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人民警察考试《公安基础知识》专家预测试卷八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严禁逼供信政策的基本要求是(  )。 

  • A.要忠于事实真相,整个办案过程都要坚持以事实为根据 
  • B.严禁逼供信,严禁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的方法收集证据 
  • C.禁止侮辱犯罪嫌疑人的人格尊严,给犯罪嫌疑人以人道的待遇 
  • D.凡有违犯者,必须从纪律上或法律上追究责任 
2

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的规定有(  )。 

  • A.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 B.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 C.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居所 
  • D.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 
3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内容的要点有(  )。 

  • A.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领导力量是各级党委和政府 
  • B.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实施力量是综合性的 
  • C.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手段和措施是综合性的 
  • D.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目标是综合性的 
4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公安工作中(  )有机结合的新形式。 

  • A.党的领导 
  • B.公安机关 
  • C.人民群众 
  • D.各级政府 
5

公安专业工作的主要特点有(  )。 

  • A.艰苦性 
  • B.危险性 
  • C.强制性 
  • D.无规律 
6

公安领导工作,主要是指公安机关首长所从事的工作。主要包括(  )。 

  • A.政治领导工作 
  • B.人事领导工作 
  • C.行政领导工作 
  • D.业务领导工作 
7

公安机关具有武装性质,主要表现为(  )。 

  • A.公安机关是武装性质的纪律部队 
  • B.公安机关执行武装性质的任务 
  • C.公安机关配备武器装备 
  • D.公安机关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 
9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于具有(  )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 A.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 
  • B.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 C.严重社会危害性 
  • D.轻微社会危害性 
11

处罚一定要适当,(  ),都要有利于教育受罚者,不能感情用事、畸轻畸重。

  • A.适用什么形式的处罚
  • B.什么机关来执行刑罚
  • C.处罚到什么程度
  • D.适用刑罚的地点
12

公安科技群众化的内容主要有(  )。 

  • A.积极推广适用于民间的公安科技 
  • B.提高群众自防、自救能力 
  • C.在群众中普及防卫知识 
  • D.提高群众防范违法犯罪活动的本领 
14

行政处罚遵循公正、公开的原则意味着(  )。 

  • A.作为治安管理处罚依据的法律、法规或者规章都应当是公布的 
  • B.执法人员的身份应当是公开的 
  • C.处罚所依据的事实、理由和处罚决定等也应当向当事人公开 
  • D.听证会应当公开 
15

监察机关在行政监督活动中依法拥有的职权包括(  )。 

  • A.检查权 
  • B.调查权 
  • C.监察建议权 
  • D.处分权 
17

公安行政处罚的种类具体包括(  )。 

  • A.警告 
  • B.罚款 
  • C.责令停产停业 
  • D.行政拘留 
18

加强有关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  ),是落实综合治理的关键。

  • A.思想建设
  • B.组织建设
  • C.规范建设
  • D.作风建设
19

公安机关有(  ),这些手段能否正确运用,直接关系到国家、社会和人民的利益。 

  • A.强制手段 
  • B.侦查手段 
  • C.惩罚手段 
  • D.组织手段 
20

坚持从严治警、依法治警,坚决克服消极腐败现象的途径有(  )。 

  • A.要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公务员制度相衔接、与《人民警察法》相配套,体现不同于一般行政机关,具有人民警察特点的队伍管理机制,实现依法治警 
  • B.要从优待警,实行高薪养廉 
  • C.要制定健全公安业务工作的各项制度和队伍管理制度,完善实体性和程序性规定,消除消极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和条件,实现从严治警 
  • D.坚持两手抓,抓好反腐败斗争,建立健全内部、外部监督机制,严肃查处违法乱纪案件,保证公安队伍的纯洁性和战斗力 
21

