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人民警察《公安基础知识》全真模拟试卷(3)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督察人员在现场督察中发现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违法违纪的。可以采取的当场处置措施包括(  )。

  • A.对违反警容风纪规定的,可以当场予以纠正
  • B.对违反规定使用武器、警械以及警用车辆、警用标志的,可以扣留其武器、警械、警用车辆、警用标志
  • C.对违法违纪情节严重、影响恶劣的,必要时可以带离现场
  • D.对拒绝、阻碍督察人员执行现场督察工作任务的,必要时可以使用武器、警械
2

公安机关保护公共财产和个人合法财产,其原因有(  )。

  • A.都是我国法律保护的对象
  • B.都是保障我国人民生存和发展的条件
  • C.都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物质保障
  • D.都是我国国家的财产
3

公安机关刑事司法工作主要是依据《刑法》、《刑事诉讼法》同刑事犯罪作斗争的一系列工作,主要包括(  )。

  • A.国内安全保卫工作
  • B.刑事侦查工作
  • C.刑事强制工作
  • D.羁押工作、执行刑罚工作
4

自然人成为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主体应当具备的条件是(  )。

  • A.达到法定责任年龄
  • B.具有责任能力
  • C.不是精神病人
  • D.不是聋哑人
5

我们党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起来的党。坚持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治安形势和制定政策,这是公安决策正确的根本保证。这是因为(  )。

  • A.从过去到现在,党为公安工作制定了一系列的方针、政策、原则,并领导了公安法规的制定和执行
  • B.党的决策经受了历史和现实的重大实践的检验,证明了它们的正确性
  • C.党中央和各级党委通过制定正确的政策,并贯彻实施这些政策来实现对公安工作的领导
  • D.党从全国各族人民的长远利益出发,能够总揽全局,高瞻远瞩地对重大问题作出正确决策
6

下列关于公安政策的理解正确的有(  )。

  • A.公安政策是一种公安对策,它与公安法制、公安专业对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针等,构成一个完整的公安对策体系
  • B.公安政策是党和国家的意志在公安工作中的体现,是党和国家为实现公安工作任务而规定的指导公安工作的政治原则
  • C.公安政策是由党和国家国家制定的
  • D.公安政策是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
7

公安机关处于国内斗争的第一线,它所面对的是(  )。

  • A.阶级矛盾、社会矛盾中最具有对抗性的部分
  • B.危害活动中最具有隐蔽性的部分
  • C.污染社会行为中最具有腐蚀性的部分
  • D.各种社会矛盾中最尖锐、最复杂的部分
8

侦查措施包括(  )。

  • A.讯问犯罪嫌疑人
  • B.询问证人
  • C.鉴定
  • D.通缉
10

公安机关的任务从时间上划分有(  )。

  • A.短期任务
  • B.长期任务
  • C.目前任务
  • D.长远任务
11

根据《刑法》、《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公安机关担负的刑罚执行工作是(  )。

  • A.短期有期徒刑执行
  • B.假释执行
  • C.剥夺政治权利执行
  • D.拘留和逮捕
12

共同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构成要件有(  )。

  • A.两人或两人以上
  • B.达到责任年龄,具有责任能力
  • C.共同实施了同一个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 D.对所实施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具有共同的故意
13

根据《人民警察警衔条例》第8条和第9条的规定,关于担任行政职务的人民警察实行职务等级编制警衔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部级正职:总警监
  • B.厅(局)级副职:三级警监至二级警督
  • C.处(局)级副职:一级警督至三级警督
  • D.科(局)级副职:二级警督至二级警司
14

公安机关的侦查权主要包括(  )。

  • A.有权收集证实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无罪、犯罪情节轻重的各种证据
  • B.有权讯问犯罪嫌疑人,必要时可以刑讯逼供
  • C.有权对与犯罪有关的场所、物品、人身、尸体进行勘验或检查
  • D.有权依照法律程序对刑事侦查对象的通信进行检查
16

公安机关必须置于党委实际的、直接的领导之下的具体要求是(  )。

  • A.认真执行党委的决定,重要问题及时请示报告
  • B.当好党委的参谋和助手
  • C.将上级公安机关布置的工作及时报告党委,并依靠党委的领导去贯彻落实
  • D.接受同级党委的政法委员会的领导
17

在执行逮捕、拘留时,遇有(  ),不用搜查证也可以进行搜查。

  • A.可能随身携带凶器的
  • B.可能隐藏爆炸、剧毒等危险物品的
  • C.可能隐匿其他犯罪嫌疑人的
  • D.可能隐匿、毁弃、转移犯罪证据的
18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  )是综合性的。

  • A.领导力量
  • B.实施力量
  • C.目标
  • D.手段和措施
19

根据《行政复议法》的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公安机关的以下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以提起行政复议,包括(  )。

