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科学管理的原则
- 5
-
严格管理原则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10
-
罪犯不享有国家劳动保险。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16
-
常见罪犯构成类型有()。
- A.罪犯自然状况构成
- B.犯罪性质构成
- C.刑罚种类构成
- D.犯罪地域构成
- A.全国人大常委会
- B.国家主席
- C.最高人民法院
- D.高级人民法院
- A.父母
- B.子女
- C.配偶
- D.亲友
- A.饮食管理
- B.住宿管理
- C.卫生医疗管理
- D.日常生活管理
- A.御寒护体
- B.厉行节约
- C.整齐清洁
- D.便于识别
- A.有期徒刑犯
- B.拘役刑犯
- C.无期徒刑犯
- D.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犯
- A.社会主义国家的监狱具有强烈的阶级性
- B.社会主义国家的监狱体现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
- C.社会主义国家的监狱实现了社会正义的要求
- D.社会主义家的监狱反映了历史发展的进步文明
- A.司法机构
- B.人大代表
- C.政协委员
- D.人民检察院
- A.成年犯占在押犯总数的98%以上
- B.男性罪犯占在押犯总数的绝大多数
- C.普通刑事罪犯占绝对多数
- D.重刑犯、被判刑两次以上的罪犯有明显增多
- A.执法者
- B.管理者
- C.教育者
- D.生产经营者
- A.严格控制零星、分散劳动罪犯的人数
- B.严格选用零星、分散劳动的罪犯
- C.严格控制零星、分散劳动罪犯的活动
- D.加强管教监狱人民警察的武器装备
- A.规范管理,帮助树立正确的性观念
- B.加大力度,从严防范
- C.讲究策略,严格管理
- D.营造改造环境,培养良好情趣
- E.加强监督制约,发挥群体矫治的作用
- A.7%
- B.5%
- C.3%
- D.1%
- A.参观
- B.走访受害者
- C.演讲、演出
- D.离监探亲
- A.波动性
- B.模仿性
- C.纠合性
- D.反复性
- A.信息采集和数据录入
- B.信息校对与查询
- C.数据统计与共享
- D.系统维护与软件开发
- A.认罪态度较差,行为难以矫正
- B.贪图享受,好逸恶劳
- C.心胸狭窄,情感冷酷,行为不计后果
- D.易传授、交流犯罪经验,导致深度感染
- A.监门
- B.狱墙
- C.电网及报警设施
- D.警戒地带
- A.集中统一领导
- B.分级管理
- C.集中统一领导与分级管理相结合
- D.民主集中制
- A.政治素质
- B.能力素质
- C.身体素质
- D.心理素质
- A.警告
- B.记过
- C.严重警告
- D.通报批评
- A.14、700
- B.16、800
- C.18、900
- D.20、1000
- A.高于
- B.低于
- C.等同
- D.接近
- A.1,16
- B.2,18
- C.1,17
- D.2,15
- A.自人狱至死亡
- B.所判刑期之内
- C.发生犯罪行为起至刑期结束
- D.重返社会之后
- A.15
- B.20
- C.30
- D.60
- A.2
- B.3
- C.4
- D.无明确限制
- A.3个月
- B.6个月
- C.1年
- D.1年半
- A.依照国家有关劳动工时的规定执行
- B.参照国家有关劳动工时的规定执行
- C.各监狱自行规定
- D.不依国家有关劳动工时的规定执行
- A.原处理机关
- B.原处理机关的上一级机关
- C.行政监察机关
- D.督察机构
- A.可以检查
- B.应当检查
- C.必须检查
- D.不应检查
- A.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改造条例》
- B.1982年《监狱、劳改队管教工作细则》
- C.l991年《对服刑人员实施分押、分管、分教的试行意见(修改稿)》
- D.l99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