《人民警察法》第20条规定,人民警察职业道德方面的义务有(  )。 

  • A.人民警察不得散布有损于国家声誉、形象和威信的口头或书面言论 
  • B.不得参加国家明令取缔、禁止以及未依法得到批准的社会团体或其他组织 
  • C.模范遵守社会公德 
  • D.尊重人民群众的风俗习惯 
22

侦查机关可以对(  )的人身进行检查。 

  • A.犯罪嫌疑人 
  • B.被害人 
  • C.被告人 
  • D.证人 
23

党对公安工作绝对领导的必要性包括(  )。 

  • A.公安机关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工具,关系着国家安危和社会稳定,只有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才能发挥其职能作用 
  • B.公安机关有法律赋予的权力和强大实力,坚持党的领导能保证其正确运用 
  • C.公安工作要处理社会矛盾中最具有对抗性、隐蔽性和腐蚀性的问题,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使公安机关加强战斗力和保持纯洁性 
  • D.公安工作具有广泛的社会性,需要党的领导去动员、组织和协调各方面的力量 
24

人民警察的政治素质,是指(  )。 

  • A.政治觉悟 
  • B.理想信念 
  • C.道德品质 
  • D.革命人生观 
25

人民警察礼貌待人、文明执勤主要体现在(  )。 

  • A.人民警察必须做到文明办事,礼貌待人 
  • B.接待群众热情耐心,态度和蔼,杜绝“冷、硬、横、推” 
  • C.执勤中依法办事,不卡压,不刁难,不恶语伤人,不冷嘲热讽、不讲粗话、脏话 
  • D.对犯罪嫌疑人、犯罪分子实行文明管理,不打骂,不体罚虐待,实行人道主义 
26

评定授予警衔的人员必须是属于人民警察建制的在编在职的人民警察,包括(  )。 

  • A.公安机关(含设在铁道、交通、民航、林业、海关部门的公安机构)的人民警察 
  • B.国家安全机关和监狱、劳动教养管理机关的人民警察 
  • C.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警察 
  • D.警察专业技术单位、院校、报社、医院中担任人民警察职务的人员 
27

对一切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的原则是(  )。 

  • A.公安机关在办理刑事案件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 B.对犯罪行为人应该区别对待 
  • C.对犯罪嫌疑人合法权益都应给予重视和保护 
  • D.依法保护诉讼参与人享有的诉讼权利 
28

刑事侦查工作,是指依据国家法律的有关规定,采用专门调查方法和强制性措施,揭露、打击和防范刑事犯罪的一项专门工作。其主要任务是(  )。

  • A.侦破刑事案件
  • B.预防、制止和减少刑事犯罪的发生
  • C.及时发现犯罪、揭露犯罪、证实犯罪、打击犯罪,以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 D.阻止和打击国际恐怖活动和国外、境外犯罪组织、犯罪分子以及黑社会组织的渗透活动
29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19条规定的减轻处罚或者不予处罚的情形包括(  )。 

  • A.情节特别轻微的 
  • B.有立功表现的 
  • C.主动承认错误的 
  • D.出于他人胁迫或者诱骗的 
30

拘传适用的对象是(  )。 

  • A.未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 
  • B.被害人 
  • C.未被羁押的被告人 
  • D.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 
31

尸体检验应在(  )的主持下,由法医或者医师进行。 

  • A.执法人员 
  • B.公安人员 
  • C.侦查人员 
  • D.勘验人员 
33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辞退办法》第6条专门规定了不得辞退人民警察的情形,即:(1)因公负伤致残并被确认丧失工作能力的;(2)(  );(3)在孕期、产期或者哺乳期内的。 

