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使用计算机的用户名(账号)作为口令
- B.使用自己或者亲友的生日、电话作为口令
- C.使用常用英文单词作为口令
- D.使用数字、英文字母和特殊字符的混合组合
- A.窃听通话内容
- B.窃听周围动静
- C.远程控制开机和收发
- D.测定手机位臵
- A.外交和外事活动中的秘密事项以及对外承担保密义务的秘密事项
- B.国防建设和武装力量活动中的秘密事项
- C.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秘密事项
- D.国家事务重大决策中的秘密事项
- A.购买日期
- B.载体类别
- C.所涉最高密级
- D.序列编号
- A.数据交换和通信管理
- B.国家秘密载体和密品管理
- C.参试人员管理
- D.试验现场管理
- A.将淘汰的一体式数字复印机转赠给希望小学
- B.将淘汰的办公自动化设备处理给本单位人员
- C.将淘汰的办公自动化设备按单位规定履行报废审批程序
- D.将淘汰的办公自动化设备按相关规定销毁
- A.拍照和录像
- B.录音
- C.拷贝资料
- D.下载文件
- A.涉密人员1000人(含)以上的,专职工作人员配备不得少于4人
- B.涉密人员500人(含)以上至1000人以下的,专职工作人员不得少于3人
- C.涉密人员100人以下的,专职工作人员不得少于1人
- D.涉密人员100人(含)以上至500人以下的,专职工作人员不得少于1人
- A.直接用涉密U盘从互联网拷贝至涉密计算机
- B.用非涉密U盘从互联网拷贝至涉密计算机
- C.在中间机上采用刻录只读光盘方式,拷贝至涉密计算机
- D.在中间机上使用写保护功能U盘拷贝至涉密计算机,该U盘在涉密计算机上使用时处于只读状态
- A.知悉范围
- B.定密负责人
- C.主管部门
- D.保密期限
- A.1年
- B.3年
- C.5年
- D.10年
- A.国家保密局
- B.国防部
- C.中央军事委员会
- D.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A.具备安全条件的会议场所
- B.使用无线话筒
- C.依照保密规定使用会议设备和管理会议文件、资料
- A.保密部门
- B.主管部门
- C.同级人民政府
- A.传真机
- B.加密电子邮件
- C.专人专车
- A.不发通知
- B.提前7个工作日发出
- C.提前3个工作日发出
- D.提前1—2个工作日发出
- A.保密法律法规的规定
- B.国家秘密及其密级具体范围的规定
- C.本机关单位的保密规定
- A.以上级业务部门管理为主,同时接受地方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的指导
- B.以地方保密行政管理部门为主,同时接受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
- C.接受上级业务部门和地方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的双重管理
- D.自主管理,同时接受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
- A.保守业务秘密
- B.保守商业秘密
- C.保守国家秘密和工作秘密
- A.国务院办公厅
- B.国家保密局
- C.公安部
- D.北京市保密局
- A.分工负责
- B.单位负责
- C.领导责任
- D.个人责任
- A.采用焚毁、化浆方法销毁纸介质秘密载体。
- B.使用能碎成条状的碎纸机销毁纸介质秘密载体。
- C.送保密工作部门指定的厂家销毁,并由二人以上押运和监销。
- D.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销毁磁介质、光盘等秘密载体。
- A.双方承担保密
- B.对方承担保密
- C.如期归还的
- A.公安部门
- B.海关
- C.保密工作部门或保密工作机构
- A.可以
- B.不得
- C.视具体情况
- A.24小时,三个月
- B.36小时,一个月
- C.48小时,两个
- A.丢失国家秘密文件资料没有造成损害后果的
- B.以谋取私利为目的泄露国家秘密的
- C.过失泄露1份秘密级文件资料危害不大的
- A.国家秘密及其密级具体范围
- B.按照型号产品重要程度确定
- C.承办人根据经验自行确定
- D.定密责任人确定
- A.国家秘密及其密级的具体范围的规定
- B.国家秘密
- C.国家秘密的密级
- D.国家秘密及其密级
- A.属于泄密事件
- B.不应视为泄密事件
- C.在不能证明文件未被不应知悉者知悉时,按泄密事件处理
- A.车间
- B.仓库
- C.文件柜
- D.办公室
- A.不得擅自改变原件的密级
- B.视情况需要可以改变密级
- C.既可以保留原件的密级,也可以改变原件的密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