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人民警察的警用标志、制式服装和警械,实行统一制式,由各单位自行生产、配置
- B.人民警察的警用标志、制式服装和警械,由国务院公安部门统一监制
- C.对于约束性警械,由于不具有杀伤性,各级公安机关可以自行监制
- D.经批准,人民警察的警用标志、制式服装、警械可以为特定的保安公司人员使用
- A.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公安机关应当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释放,并且将执行情况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对于需要继续侦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的,依法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 B.公安机关在接到犯罪嫌疑人要求取保候审的申请后应当在3日内作出同意或者不同意的决定
- C.《取保候审决定书》应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签发
- D.对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暴力犯罪,以及其他严重犯罪的犯罪嫌疑人不得适用取保候审
- A.不应当受理
- B.应当接受,然后移送主管机关处理
- C.应当受理,并进行侦查
- D.不应当受理,并告知其应向主管机关报案、控告或举报
- 4
-
甲因盗窃罪被捕,在侦查人员对其审讯期间,又交代了自己曾与李某合伙诈骗4万元的犯罪事实,并提供了李某可能隐匿的地点,根据这一线索,侦查机关顺利将李某抓捕归案。对甲盗窃罪的处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 B.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 C.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 D.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 A.警务督察部门
- B.行政监察机关
- C.人民法院
- D.人民检察院
- A.通报表扬
- B.嘉奖
- C.晋升警衔
- D.晋升职务
- 7
-
王某家中一只箱子和若干财物被盗,箱子就在附近的公共垃圾桶中被找到,里面的东西原封未动。王某认为是窃贼所藏,日后必然来取,就产生了报复的念头。他把箱中物品取出,装入一个拉发的爆炸装置,放回原处。()
- A.构成故意杀人罪
- B.构成爆炸罪
- C.属于假想的防卫,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 D.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 A.拐卖妇女罪和聚众阻碍解救被收买的妇女罪
- B.聚众阻碍解救被收买的妇女罪
- C.妨害公务罪
- D.收买被拐卖的妇女罪和聚众阻碍解救被收买的妇女罪
- A.警告
- B.记大过
- C.禁闭
- D.撤职
- 10
-
王某是某公安机关的法医, 在一起刑事案件的法庭审理过程中,人民法院聘请王某担任该案鉴定人。本案的被告人提出王某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申请回避。依照我国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 有权决定王某回避的是 ( )。
- A.王某所在公安机关的负责人
- B.该人民法院院长
- C.本案的合议庭
- D.本案合议庭的审判长
- A.王某违法使用武器,造成不应有的人员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由其所属机关依照有关规定给予赔偿
- B.王某违法使用武器,造成不应有的人员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由其所属机关依照有关规定给予抚恤
- C.王某违法使用武器,造成不应有的人员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由王某本人给予赔偿
- D.王某违法使用武器,造成不应有的人员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由其所属机关依照有关规定给予补助
- A.行政处罚
- B.刑事处罚
- C.经济处罚
- D.管制
- A.上一级公安机关
- B.有权决定的上级机关
- C.公安部
- D.省级人民政府
- A.精神奖励
- B.物质奖励
- C.经济补贴
- D.政治待遇
- A.证人必须如实提供证据、证言
- B.证人有权核对询问笔录
- C.证人应当随传随到
- D.证人可以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接受询问
- A.原监管部门
- B.犯罪地公安机关
- C.原案件侦查机关
- D.原户籍所在地侦查机关
- A.构成诈骗罪
- B.构成敲诈勒索罪
- C.构成侵占罪
- D.构成抢劫罪
- A.可以使用驱逐性、制服性警械
- B.可以使用武器
- C.应当使用武器
- D.应当使用驱逐性、制服性警械
- A.诈骗罪
- B.民事诈骗
- C.盗窃罪
- D.抢夺罪
- A.1
- B.3
- C.5
- D.7
- A.内容的根本性
- B.效力的最高性
- C.立法的原则性
- D.实现的多层次性
- A.构成侵占罪
- B.构成盗窃罪
- C.构成抢夺罪
- D.不构成犯罪
- 23
-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 )。
- A.因履行职责的需要,经出示相应证件
- B.因履行职责的需要,经相对人同意
- C.因履行职责的紧急需要,经相对人同意
- D.因履行职责的紧急需要,经出示相应证件
- A.经警告无效,可以使用警械
- B.可以使用武器
- C.经上一级公安机关批准,可以使用武器
- D.经本级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使用武器
- A.销售侵权复制品罪
- B.侵犯著作权罪
- C.非法经营罪
- D.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 A.复制电子数据
- B.关闭计算机
- C.断开网络
- D.封存设备
- A.甲构成累犯
- B.甲构成盗窃罪
- C.甲构成抢劫罪
- D.对甲应实行数罪并罚
- A.应当使用武器
- B.可以使用武器
- C.应当使用制服性警械
- D.以上都不对
- A.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
- B.1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
- C.1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
- D.1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
- A.犯罪既遂
- B.犯罪未遂
- C.犯罪预备
- D.犯罪中止
- A.县级以上公安机关
- B.县级以上人民检察院
- C.县级以上人民法院
- D.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 A.以走私普通货物罪进行处罚
- B.以妨害公务罪进行处罚
- C.按走私普通货物罪和妨害公务罪进行数罪并罚
- D.走私行为和妨害公务行为构成牵连犯,从一重罪处罚
- A.警卫国家规定的特定人员
- B.对法律、法规规定的特种行业进行管理
- C.管理户政、出入境事务
- D.管理指导市场秩序
- A.被害人
- B.鉴定人
- C.证人
- D.辩护人
- A.警棍
- B.手铐
- C.脚镣
- D.警绳
- A.上一级公安机关
- B.办案部门负责人
- C.县级以上公安机关
- D.公安派出所负责人
- A.14500元
- B.12500元
- C.9500元
- D.7500元
- A.2
- B.3
- C.4
- D.5
- A.有被告人的供述
- B.有证人证言
- C.有现场勘验笔录
- D.证据确实、充分
- A.公安机关
- B.检察机关
- C.审判机关
- D.监察机关
- A.犯罪预备
- B.犯罪中止
- C.犯罪未遂
- D.没有犯罪行为
- A.敲诈勒索罪
- B.非法拘禁罪
- C.抢劫罪
- D.绑架罪
- A.3倍以下
- B.5倍以下
- C.7倍以下
- D.10倍以下
- A.构成传播性病罪
- B.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 C.构成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罪
- D.构成寻衅滋事罪
- A.袭击人民警察,尚未危及人民警察生命安全
- B.劫夺在押人犯
- C.在押人犯聚众暴乱
- D.犯罪分子携带剧毒物品逃跑
- A.犯罪嫌疑人户籍所在地公安机关
- B.犯罪嫌疑人居住地公安机关
- C.主要犯罪地的公安机关
- D.犯罪嫌疑人经常居住地公安机关
- A.现役军人
- B.事业单位
- C.国有企业单位
- D.国家公务员
- A.警棍
- B.武器
- C.手铐
- D.催泪弹
- A.依法不予治安管理处罚
- B.作出治安管理处罚的决定
- C.通知有关主管部门处理
- D.移送主管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A.8小时
- B.12小时
- C.24小时
- D.48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