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本案可以由其户籍所在地A省B市公安机关管辖
- B.本案可以由D市G区公安机关管辖
- C.根据办案需要,可以由D市F区公安机关管辖
- D.张某的工作所在地D市E区公安机关具有管辖权
- 正确
- 错误
- A.如果刘某酒后耍威风、无事生非、寻求精神刺激,持刀砍张某,没有造成严重后果,应定性为寻衅滋事
- B.如果刘某针对的目标和对象特定就是张某,意图对张某的身体健康造成伤害,没有造成严重后果,应定性为故意伤害
- C.如果刘某向公安机关报案称张某持刀将其手砍伤,意图使张某受到刑事追究或行政处罚,应定性为诬告陷害
- D.如果路人看到刘某刀砍张某后报案,刘某在公安机关对其询问时称张某持刀将其手砍伤,以逃避处罚,应定性为提供虚假证言
- A.从轻
- B.减轻
- C.不起诉
- D.缓刑
- E.社区矫正
- A.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 B.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 C.尊重法律、维护法律
- D.严格执法、公平正义
- A.甲在地铁站或商业区道路旁,编造钱包丢失、被人骗钱等借口博取别人的同情,从而获得施舍财物
- B.张女与李男谈恋爱时,同时又与王男保持恋爱关系。张女向李男索取少量财物
- C.甲准备了外形一模一样的真假两部苹果手机。某日,甲拿出真手机对一路人乙说此手机为他所盗得,愿以超低价卖给乙。乙动心,拿五百元给甲准备买此手机。甲乘乙不备,将假手机给了乙
- D.李某以急需用钱,愿意将手中的美元低价兑换成人民币为由用秘鲁币冒充美元兑换王某人民币 2000元
- A.提高时间效率,减少工作拖延
- B.提高物质效率,降低经济消耗
- C.提高制度的科学性,减少不合理制度的负面作用
- D.提高程序的合理性,缩短办案时间
- A.杜某曾于半年前因酒后值班被单位作出纪律处分
- B.顾大某与杜某有救命之恩,杜某表示一定要找机会感谢顾某一家
- C.杜某系顾某的母亲
- D.杜某业务能力差,去年在全单位排名倒数第二
- A.甲构成故意伤害罪
- B.乙构成放火罪
- C.甲构成放火罪的共犯
- D.乙构成利用邪教组织破坏法律实施罪
- A.合法合理
- B.平等对待
- C.及时高效
- D.程序公正
- A.王某,律师助理
- B.肖某,甲所在单位推荐的人
- C.罗某,妇联推荐的人
- D.赵某,甲的朋友
- A.以制作、复制、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处罚
- B.以组织播放淫秽音像制品罪从重处罚
- C.以制作、复制、贩卖淫秽物品牟利罪和传播淫秽物品罪数罪并罚
- D.以传播淫秽物品罪处罚
- A.微型冲锋枪
- B.六四式手枪
- C.七七式手枪
- D.麻醉枪
- A.手铐
- B.警棍
- C.高压水枪
- D.辣椒喷剂
- A.25周岁的赵某因交通肇事罪被判处3年有期徒刑,刑满释放后第2年又实施绑架罪。赵某不构成累犯
- B.钱某17周岁时因盗窃罪被判处2年有期徒刑,后在假释期间又实施抢劫罪。钱某不构成累犯
- C.28周岁的孙某因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被判处6个月拘役,刑满后第2年又实施抢劫罪。孙某构成累犯。
- D.35周岁的李某因盗窃罪被判处3年有期徒刑,刑满释放第10年又实施绑架罪。李某不构成累犯
- A.非法拘禁罪
- B.刑讯逼供罪
- C.报复陷害罪
- D.故意伤害罪
- A.严禁刑讯逼供或者使用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的方法获取供述;
- B.以非法方法获取的供述不得作为定案的根据;
- C.刑讯逼供不用承担刑事责任,只需承担行政责任;
- D.刑讯逼供应承担刑事责任、国家赔偿责任、行政责任。
- A.证人证言
- B.鉴定结论
- C.勘验、检查笔录
- D.视听资料
- A.125元
- B.300元
- C.30元
- D.75元
- A.驳回申请回避决定
- B.没收保证金决定
- C.指定管辖决定
- D.不予立案决定
- A.贪污受贿案;
- B.渎职案;
- C.刑讯逼供案;
- D.故意杀人案。
- A.刘某涉嫌故意杀人致两人死亡案, 民警对其拘传 12小时,后报经领导批准又延长至 24小时
- B.王某涉嫌恐怖活动犯罪,但王某患有严重的心脏病,公安机关决定对其监视居住,由于王某无固定住处,公安机关决定在其专门的办案场所执行监视居住
- C.孙某涉嫌抢劫罪,民警于 2013年2月13日10时将其刑事拘留, 2月14日9时将其送看守所羁押, 2月14日11时通知了孙某的家属
- D.吴某涉嫌绑架罪,公安机关根据检察机关的批准逮捕决定于 2013年4月12日10时30分对其执行了逮捕,并于 4月13日10时将吴某送至看守所羁押
- 36
-
郑某持枪杀死3人、伤二人后逃跑。当地动员了近万余人围捕。次日下午,郑某拦乘一辆载满乘客的长途大客车,行至市区大桥时,被警察堵截。经侦查,郑某随身未携带枪支、刀具等危险物品。下面做法正确的是()。
- A.可以使用武器
- B.应当使用武器
- C.立即使用武器
- D.不得使用武器
- A.不是刘某的近亲属
- B.能够辨别是非、正确表达
- C.身体上没有缺陷
- D.已成年
- A.一起交通肇事案的目击者刘某接到恐吓电话,要求刘某改变证词,否则将会打断其手脚
- B.一起贩卖毒品案的证人吴某收到恐吓信,称如其不放弃作证,将对其同居女友下毒
- C.某贩毒集团头目刘某因李某向警方提供贩毒情报而被逮捕, 刘某通过律师传递消息,让手下杀死李某
- D.某地黑社会性质组织“飞龙帮”头目听说张某准备向公安机关举报自己,于是扬言要杀死张某
- A.不构成犯罪
- B.构成盗窃罪
- C.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 D.构成非法处置扣押的财产罪
- A.敲诈勒索罪
- B.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
- C.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 D.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 A.12小时
- B.24小时
- C.48小时
- D.72小时
- A.民警驾驶警车闯红灯应予处罚
- B.应及时归还李某的摩托车并支付适当费用
- C.民警使用李某的车辆需经李某同意
- D.对李某车辆损失应当补偿
- A.正当防卫
- B.紧急避险
- C.故意伤害
- D.防卫过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