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新办的股份制企业
- B.以库水、废气、废渣等废弃物为主要原料进行生产的企业
- C.新办的独立核算的从事会计、审计等咨询业务的企业
- D.遇有风、火、水、震等严重自然灾害的企业
- A.行政处罚法
- B.行政复议法
- C.行政诉讼法
- D.行政许可法
- E.国家赔偿法
- A.刑事
- B.民事
- C.国家机构
- D.经济管理
- 24
-
纳税申报的手段包括()。
- A.纳税人直接到税务局进行的纳税申报
- B.邮寄申报
- C.利用现代化通讯媒介进行申报
- D.利用计算机进行数据电文申报
- A.违反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事实和证据
- B.行政处罚的种类和依据
- C.行政处罚的履行方式和期限
- D.不服行政处罚决定,申请行政复议和提起行政诉讼的途径和期限
- A.非公益、救济性捐赠
- B.各种非广告性质的赞助支出
- C.开发无形资产未形成资产的部分
- D.税收滞纳金、罚款、罚金
- E.发生自然灾害事故有赔偿的部分
- A.行政法没有统一法典
- B.行政法规范数量众多
- C.行政法内容广泛
- D.行政法易于变动
- E.行政法往往同时包括实体性和程序性规范
- A.法律
- B.法规
- C.规章
- D.规定
- A.调解的本质是诉讼当事人对自己权利的处置
- B.行政诉讼主要是审查行政行为是否合法
- C.税务行政赔偿诉讼不适用调解
- D.原、被告不能自行调解
- A.紧急事件已经发生或即将发生
- B.以保卫国家利益、恢复社会秩序、维护公共利益为限
- C.在“合法”与“合理”的范围内无法消除紧急状态
- D.事后应当由有权机关对紧急权力行使的有效性做出判断
- A.法律
- B.法规
- C.规章
- D.政策
- A.千分之五
- B.百分之五
- C.万分之五
- D.百分之一
- A.不征收企业所得税
- B.征收企业所得税
- C.作为企业的营业利润
- D.企业清算时计算缴纳所得税
- A.转让固定资产发生的费用
- B.按规定支付的保险费
- C.购、建固定资产的费用
- D.广告性质的赞助支出
- A.具体行政行为
- B.外部行为
- C.抽象行政行为
- D.人事任免
- A.1个月
- B.2个月
- C.3个月
- D.15天
- A.邮政部门销售的集邮商品
- B.银行开办的融资租赁业务
- C.典当业的死当物品销售
- D.邮政部门发行报刊
- A.公定力
- B.确定力
- C.拘束力
- D.执行力
- A.乙县国税局
- B.乙县人民政府
- C.乙县所在地的市国税局
- D.乙县所在地的省国税局
- A.具体行政行为
- B.抽象行政行为
- C.行政处分行为
- D.内部行政行为
- A.3000
- B.31200
- C.29434
- D.26666.67
- 42
-
法是以()的名义创制的。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B.议会
- C.社会集团
- D.国家
- A.具体行政行为
- B.抽象行政行为
- C.相对行政行为
- D.约束行政行为
- A.不征税
- B.向借款人征收营业税
- C.向银行征收营业税
- D.向借款人征收增值税
- A.工业企业购进货物已在途
- B.工业企业购进货物已到达
- C.工业企业购进货物已验收入库
- D.工业企业购进货物已发出
- A.14
- B.8
- C.12
- D.9
- A.服务业
- B.金融业
- C.娱乐业
- D.文化体育业
- A.罚金
- B.拘役
- C.有期徒刑
- D.缓刑
- A.甲的请求不属于人民法院管辖范围
- B.甲应当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 C.甲必须先申请复议然后才能起诉
- D.甲必须先向乙县国税局提出赔偿请求,如不服赔偿决定才能单独提起行政赔偿诉讼
- A.强制作用
- B.告示作用
- C.执行社会公共职能
- D.归化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