  • A.对公安机关作出警告、罚款、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行政拘留等行政处罚不服的
  • B.对公安机关作出的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决定不服的
  • C.对公安机关作出的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等行政强制措施决定不服的
  • D.认为公安机关违法集资、征收财物、摊派费用或者违法要求履行其他义务的
20

拘传适用的条件是(  )。

  • A.经过两次传唤
  • B.根据案件情况应予拘传的
  • C.经过传唤没有正当理由不到案的
  • D.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22

社区警务战略的要求是以社区为依托,(  )。

  • A.立足社区
  • B.优化警务配置
  • C.服务社区
  • D.依靠社区
23

公安机关的职责具有(  )的特点。

  • A.法律性、行政性
  • B.有限性、政治性
  • C.责任性
  • D.强制性、政治性
25

对我国公安机关的专政职能的理解正确的有(  )。

  • A.我国公安机关的专政职能是指公安机关对危害国家安全的敌对势力、敌对分子和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犯罪分子进行镇压、制裁、改造和监督的社会效能
  • B.我国公安机关的专政职能是专门用以对付敌对势力、敌对分子和严重刑事犯罪分子的
  • C.我国公安机关专政职能的实质是公安机关代表国家和人民对其专政对象实行的政治统治
  • D.我国公安机关专政职能的专政目的是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维护人民群众利益
26

对应当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  ),可以采用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的方法。

  • A.有关部门要求不予逮捕的
  • B.正在怀孕的妇女
  • C.患有严重疾病的人
  • D.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27

公安治安行政处置中的许可的形式包括(  )。

  • A.审核批准
  • B.决定
  • C.登记、颁发证照
  • D.指挥
28

我国的公安机关是(  )。

  • A.国家治安行政力量
  • B.国家刑事司法力量
  • C.立法机关
  • D.只是国家刑事司法力量
29

按照实施监督的时间不同,公安执法监督可以分为(  )。

  • A.事前监督
  • B.同步监督
  • C.事中监督
  • D.事后监督
30

消防工作的内容主要包括(  )。

  • A.消防监督
  • B.火灾预防和扑救
  • C.审核建设工程的消防设施
  • D.查处火灾事故
31

党的领导是政治领导,政府的领导是行政领导,这体现的是(  )。

  • A.党政分开的原则
  • B.彼此保证的原则
  • C.互相结合的原则
  • D.全面强化的原则
32

(  )领导全国公安机关的督察工作。

  • A.公安部部长
  • B.公安部督察委员会
  • C.公安部党委
  • D.公安部政治部
34

强制戒毒的对象为(  )。

  • A.贩毒分子
  • B.吸食毒品人员
  • C.注射毒品人员
  • D.需要送入强制戒毒所的吸食、注射毒品成瘾人员
35

公安机关有法律赋予的权力和强大实力,坚持(  )才能保证其正确运用。

  • A.党的领导
  • B.为人民服务的原则
  • C.法制原则
  • D.民主原则
36

拘留适用的对象是(  )。

  • A.自然人和法人
  • B.自然人
  • C.法人
  • D.自然人或法人
40

劳动教养的审批机关是(  )。

  • A.公安机关的法制部门
  • B.人民法院
  • C.人民检察院
  • D.劳动教养审批委员会
43

公安领导工作的内容不包括(  )。

  • A.政治领导工作
  • B.行政领导工作
  • C.协调各项工作关系
  • D.业务领导工作
45

外部监督是监督主体与监督对象之间不具有(  )。

  • A.直接的行政隶属关系
  • B.行政隶属关系
  • C.上下级关系
  • D.管理关系
48

公安工作是我国(  )的重要组成部分。

  • A.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工作
  • B.政府工作
  • C.公安政治工作
  • D.保卫工作
49

下列关于公安工作强制性与教育性相结合的特点,说法错误的是(  )。

  • A.公安工作是以国家暴力作后盾的
  • B.公安工作是以警察的实力作保障的
  • C.公安工作大量的、经常性的工作主要是强制
  • D.对违法犯罪分子在实施打击的同时,也要实行教育,以促使他们悔过自新,重新做人
50

刑事强制工作的法律依据主要是(  )。

  • A.《刑法》
  • B.《刑事诉讼法》
  • C.《治安管理处罚法》
  • D.《行政强制法》
52

收容教养的对象是(  )。

  • A.不满18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少年犯罪人员
  • B.不满16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少年犯罪人员
  • C.未成年的一般违法人员
  • D.实施犯罪但情节显著轻微的未成年人
55

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是(  )依法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执法活动的监督。

  • A.中国共产党各级委员会
  • B.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 C.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 D.各级政府
56

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体验最直接,人民群众的监督具有(  )。

  • A.实质性、普遍性
  • B.广泛性、权威性
  • C.广泛性、普遍性
  • D.随意性、普遍性
62

决定警察必要性的直接因素是(  )。

  • A.国家性质
  • B.阶级矛盾
  • C.社会各阶级力量的对比
  • D.社会矛盾引起的犯罪、对抗冲突和社会秩序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