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人民警察基础知识题库三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5

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现行宪法1988年宪法修正案内容的是( )。

  • A.承认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
  • B.承认个体经济的合法地位
  • C.允许土地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规定转让
  • D.将“国有经济”改为“国营经济”
16

根据2004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下列有关国家对个体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实行的政策的文字表述,哪些是正确的?( )

  • A.国家通过行政管理,指导、帮助和监督个体经济
  • B.国家对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
  • C.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 D.国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
17

下列不属于地方行政机关的派出机关的有( )。

  • A.行政公署
  • B.街道办事处
  • C.居民委员会
  • D.公安派出所
18

社会主义国家采用的共和政体与资本主义国家共和政体的区别是( )。

  • A.赖以建立的经济基础不同
  • B.阶级本质不同
  • C.政权组织原则不同
  • D.人民民主的范围和形式不同
19

依据宪法的法律效力和制定修改程序不同,宪法分为( )。

  • A.成文宪法
  • B.不成文宪法
  • C.刚性宪法
  • D.柔性宪法
20

下列犯罪中,犯罪客体是复杂客体的有( )。

  • A.抢劫罪
  • B.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 C.贪污罪
  • D.刑讯逼供罪
21

我国《刑法》第4条规定:“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其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 A.平等地保护法益,反对地方保护主义
  • B.平等地认定犯罪,不因当事人地位、身份、职业、金钱的不同而区别对待
  • C.对犯罪危害程度和人身危险性相同的犯罪行为,应依据行为人财产状况的不同而判处不同的罚金
  • D.平等地裁量刑罚,对实施了相同犯罪的人必须判处相同的法定刑
23

守法的构成要素一般包括( )。

  • A.守法的主体
  • B.守法的范围
  • C.守法的内容
  • D.守法的状态
24

关于违法的表述,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有( )。

  • A.广义的违法行为指所有违反法律的行为
  • B.狭义的违法行为指犯罪行为
  • C.狭义的违法行为指民事侵权行为
  • D.违法者必须具有法定责任能力或法定行为能力
2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法的规范性是其普遍性的前提和基础
  • B.法的普遍性是其规范性的前提和基础
  • C.法的普遍性是其规范性的发展和延伸
  • D.法的规范性是其普遍性的发展和延伸
26

依法立法要求( )。

  • A.保证宪法具有最高地位和最高效力
  • B.一切法律、法规都不得违宪
  • C.一切立法不得与以前的法律相抵触
  • D.一切效力低的规范性文件不得与效力高的规范性文件相矛盾
27

下列关于宣告死亡与宣告失踪表述正确的有( )。

  • A.利害关系人要申请宣告死亡,必须先申请宣告失踪
  • B.利害关系人申请宣告失踪,如果满足宣告死亡的条件,法院可以判决宣告死亡
  • C.申请宣告死亡的利害关系人有次序排列,而宣告失踪的利害关系人没有
  • D.同一顺序的利害关系人,有的申请宣告死亡,有的申请宣告失踪,应宣告死亡
28

法律责任有民事责任、刑事责任、行政责任、违宪责任等,对于这些责任的归责有一些共同的基本原则,这里的基本原则,是具体法律部门归责原则的基础。在我国,关于归责原则的论述,以下几点正确的是( )。

  • A.责任法定原则是指法律责任作为一种否定的法律后果应当由法律规范预先规定
  • B.公正原则,此点包括对于任何违法行为都应依法追究相应的责任,而这也体现了社会对违法行为进行矫正的基本要求
  • C.按照公正原则的要求,法律责任的效益原则就不应该予以追究
  • D.在一定条件下,基于公正的要求,当出现法定条件时,法律责任可以部分或全部地被免除
29

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但统治阶级的意志(包括法本身),都是由统治阶级所处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这说明( )。

  • A.法的最终决定因素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 B.法的唯一决定因素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 C.法不是统治阶级任性和专横的表现,而应遵循客观规律
  • D.法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东西,即人的主观对客观的反映
30

有民事行为能力的公民在被宣告死亡期间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 )。

  • A.有效
  • B.无效
  • C.部分无效
  • D.在撤销死亡宣告后才有效
31

按照法律规定的内容的不同,法可以分为( )。

  • A.实体法和程序法
  • B.根本法和普通法
  • C.一般法和特别法
  • D.国内法和国际法
32

某首饰店将一枚铜戒指误当黄金戒指卖给李某,这一行为属于( )。

  • A.犯罪行为
  • B.无效民事行为
  • C.有效民事行为
  • D.可变更、可撤销的民事行为
33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宪法的特征的一项是( )。

  • A.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 B.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 C.宪法是民主事实法律化的基本形式
  • D.宪法的基本出发点在于保障统治阶级的利益
34

