何公民和组织都应当保守所知悉的有关反间谍工作的国家秘密
  • D.任何个人和组织都不得非法持有、使用间谍活动特殊需要的专用间谍器材
22

根据《国家安全法》的规定,下列( )负责搜集涉及国家安全的情报信息。

  • A.检察机关
  • B.国家安全机关
  • C.公安机关
  • D.所有的军事机关
23

传递绝密级秘密载体,()。

  • A.只能通过机要交通递送
  • B.只能通过机要交通、机要通信传递
  • C.只能通过机要交通、机要通信传递或者派专人直接递送
24

在境外受胁迫或者受诱骗参加敌对组织、间谍组织,可以不予追究情形包括( )。

  • A.及时向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外机构如实说明情况,并有悔改表现的
  • B.入境后直接向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如实说明情况,并有悔改表现的
  • C.入境后通过所在单位及时向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如实说明情况,并有悔改表现的
  • D.入境后通过所在单位及时向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反映情况,但捏造重要事实的
25

为预防计算机病毒的侵入与破坏,以下做法中正确的有()

  • A.使用正版软件
  • B.定期备份数据
  • C.设置登录口令
  • D.安装防病毒软件
26

机关、单位定密工作的直接依据是()。

  • A.国家秘密及其密级的具体范围
  • B.国家秘密事项一览表
  • C.上级文件的密级、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
  • D.保密法及有关规定
27

根据《反间谍法》规定,关于公民和组织的权利义务表述正确的是( )。

  • A.公民和组织发现间谍行为,应当及时向国务院关报告
  • B.在国家安全机关调查了解有关间谍行为的情况,有关组织和个人应当如实提供,但也可拒绝提供
  • C.任何公民和组织都应当保守所知悉的有关反间谍工作的国家秘密
  • D.任何个人和组织对国家安全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超越职权行为,都有权向上级国家公安机关或者有关部门检举、控告
28

为解决定密权责不清等问题,定密责任人首次写入了修订的《保密法》中,其中明确规定:机关、单位负责人及其指定的人员为定密责任人,负责()。

  • A.本机关、本单位的国家秘密审核、确定和落实工作
  • B.本机关、本单位的国家秘密确定、执行和督查工作
  • C.本机关、本单位的国家秘密确定、变更和解除工作
29

中国人民解放军取得三大战役胜利的最重要的意义在于()。

  • A.解放了许多城市
  • B.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主力
  • C.粉碎了国民党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
  • D.粉碎了国民党对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30

关于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和义务,下列不负有此项义务的是()。

  • A.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 B.美籍华人李某
  • C.九三学社
  • D.台湾公民张某
31

因协助反间谍工作,本人或者其近亲属的人身安全面临危险的,可以向( )请求予以保护

  • A.国家军队保卫部门
  • B.国家公安机关
  • C.国家安全机关
  • D.中央人民政府
32

涉密计算机及相关设备存储数据的恢复,必须到()进行。

  • A.销售单位
  • B.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的涉密数据恢复资质单位
  • C.原生产单位
33

《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设施保护法》是( )开始施行的。

  • A.1990年8月1日
  • B.1991年8月1日
  • C.1992年8月1日
36

下列哪一个选项不能确定为保密期限()。

  • A.10年
  • B.2015年5月1日之前
  • C.外交部发言人公开宣布前
  • D.《大公报》的公开报道前
37

国家关于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体系的做法不正确的是()。

  • A.保障人民赖以生存发展的大气、水、土壤等自然环境和条件不受威胁和破坏
  • B.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
  • C.仅保障人民赖以生存发展的大气、水、土壤自然环境和条件不受威胁和破坏
  • D.强化生态风险的预警和防控,妥善处置突发环境事件
39

根据《国家安全法》的规定,国家反对一切形式的()和( )。

  • A.民族主义、极端主义
  • B.霸权主义、民族主义
  • C.恐怖主义、极端主义
  • D.霸权主义、极端主义
40

下列关于参加涉密会议、活动人员保密管理要求说法错误的是()

  • A.可自行委托其他人员代替参加涉密会议、活动
  • B.不得擅自记录、录音、摄像
  • C.不得使用无线键盘、无线网卡等设备或装置
  • D.不得将手机带入
41

某工作人员外出执行任务时手提包被窃,后又找回,发现包内的钱物丢失,文件袋里的涉密文件完整无缺。这一事件()。

  • A.不应视为泄密事件
  • B.属于违纪行为
  • C.在不能证明文件未被不应知悉者知悉时,按泄密事件处理
42

军事设施保护法所称军用通信、输电线路包括( )。

  • A.架空线路、埋设线路、无线线路
  • B.架空线路和无线线路但不包括埋设线路
  • C.架空线路和埋设线路但不包括无线线路
43

根据《国家安全法》的规定,下列哪项不是维护国家安全的任务?()

  • A.国家加强边防、海防和空防建设
  • B.为人民创造良好生存发展条件和安定工作生活环境
  • C.国家为人民的根本利益要积极对外扩张
  • D.国家防范、制止和依法惩治任何煽动颠覆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行为
44

实施间谍行为,有自首或者立功表现的,( )。

  • A.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 B.必须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 C.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 D.一般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45

下列关于涉外活动保密管理要求说法错误的是()

  • A.不得带领国(境)外人员进入涉密场所
  • B.与国(境)外人员会谈不得涉及国家秘密
  • C.不得利用国(境)外人员办公设备处理涉密信息
  • D.在紧急情况下,可以利用国(境)外通信设施进行涉密通信联络
46

抗日军政大学成立于哪一年?()

  • A.1934年
  • B.1935年
  • C.1936年
49

三湾改编是在哪一天进行的?( )

  • A.1927年9月29日
  • B.1928年9月29日
  • C.1927年8月29日
  • D.1928年8月29日
50

下列选项中关于反间谍工作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
  • B.只需积极防御即可
  • C.坚持中央统一领导
  • D.坚持公开工作与秘密工作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