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普法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考试答案练习卷(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8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最根本的是要把( )有机统一起来。

  • A.坚持党的领导
  • B.坚持人民当家作主
  • C.坚持依法治国
  • D.坚持改革开放
1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有:( )。

  • A.建立和谐社会
  • B.依法治国
  • C.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 D.早日完成共产主义建设
20

执法活动只有( ),才能实现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根本价值。

  • A.符合人民的意志
  • B.满足人民的要求
  • C.保护人民的权利
  • D.接受人民的监督
21

国家权力从人民而来,就应当( )。

  • A.为人民决策
  • B.对人民负责
  • C.受人民监督
  • D.为人民服务
22

我国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把公平正义作为( )。

  • A.根本目标
  • B.价值追求
  • C.基本原则
  • D.最终理念
25

我们在建设法治的背景下提高法律意识的直接目的在于( )。

  • A.推动法治发展
  • B.实现法治
  • C.依法治国
  • D.全民学法
26

依法治国方略实施以来的实践证明,实行依法治国,才能( )。

  • A.确保国家长治久安
  • B.确保社会稳定
  • C.实现世界和平
  • D.实现国泰民安
30

( )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

  • A.服务大局
  • B.党的领导
  • C.执法为民
  • D.公平正义
31

( )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

  • A.依法治国
  • B.党的领导
  • C.执法为民
  • D.公平正义
33

( )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

  • A.依法治国
  • B.党的领导
  • C.执法为民
  • D.公平正义
34

( )是法治的重要原则,也是严格执法的合法性基础。

  • A.职权由法定
  • B.有权必有责
  • C.用权受监督
  • D.违法受追究
35

依法治国的客体及其对象是( )。

  • A.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广大人民群众
  • B.实现宪法和法律在治理国家中的权威性和稳定性
  • C.国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务
  • D.以宪法和法律为根本依据
36

(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两大支柱。

  • A.安定和有序
  • B.公平和正义
  • C.诚信和友爱
  • D.民主和法治
37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有( )。

  • A.国家机关在维护宪法权威方面负有法定义务
  • B.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是法律权威的重要标志
  • C.法律的权威完全在于立法中是否体现了人民意志
  • D.法律对人的社会生活具有最有力的规范和约束 作用
38

中国共产党( )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确立为治国的基本方略。

  • A.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 B.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 C.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 D.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41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是( )直接的理论根据。

  • A.严格、公正、文明执法
  • B.执法为民理念
  • C.自觉接受监督
  • D.严格依法办事
42

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是( )。

  • A.依法治国
  • B.执法为民
  • C.服务大局
  • D.党的领导
43

政法机关执法为民的本质要求和外在体现是( )。

  • A.勤政守法
  • B.甘当公仆
  • C.文明执法
  • D.清正廉洁
44

关于正确行使自由裁量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权力的行使应当符合法律赋予该项权力的目的
  • B.案件与处理结果轻重幅度相当
  • C.特殊情形下可以超出法律规定的范围
  • D.同样的情形同样处理
45

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是( )。

  • A.依法治国
  • B.执法为民
  • C.公平正义
  • D.服务大局
46

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是( )。

  • A.依法治国
  • B.执法为民
  • C.公平正义
  • D.党的领导
47

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是( )。

  • A.依法治国
  • B.执法为民
  • C.公平正义
  • D.党的领导
48

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是( )。

  • A.依法治国
  • B.执法为民
  • C.公平正义
  • D.党的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