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恐怖主义
- B.极端主义
- C.激进主义
- D.自由主义
- A.接受保密监督检查和考核
- B.严格管理亲属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
- C.带头遵守保密纪律,学习保密知识技能
- D.履行保密工作领导责任
- A.机关、团体和其他组织应当对本单位的人员进行维护国家安全的教育
- B.公民和组织可以为反间谍工作提供便利或者其他协助
- C.公民和组织应当为反间谍工作提供便利或者其他协助
- D.机关、团体和其他组织可以对本单位的人员进行维护国家安全的教育
- A.发现针对本人的渗透行为
- B.子女获得境外永久居留资格
- C.配偶出境旅游
- D.与境外人员结婚
- A.及时向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外机构如实说明情况,并有悔改表现的
- B.入境后通过所在单位及时向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如实说明情况,并有悔改表现的
- C.入境后通过所在单位及时向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反映情况,但捏造重要事实的
- D.入境后直接向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如实说明情况,并有悔改表现的
- A.酗酒
- B.因严重违反保密规定被调离涉密岗位
- C.受过刑事处罚
- D.受过警告处分
- A.国家秘密载体制作复制单位
- B.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系统集成单位
- C.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
- D.涉密工程建设单位
- A.组织
- B.公司
- C.个人
- D.机构
- A.内部安全和外部安全
- B.国土安全和国民安全
- C.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
- D.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
- A.按需要
- B.可以
- C.不得
- D.审查后
- A.每年4月16日
- B.每年5月15日
- C.每年4月15日
- D.每年4月30日
- A.有关人员
- B.资料
- C.器材
- D.商品
- A.指示牌
- B.标志牌
- C.警示牌
- A.限制电磁干扰信号和电磁障碍物体
- B.限制电磁干扰信号但不限制电磁障碍物体
- C.限制电磁障碍物体但不限制电磁干扰信号
- A.3天
- B.7天
- C.30天
- D.60天
- A.保密法实施办法
- B.保密规章制度
- C.国家秘密及其密级的具体范围的规定
- A.财产状况
- B.亲属关系
- C.身份证明
- D.就业情况
- A.最高密级分级
- B.最低密级等级
- C.平均密级分级
- D.最高密级无差别
- A.一
- B.二
- C.三
- A.出示相应证件
- B.经过有关机关备案
- C.经过批准,出示相应证件
- D.经过批准
- A.国防
- B.军事
- C.作战
- A.司法机关
- B.公安机关
- C.检察机关
- D.人民法院
- A.5月14日
- B.5月15日
- C.4月15日
- D.4月10日
- A.收回
- B.收缴
- C.追回
- D.没收
- A.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补偿
- B.及时返还相关财物
- C.应当解除查封、扣押、冻结
- D.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赔偿
- A.查处减少
- B.防范减少
- C.查处杜绝
- D.防范防止
- A.地方党委
- B.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 C.本地区军领导指挥机关
- A.20%、15%
- B.30%、15%
- C.20%、10%
- D.30%、10%
- A.绝密级
- B.机密级
- C.秘密级
- D.普通
- A.国家安全机关处二十日以下行政拘留
- B.国家安全机关处十五日以下行政拘留
- C.国家安全机关处七日以下行政拘留
- D.国家安全机关处三十日以下行政拘留
- A.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 B.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 C.枪杆子里出政权
- A.五 50万 20万
- B.四 40万 10万
- C.五 50万 10万
- A.公民和组织发现间谍行为,应当及时向国务院关报告
- B.任何公民和组织都应当保守所知悉的有关反间谍工作的国家秘密
- C.任何个人和组织对国家安全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超越职权行为,都有权向上级国家公安机关或者有关部门检举、控告
- D.在国家安全机关调查了解有关间谍行为的情况,有关组织和个人应当如实提供,但也可拒绝提供
- A.秘密级、机密级、绝密级
- B.机密级、绝密级
- C.绝密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