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所有的军事机关
- B.国家安全机关
- C.检察机关
- D.公安机关
- A.身份鉴别
- B.访问及信息流转控制
- C.安全审计
- D.边界安全防护
- 18
-
保密重点区域包括()。
- A.处于对敌斗争或反分裂斗争前沿的边疆沿海地区
- B.重要军事设施国防军工单位连片集中地区
- C.涉及国家安全和利益的重大工程项目所在地区
- D.全国及各省(区市)政治经济中心
- A.确因工作需要
- B.经过本机关本单位主管领导批准
- C.采取保密措施
- D.保证载体连接互联网
- A.驱逐出境
- B.拘留
- C.限期离境
- D.逮捕
- A.中央国家机关
- B.省级机关
- C.中央国家机关省级机关授权的机关单位
- D.设区的市自治州
- A.统一归口
- B.准确高效
- C.反应灵敏
- D.运转顺畅
- A.2014年11月1日
- B.2014年12月1日
- C.2015年11月1日
- D.2015年12月1日
- A.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 B.军事机关
- C.军事设施保护委员会
- A.是否实行定密责任人制度,依法确定国家秘密事项和密级
- B.是否准确标明国家秘密事项密级
- C.是否根据情况变化及时变更和解除国家秘密事项密级
- D.是否准确确定涉密人员涉密等级
- A.国家保密工作机构
- B.国家保密局
- C.国务院
- A.绝密级事项不超过二十年,机密级事项不超过十年,秘密级事项不超过五年
- B.绝密级事项不超过十年,机密级事项不超过五年,秘密级事项不超过一年
- C.绝密级事项不超过三十年,机密级事项不超过二十年,秘密级事项不超过十年
- A.拒绝整改或者整改后仍不符合要求的,可以予以查封、扣押
- B.查验中发现存在危害国家安全情形的,国家安全机关应当责令其整改
- C.在危害国家安全的情形消除后,国家安全机关还可以继续查封、扣押
- D.在危害国家安全的情形消除后,国家安全机关应当及时解除查封、扣押
- A.20%、15%
- B.30%、15%
- C.20%、10%
- D.30%、10%
- A.国家公安机关
- B.国家军队保卫部门
- C.国家安全机关
- D.中央人民政府
- A.军队保卫部门
- B.国家安全机关
- C.公安机关
- A.分工负责
- B.单位负责
- C.领导负责
- A.水域军事禁区
- B.水域军事管理区
- C.水域军事禁区外围安全控制范围
- A.国家军队保卫部门
- B.中央人民政府
- C.国家公安机关
- D.国家安全机关
- A.为人民创造良好生存发展条件和安定工作生活环境
- B.国家加强边防、海防和空防建设
- C.国家防范、制止和依法惩治任何煽动颠覆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行为
- D.国家为人民的根本利益要积极对外扩张
- A.提高
- B.降低
- C.解除
- A.保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 B.维护国家安全
- C.保护人民的根本利益
- D.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 A.唐朝
- B.宋朝
- C.明朝
- D.清朝
- A.身份证明
- B.财产状况
- C.就业情况
- D.亲属关系
- A.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
- B.仅保障人民赖以生存发展的大气、水、土壤自然环境和条件不受威胁和破坏
- C.强化生态风险的预警和防控,妥善处置突发环境事件
- D.保障人民赖以生存发展的大气、水、土壤等自然环境和条件不受威胁和破坏
- A.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 B.一般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 C.必须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 D.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 A.和平与发展
- B.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
- C.全球化和多元化
- A.国家加强边防、海防和空防建设
- B.为人民创造良好生存发展条件和安定工作生活环境
- C.国家为人民的根本利益要积极对外扩张
- D.国家防范、制止和依法惩治任何煽动颠覆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行为
- A.规划
- B.城管
- C.工商
- A.专用间谍器材
- B.加密通讯设备
- C.窃听装置
- D.无线电台
- A.全部清退并办理移交手续
- B.部分清退并办理移交手续
- C.全部清退可以不办理移交手续
- A.单位分管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
- B.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分管负责人
- C.单位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