( )是我国的国体。

  • A.社会主义制度
  •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C.政治协商制度
  • D.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36

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旅游法》特别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设立统一的( ),专门负责旅游投诉事件。

  • A.旅游投诉处
  • B.旅游投诉管理部门、
  • C.旅游投诉事件负责机构
  • D.旅游投诉受理机构
37

社会组织受行政机关的委托而行使行政权的行为,视为( )。

  • A.该社会组织的行为
  • B.该行政机关的行为
  • C.该社会组织和行政机关的共同行为
  • D.既是该社会组织的行为,又是该行政机关的行为
38

对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理解正确的是( )

  • A.刑罚的轻重应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相适应
  • B.刑罚的轻重应与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相适应
  • C.刑罚的轻重应与犯罪客观危害相适应
  • D.刑罚的轻重既要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相适应,又要与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相适应
40

甲用伪造的乙公司公章,以乙公司名义与不知情的丙公司签订食用油买卖合同,以次充好,将劣质食用油卖给丙公司。合同没有约定仲裁条款。关于该合同,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确的?( )

  • A.如乙公司追认,则丙公司有权通知乙公司撤销
  • B.如乙公司追认,则丙公司有权请求法院撤销
  • C.无论乙公司是否追认,丙公司均有权通知乙公司撤销
  • D.无论乙公司是否追认,丙公司均有权要求乙公司履行
41

“催告"属于( )。

  • A.法律行为
  • B.事实行为
  • C.准法律行为
  • D.事件
42

《刑法》第13条规定:,“……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该“但是”规定的目的主要在于( )。

  • A.对已经构成犯罪的行为免于刑罚处罚
  • B.对已经构成犯罪的行为予以非刑罚处罚
  • C.给予司法机关确定行为是否构成犯罪的自由裁量权
  • D.避免轻微的违法行为犯罪化
44

下列社会关系中,属于民事关系的是( )。

  • A.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关系
  • B.税务机关与纳税人之间的关系
  • C.发包人与设计单位之间的关系
  • D.专利授权机关与专利申请人之间的关系
45

下列权利中,其客体既可以是动产也可以是权利的是( )。

  • A.所有权
  • B.抵押权
  • C.地役权
  • D.留置权
46

消防队员甲在执行灭火任务中,担心被大火毁容,逃离火灾现场。甲的行为( )。

  • A.属于紧急避险
  • B.属于紧急避险过当
  • C.不成立紧急避险
  • D.属于假想避险
48

以下哪项是构成犯罪必须具备的要件?( )

  • A.犯罪目的
  • B.犯罪对象
  • C.犯罪动机
  • D.主观过错
49

下列事实中构成不当得利的是( )。

  • A.养子陈某每月给予生父母500元赡养费
  • B.赌徒张某偿还所欠冯某的2000元赌债
  • C.顾客多付给售货员的100元货款
  • D.债务人偿还未到期的个人债务2万元
50

在宪政实践中,由特定机关对立法进行审查并处理的制度是( )。

  • A.行政诉讼制度
  • B.审判监督制度
  • C.法律监督制度
  • D.违宪审查制度
53

下列关于表述法的效力的选项哪个是正确的?( )

  • A.法律不经公布,就不具有效力
  • B.一切法律的效力级别高低和范围大小是由刑法、民法、行政法等基本法律所规定的
  • C.“法律仅仅适用于将来,没有溯及力”,这项规定在法学上被称为“从新原则”
  • D.法律生效后,应该使一国之内的所有公民知晓,所谓“不知法者得免其罪”
54

法律关系调整对象是社会关系参加者的( )。

  • A.意志
  • B.行为
  • C.意志行为
  • D.意志和行为
55

对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不得超过( )。

  • A.1个月
  • B.2个月
  • C.3个月
  • D.20天
56

下列选项中,属于法律关系客体的是( )。

  • A.原告
  • B.人民法院
  • C.动产
  • D.不可抗力
57

应当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如果在逃,在超出自己管辖的地区的各级公安机关( )。

  • A.可以直接发布通缉令
  • B.应当报请有权决定的上级机关发布通缉令
  • C.报请上级机关指示后发布通缉令
  • D.报请属于管辖区内的公安机关发布通缉令
58

下列选项用语含意错误的一项是( )。

  • A.“侦查”是指公安机关在办理案件过程中,依照法律进行的专门调查工作和有关的强制性措施
  • B.“当事人”是指被害人、自诉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
  • C.“法定代理人”是指被代理人的父母、养父母、监护人和负有保护责任的机关、团体的代表
  • D.“诉讼参与人”是指当事人、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辩护人、证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