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 B.参加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 C.了解作业场所、工作岗位的安全生产状况和职业危害及防范和应急措施,获得符合国家规定和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
- D.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提出建议,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
- A.存在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的;
- B.发生死亡事故等有安全生产不良记录的;
- C.存在重大危险源的;
- D.同时生产多种危化品的。
- A.安全生产责任和安全生产绩效、奖惩管理;
- B.安全生产检查、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整改、应急处置和报告、调查处理;
- C.安全生产投入以及费用管理;
- D.对承包、承租单位的安全管理。
- A.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 B.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 C.及时报告生产安全事故或者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 D.配合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如实提供有关情况.
- A.对重大危险源进行登记建档,定期检查和评价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状态;
- B.建立重大危险源监控、预警系统,对运行情况进行全程监控,并建立健全运行管理档案;
- C.对设施、设备进行检验、检测;
- D.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定期组织演练。
- A.台账制度
- B.自查制度
- C.监测分析
- D.检测监控
- A.个人
- B.事业单位
- C.人民团体
- D.社会团体
- A.易燃、易爆
- B.强腐蚀、有毒
- C.粉尘、高温、辐射
- D.可能发生坠落、碰撞、触电
- A.行业
- B.生产
- C.业务
- D.生产经营
- A.标本兼治
- B.综合治理
- C.系统建设
- D.全面管理
- A.八
- B.十
- C.十二
- D.十五
- A.法定代表人
- B.高层管理者
- C.中层管理者
- D.从业人员
- A.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
- B.十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
- C.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
- D.十万元以上十五万元以下
- A.职业健康
- B.个人健康
- C.身体检查
- D.职业检查
- A.十
- B.十五
- C.二十
- D.二十五
- A.防护性能
- B.保护性能
- C.密闭性
- D.防毒性
- A.警示标志
- B.安全标志
- C.警示符号
- D.安全出口
- A.管理机制
- B.档案机制
- C.管理档案
- D.责任机制
- A.分工责任
- B.台账
- C.互查
- D.定期自查
- A.城乡规划
- B.自然条件
- C.发展水平
- D.人口素质
- A.应急措施
- B.应急设备
- C.应急预案
- D.应急队伍
- A.明火
- B.超时
- C.噪音
- D.疲劳
- A.一
- B.两
- C.三
- D.四
- A.三同时
- B.两上报
- C.三安全
- D.三审查
- A.一百人以上
- B.二百人以上
- C.三百人以上
- D.四百人以上
- A.一线从业人员
- B.行政管理人员
- C.财务管理人员
- D.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 A.镇级
- B.县级
- C.市级
- D.省级
- A.25
- B.26
- C.27
- D.28
- A.保障
- B.保证
- C.维护
- D.保护
- A.2017年1月1日
- B.2017年2月1日
- C.2017年3月1日
- D.2017年4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