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出监教育
- 3
-
文明管理原则
- 4
-
罪犯构成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创办特殊学校
- B.分押分管分教
- C.改造工作向前、向后、向外延伸
- D.改造生产双承包责任制
- A.组织职能
- B.统筹职能
- C.协调职能
- D.保障职能
- E.监督职能
- A.正面灌输教育阶段
- B.清算危害阶段
- C.“交揭查”阶段
- D.执行刑罚阶段
- 19
-
选用罪犯组长的条件有()
- A.认罪服法,接受改造,学习认真,劳动积极,能圆满完成生产任务,并有一技之长
- B.情绪稳定,改造表现一贯好,能自觉遵守监规纪律,以身作则
- C.能积极主动向监狱警察反映罪犯劳动真实情况,敢于同违反劳动纪律和劳动操作规程行为做斗争
- D.办事公正,认真负责,在罪犯中有一定威信和组织能力
- E.一般选用服刑一年以上的普通刑事犯、过失犯、偶犯或初犯
- A.不同的社会形态
- B.不同的历史时期
- C.不同的国情
- D.不同的社会舆论
- A.罪犯有信仰宗教的自由
- B.罪犯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 C.罪犯不能改变原有宗教信仰
- D.罪犯有保持原宗教信仰的自由
- A.维护法律权威
- B.使罪犯感到痛苦
- C.安抚被害人
- D.预防犯罪
- A.监狱工作方针、政策被全面否定
- B.监狱工作取得的成绩被全面否定
- C.监狱人民警察纷纷离开岗位
- D.监狱法规遭到践踏,监狱内正常的监管秩序遭到破坏
- A.无刑事责任年龄
- B.相对刑事责任年龄
- C.完全刑事责任年龄
- D.不完全刑事责任年龄
- A.对罪犯进行社会主义理想的教育
- B.对罪犯进行社会主义道德的教育
- C.帮助罪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 D.帮助罪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 A.自由通信权
- B.依法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 C.节假日休息权
- D.依法获得劳动保险的权利
- A.监狱法制建设发展迅速
- B.监狱的各项改革工作进展顺利
- C.逐步建立国家财政保障体制,保障监狱改造罪犯所需经费
- D.监狱人民警察队伍不断发展壮大
- A.吃饱
- B.吃热
- C.吃熟
- D.吃的卫生
- A.全党高度重视,迅速将一大批罪犯投入劳动改造之中
- B.确立了监狱组织管理体制
- C.制定了一套科学的监管制度
- D.基本上解决了监狱面临的困难
- A.监狱的设置
- B.监狱的经费
- C.监狱的组织机构
- D.监狱人民警察职业道德职业纪律
- A.增强罪犯就业竞争能力
- B.转变思想,矫正恶习
- C.增强体质,保持健康
- D.提高罪犯的社会化程度
- A.100
- B.200
- C.300
- D.500
- A.分类教育原则
- B.以理服人原则
- C.注重实效原则
- D.循序渐进原则
- A.惩罚未成年犯
- B.教育未成年犯
- C.教训未成年犯
- D.改造未成年犯
- A.《刑满释放人员通知书》
- B.《出监鉴定表》
- C.《释放证明书》
- D.《改造评估意》
- A.私放罪犯
- B.玩忽职守造成罪犯脱逃
- C.刑讯逼供
- D.非法将监管罪犯的职权交予他人行使
- 37
-
罪犯身份的存在具有()。
- A.强制性
- B.法定性
- C.时限性
- D.特定性
- A.1953年~1966年
- B.1954年~1966年
- C.1954年~1964年
- D.1955年~1966年
- 39
-
监狱的性质决定于()。
- A.国家的性质
- B.各阶级力量的对比
- C.监狱的任务
- D.统治阶级的意愿
- A.多重性
- B.唯一性
- C.艰巨性
- D.对抗性
- A.监狱法制建设逐步发展
- B.全党高度重视,迅速将一大批罪犯投人劳动改造中
- C.确立了监狱组织管理体制
- D.基本上解决了监狱面临的困难
- A.1954年
- B.1991年
- C.1994年
- D.2000年
- A.1957年
- B.1961年
- C.1979年
- D.1982年
- A.组织管理能力
- B.分析判断能力
- C.防卫能力
- D.改革创新能力
- A.10
- B.8
- C.6
- D.5
- A.2003年7月1日
- B.2003年8月1日
- C.2003年9月1日
- D.2003年10月1日
- A.心理治疗
- B.心理咨询
- C.心理预测
- D.心理评估
- A.准备阶段
- B.实施阶段
- C.总结阶段
- D.落实阶段
- A.审批环节
- B.执行环节
- C.复议环节
- D.行政诉讼环节
- A.可以征求
- B.在必要时征求
- C.必须征求
- D.视情况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