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密观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1)精编精选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9

下列不属于专职保密管理人员的是()

  • A.机要人员
  • B.档案管理人员
  • C.密码通信人员
  • D.兼职保密员
20

监察机关对下列哪些人员进行监察?

  • A.体育局局长
  • B.人民法院副院长
  • C.监察专员
  • D.国有企业总经理
21

涉密计算机使用过程中,下列行为存在泄密隐患的是()。

  • A.连接手机
  • B.连接有线电视
  • C.连接私人MP3、数码相机
22

军工单位保密责任主体是()

  • A.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 B.分管保密工作负责人
  • C.部门或者项目负责人
  • D.生产涉密业务工作的负责人
23

涉密办公自动化设备禁止接入()

  • A.涉密计算机和信息系统
  • B.单位内部非涉密计算机或者信息系统
  • C.国际互联网
  • D.公共信息系统
24

分包涉密项目的保密要求是()

  • A.应当选择具有相应保密资格的单位
  • B.签订的合同中应当有保密条款或者签订保密协议
  • C.保密资格单位的涉密信息系统集成等业务,从取得相关涉密资质的单位中选择
  • D.监督检查保密条款或者保密协议执行情况
25

未经批准,禁止带入涉密会场中的设备和工具包括()

  • A.具有录音功能的设备
  • B.具有拍照功能的设备
  • C.具有信息存储功能的设备
  • D.具有摄像功能的手机
26

不得在非涉密计算机中处理和存储的信息有()

  • A.涉密的文件
  • B.个人隐私文件
  • C.涉密的图纸
  • D.已解密的图纸
27

单位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责任是()

  • A.对保密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
  • B.保证《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格标准》在本单位的贯彻实施
  • C.为保密工作提供财力以外的各种保障
  • D.贯彻党和囯家有关保密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提出明确落实要求
29

携带国家秘密载体参加涉外活动的正确做法是()

  • A.经审批后采取保护措施,使国家秘密载体始终处于自己有效控制范围之内
  • B.经过领导批准携带外出的,不必采取保护措施
  • C.携带外出参加涉外活动后向单位领导报告
  • D.工作需要携带外出的可以不必经过审批,但事后要备案
30

涉密项目负责人是指()

  • A.某一涉密科研项目的负责人
  • B.某一涉密科研课题的负责人
  • C.二级单位(部门)的负责人
  • D.单位分管保密工作负责人
31

处理涉及国家秘密信息的计算机信息系统,()。

  • A.未处理国家秘密信息时可以上国际互联网
  • B.严禁上国际互联网和其他公共网络
  • C.加“防火墙”后可以上国际互联网
34

一般情况下,一般涉密人员脱密期为()

  • A.3年
  • B.2年
  • C.1年
  • D.不超过6个月
36

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运营商、服务商违反《保密法》相关规定的,由()按照各自职责分工依法予以处罚。

  • A.保密部门、公安机关
  • B.保密部门、公安机关、信息产业主管部门
  • C.公安机关或国家安全机关、信息产业主管部门
41

不适用《保密法》和《保密法实施条例》的事项是()。

  • A.机关、单位的内部事项
  • B.国家秘密
  • C.政党中涉及的国家秘密
44

涉密计算机信息系统经过()后方可投入使用。

  • A.保密检查
  • B.保密测试
  • C.申报审批
45

涉密人员是指()国家秘密的人员。

  • A.掌握、知悉和管理
  • B.知悉
  • C.管理
48

做好科学技术保密工作应当依靠()。

  • A.单位的保密工作部门
  • B.单位的保密工作人员
  • C.广大科技工作者
49

个人参加会议带回的涉密文件资料应()。

  • A.由个人妥善保管
  • B.交保密室登记、管理
  • C.自行销毁
50

涉密信息系统处理多种密级的信息时,应按()进行防护。

  • A.少数信息的密级
  • B.多数信息的密级
  • C.信息的最高密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