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非法杀害、收购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
- B.非法购买、猎捕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
- C.非法收购、运输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
- D.非法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
- A.情节特别严重,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 B.情节严重,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 C.属于情节特别严重,应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 D.属于情节严重,应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 A.失火罪
- B.决水罪
- C.爆炸罪
- D.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罪
- A.由恐怖事件发生地的反恐怖主义工作领导机构统一发布
- B.跨省、自治区、直辖市发生的恐怖事件,由指定的反恐怖主义工作领导机构统一发布
- C.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编造、传播虚假恐怖事件信息
- D.除新闻媒体经负责发布信息的反恐怖主义工作领导机构批准外,不得报道、传播现场应对处置的工作人员、人质身份信息和应对处置行动情况。
- A.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出决定
- B.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发布特赦令
- C.由人民法院判决,人民检察院予以监督
- D.司法行政机关和公安机关予以执行
- A.行政决策科学民主高效
- B.宪法法律严格公正实施
- C.行政权力规范透明运行
- D.人民权益切实有效保障
- A.制定燃油质量标准,应当符合国家大气污染物控制要求
- B.石油炼制企业应当按照燃油质量标准生产燃油
- C.可以强制对行驶机动车的排放状况进行监督抽测
- D.车轮上的污染抽测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负责
- A.走私武器、弹药罪
- B.运输假币罪
- C.诈骗罪
- D.强迫卖淫罪
- A.权利救济中心
- B.社会救助站
- C.受害人安全岛
- D.临时庇护场所
- A.同时约束好政府与市场
- B.实际是明确政府的责任
- C.做到“法定责任必须为”
- D.要解决管什么、怎么管、管不好怎么办的问题
- A.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
- B.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
- C.或者可能知道是上述虚假信息,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
- D.严重扰乱社会秩序
- A.中级人民法院
- B.最高人民法院
- C.高级人民法院
- D.最高人民法院和高级人民法院
- A.裁判者
- B.发令员
- C.参与者
- D.守夜人
- A.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
- B.全国人大常委会
- C.国务院
-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A.有法必依
- B.有法可依
- C.执法必严
- D.公正司法
- A.无期徒刑
- B.20年有期徒刑
- C.25年有期徒刑
- D.15年有期徒刑
- A.刑事犯罪
- B.人身自由
- C.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
- D.工商税制
- A.10年
- B.永久
- C.5年
- D.8年
- A.头
- B.中枢
- C.纲
- D.最高
- A.国家机器的强制保障
- B.我党的模范遵守
- C.全国人民的共同拥护
- D.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
- A.党的领导
- B.人民当家作主
- C.坚持宪法至上
- D.实行社会主义民主
- A.三个月
- B.四个月
- C.六个月
- D.五个月
- A.中国国家安全会员会
- B.国家安全领导小组
- C.中共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
- D.国务院国家安全委员会
- A.保持和党中央的高度一致
- B.全面贯彻实施宪法
- C.全面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 D.全面坚持依法治国
- A.互相监督
- B.多党轮流执政
- C.总统制
- D.议会制
- A.原行政机关和复议机关是共同被告
- B.原行政机关是被告
- C.任选一个为被告
- D.复议机关是被告
- A.安全审查
- B.市场监管
- C.负面清单审查
- D.审查和监管
- A.符合国家大气污染物控制要求
- B.符合我国基本国情
- C.达到欧-3标准
- D.和国际同步
- A.养老院养老
- B.居委会养老
- C.医院养老康复
- D.机构养老
- A.2015
- B.2018
- C.2019
- D.2020
- A.定罪
- B.缓刑
- C.监外执行
- D.减刑
- A.政府的权力来自人民
- B.破窗效应
- C.破窗理论
- A.10%
- B.12%
- C.15%
- D.18%
- A.最高人民检察院
- B.最高人民法院
- C.全国人大常委会
- D.全国人大
- A.国家税务总局
- B.国务院
- C.国务院办公厅
- D.财政部
- A.立即执行死刑
- B.报请原判法院撤销缓刑
- C.报请罪犯所在地法院撤销缓刑
- D.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后执行死刑
- A.《反恐怖主义法》
- B.《国务院关于加强反恐怖工作有关问题的决定》
- C.《全国人大关于加强反恐怖工作有关问题的决定》
- D.《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反恐怖工作有关问题的决定》
- A.当场登记立案
- B.在规定的期限内决定是否立案
- C.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先行立案
- D.应当依法做出裁决
- A.贵州省黔西南州
- B.湖南省湘西州
- C.云南楚雄州
- D.湖北恩施州
- A.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 B.网络空间、国土完整和安全
- C.网络空间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 D.网络空间、安全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