  • A.患严重疾病或者负伤正在进行治疗的 
  • B.曾在工作中积劳成疾的 
  • C.获得过二级英模以上荣誉称号的 
  • D.属于特殊警种的 
37

对违反纪律构成犯罪的人民警察,按照(  )规定,依法给予刑事处罚。 

  • A.《人民警察法》 
  • B.《刑法》 
  • C.《刑事诉讼法》 
  • D.《治安管理处罚法》 
40

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是我国公安工作的(  )。 

  • A.组织优势 
  • B.政治优势 
  • C.体制优势 
  • D.领导优势 
42

(  )的政策是一项分化、瓦解和改造犯罪分子有效的刑事政策。 

  • A.严肃与谨慎相结合 
  • B.党委领导下的专门机关与广大群众相结合 
  • C.惩办与宽大相结合 
  • D.打击与防范相结合 
43

根据国务院《卖淫嫖娼人员收容教育办法》的规定,对卖淫嫖娼人员实行收容教育,由(  )决定。 

  • A.县级公安机关的法制部门 
  • B.县级公安机关 
  • C.人民法院 
  • D.人民检察院 
45

(  )是法律赋予每个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每个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公民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 

  • A.保卫国家安全 
  • B.维护社会治安 
  • C.同刑事犯罪作斗争 
  • D.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46

从重从快惩处严重刑事犯罪分子的前提是(  )。 

  • A.从重 
  • B.依法 
  • C.从快 
  • D.准确 
47

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在行使行政职权时的下列哪种情形是公安行政赔偿的范围(  )。 

  • A.殴打 
  • B.违法使用警械 
  • C.违法使用武器 
  • D.殴打并致人伤害 
49

清正廉明的要点是:艰苦奋斗,(  ),防腐拒贿,不沾不染。

  • A.克己奉公
  • B.不要特权
  • C.不徇私情
  • D.不枉不纵
52

近代.地方自治制的警察管理体制的代表国家是(  )。 

  • A.英国 
  • B.法国 
  • C.美国 
  • D.都不是 
53

下列关于专门机关与广大群众相结合的观点正确的是(  )。 

  • A.这种结合是多角度、多方位、单方面的 
  • B.在结合中,双方单独发挥作用,但要形成合力,共同维护社会稳定 
  • C.这种结合是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的 
  • D.这种结合是多角度、多形式、多层次的 
54

公安赔偿是(  )的一种,包括公安行政赔偿和公安刑事赔偿。 

  • A.民事赔偿 
  • B.国家赔偿 
  • C.行政赔偿 
  • D.刑事赔偿 
55

对违反纪律构成犯罪的人民警察,按照(  )规定,依法给予刑事处罚。 

  • A.人民警察法 
  • B.刑法 
  • C.刑事诉讼法 
  • D.治安管理处罚法 
56

为严明纪律,树立公安队伍良好形象,公安部于(  )发布了加强公安机关内部管理的“五条禁令”。 

  • A.2003年1月1日 
  • B.2003年1月22日 
  • C.2003年2月1日 
  • D.2003年3月1日 
57

公安工作具有(  ),需要党的领导去动员、组织和协调各方面的力量。 

  • A.广泛的社会性 
  • B.鲜明的阶级性 
  • C.复杂性 
  • D.危险性
59

限制财产权利的行政强制措施是(  )。 

  • A.强制戒毒 
  • B.强制治疗 
  • C.强制约束 
  • D.查封、扣押、冻结 
61

对被拘留、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行关押看守的工作属于(  )。 

  • A.羁押工作 
  • B.刑事侦查工作 
  • C.执行刑罚工作 
  • D.刑事强制工作 
62

以下属于公安机关可以先行拘留情形的是(  )。 

  • A.有现场作案嫌疑的 
  • B.携带的物品有可能是赃物的 
  • C.被害人指认他有犯罪的 
  • D.流浪乞讨的 
63

强制戒毒工作的法律依据是(  )。 

  • A.1995年1月问,国务院发布的《强制戒毒办法》 
  • B.1999年4月问,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 
  • C.1996年3月间,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 D.1989年4月间,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66

公安政策是由(  )制定的。 

  • A.公安部 
  • B.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 C.国务院 
  • D.党和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