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安全五法宣传教育活动在线竞答试题练习(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4

保密要害部位应当是存放保密涉密载体的()。

  • A.最小专用场所
  • B.最小行政单位
  • C.独立场所
  • D.固定场所
16

涉密工程的保密管理环节包括()。

  • A.确认
  • B.设计
  • C.建设
  • D.使用
17

保密法规定的定密责任人制度,基本内容是()。

  • A.机关单位负责人为定密负责人
  • B.机关单位负责人指定的人员为定密负责人
  • C.定密负责人负责本机关本单位的国家秘密确定工作
  • D.定密负责人负责本机关本单位的国家秘密变更和解除工作
19

根据《国家安全法》的规定,关于中央军事委员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领导全国武装力量
  • B.统一指挥维护国家安全的军事行动
  • C.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决定军事战略和武装力量的作战方针
  • D.制定涉及国家安全的军事法律
20

确定工作需要,从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上将所需数据复制到涉密计算机及其网络,采取以下()方式符合保密要求。

  • A.使用U盘
  • B.使用移动硬盘
  • C.使用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的信息单向导入设备
  • D.使用一次性刻录光盘
21

在境外活动要注意的保密事项有()。

  • A.不随意谈论国家秘密,不议论所在国和第三国的敏感问题
  • B.不要把涉密文件或内部资料带入会谈场所
  • C.密电和涉密文件必须在我国驻外使领馆保密室草拟
  • D.不得使用境外人员使用的办公设备处理涉密信息
22

根据《反间谍法》规定,关于公民和组织的义务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公民和组织应当为反间谍工作提供便利或者其他协助
  • B.机关、团体和其他组织可以对本单位的人员进行维护国家安全的教育
  • C.公民和组织可以为反间谍工作提供便利或者其他协助
  • D.机关、团体和其他组织应当对本单位的人员进行维护国家安全的教育
23

下列关于情报信息说法正确的是( )。

  • A.国家机关各部门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对于获取的涉及国家安全的有关信息应当及时上报
  • B.情报信息的报送应当及时、准确、客观
  • C.建立情报信息工作协调机制,实现情报信息的及时收集、准确研判、有效使用和共享
  • D.情报不得迟报、漏报、瞒报和谎报
24

涉密人员的责任是()

  • A.熟悉本职岗位的保密要求
  • B.按规定履行保密工作责任
  • C.熟知保密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技能
  • D.做好涉密载体管理工作
25

下列关于情报信息说法正确的是( )。

  • A.国家机关各部门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对于获取的涉及国家安全的有关信息应当及时上报
  • B.情报信息的报送应当及时、准确、客观
  • C.建立情报信息工作协调机制,实现情报信息的及时收集、准确研判、有效使用和共享
  • D.情报不得迟报、漏报、瞒报和谎报
26

常见的窃听方式有()。

  • A.有线搭线窃听
  • B.无线窃听
  • C.激光探测窃听
  • D.定向探测窃听
27

机关单位违反保密法规定,发生重大泄密案件的,由有关机关单位依法对()给予处分。

  • A.保密办主任
  • B.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
  • C.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 D.领导班子成员
28

在境外受胁迫或者受诱骗参加敌对组织、间谍组织,可以不予追究情形包括( )。

  • A.入境后通过所在单位及时向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如实说明情况,并有悔改表现的
  • B.入境后直接向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如实说明情况,并有悔改表现的
  • C.及时向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外机构如实说明情况,并有悔改表现的
  • D.入境后通过所在单位及时向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反映情况,但捏造重要事实的
30

关于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和义务,下列不负有此项义务的是( )。

  • A.美籍华人李某
  • B.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 C.九三学社
  • D.台湾公民张某
31

国家关于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体系的做法不正确的是()。

  • A.保障人民赖以生存发展的大气、水、土壤等自然环境和条件不受威胁和破坏
  • B.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
  • C.仅保障人民赖以生存发展的大气、水、土壤自然环境和条件不受威胁和破坏
  • D.强化生态风险的预警和防控,妥善处置突发环境事件
33

国家统一考试保密管理工作由( )负责。

  • A.教育部
  • B.保密行政管理部门
  • C.组织考试的主管部门
  • D.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37

涉密信息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维护应当按照( )要求进行,选择具有( )的单位承担。

  • A.国家保密规定和标准信息系统建设资质
  • B.国家保密规定和标准涉密信息系统集成资质
  • C.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标准信息系统建设资质
  • D.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标准涉密信息系统集成资质
38

根据《国家安全法》的规定,下列关于建立国家安全风险评估机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国家建立国家安全风险评估机制,定期开展各领域国家安全风险调查评估
  • B.国家健全国家安全风险监测预警制度,根据国家安全风险程度,及时发布相应风险预警
  • C.国家制定完善应对各领域国家安全风险预案
  • D.国家建立国家安全风险评估机制,不定期开展各领域国家安全风险调查评估
39

使用涉密载体,要根据密级和制发机关、单位要求,确定( );办理登记、签收手续,应在符合保密要求的( )阅读、使用。

  • A.知悉人员范围地方
  • B.保密期限办公场所
  • C.知悉人员范围办公场所
  • D.保密期限地方
42

确定保密要害部门部位应当遵循的原则是( )

  • A.最小化的原则
  • B.最大化的原则
  • C.适当兼顾的原则
  • D.保密与效益平衡的原则
43

下列关于国家健全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 A.健全粮食安全预警制度,保障粮食供给和质量安全
  • B.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 C.完善粮食运输制度、流通体系和市场调控机制
  • D.完善粮食储备制度、流通体系和市场调控机制
44

根据《国家安全法》的规定,( )决定全国总动员或者局部动员。

  • A.中央军事委员会
  • B.国务院
  •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45

某商业银行支行原行长李某因工作调动,按要求对文件、资料进行清理,李某应该( )。

  • A.只将“红头文件”整理归档即可
  • B.将个人使用和管理的涉密载体全部清理,退还原工作单位
  • C.整理后的各类资料可以与报纸一起出售
  • D.将个人使用和管理的各类载体全部清理,退还原工作单位
47

国家秘密是关系( ),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

  • A.国家的安全和利益
  • B.国家的经济安全和政治利益
  • C.国家的安全和民族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