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人民警察专业基础知识题库3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6

下列关于死刑复核程序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 A.死刑复核程序自动进行,无需任何人启动
  • B.某些案件可以不经二审程序直接进入死刑复核程序
  • C.死刑复核程序也贯彻全面审查原则
  • D.死刑复核程序审查的对象是生效的刑事判决
17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及相关规定,下列关于民事上诉案件的审理方式,说法正确的是( )。

  • A.二审人民法院对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和事实清楚、只是定性错误或者适用法律错误的案件,可以在询问当事人后径行裁判
  • B.民事上诉案件的审理方式,完全由二审人民法院自行决定
  • C.第二审人民法院在审理上诉案件时,须对原证据重新审查或者当事人提出新证据的,应当开庭审理
  • D.民事上诉案件的审理方式是以开庭为原则,不开庭为例外
18

在民事诉讼中,法院可以不经当事人申请而作出处理的有( )。

  • A.诉讼中裁定财产保全
  • B.决定回避
  • C.裁定移送管辖
  • D.裁定先予执行
19

我国刑法规定,假释的考验期是( )。

  • A.拘役的考验期为没有执行完毕刑期的2倍
  • B.有期徒刑的考验期为10年
  • C.有期徒刑的考验期为没有执行完毕的刑期
  • D.无期徒刑的考验期为10年
20

甲、乙结婚多年,因感情不和,双方协议离婚,甲同意家庭的主要财产由乙取得。离婚后不久,乙发现甲曾在婚姻存续期间私自购买了两处房产并登记在自己名下,于是起诉甲,要求再次分割房产并要求甲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乙无权要求甲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 B.法院应当将两处房产都判给乙
  • C.请求分割房产的诉讼时效,为乙发现或者应当发现甲的隐藏财产行为之次日起三年
  • D.若法院判决乙分得房产,则乙在判决生效之日即取得房屋所有权
21

下列体现罪刑相适应原则的有( )。

  • A.对累犯从重处罚
  • B.对自首、立功的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 C.对中止犯处罚轻于未遂犯、预备犯
  • D.对残疾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22

行政诉讼过程中,人民法院可以按照撤诉处理的有( )。

  • A.原告经合法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
  • B.上诉人认为法院偏袒被告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
  • C.原告申请撤诉,法院裁定不予准许,经合法传唤拒不到庭的
  • D.被告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原告不撤诉的
23

当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时,对于下列解决途径说法正确的是( )。

  • A.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
  • B.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
  • C.向人民检察院提起诉讼
  • D.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调解
24

依照我国宪法规定,可以依法属于集体所有的有( )。

  • A.森林、草原
  • B.荒地、滩涂
  • C.农村和郊区的土地
  • D.宅基地和自留山
25

《公务员法》对公务员的范围重新做了界定,以下属于公务员必须具备的要件的是( )。

  • A.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
  • B.纳入国家行政编制
  • C.通过统一的公务员考试
  • D.依法履行公职
26

消费者协会的职能包括( )。

  • A.参与制定有关消费者权益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强制性标准
  • B.受理消费者的投诉,并对投诉事项进行调查、调解
  • C.依法作出行政处罚
  • D.提起诉讼
27

下列选项哪些属于消费者享有的权利?( )

  • A.享有个人信息依法得到保护的权利
  • B.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
  • C.享有依法成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社会组织的权利
  • D.享有获得有关消费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知识的权利
28

原告提起行政诉讼,原则上不影响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但在下列各项中,属于可以停止具体行政行为执行的情况的是( )。

  • A.被告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
  • B.法院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
  • C.原告申请停止执行,经法院裁定的
  • D.上级行政机关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
29

依据我国刑法,下列行为中,不应追究其刑事责任的是( )。

  • A.甲为我国公民,在我国领域外犯罪,其所犯罪行的法定最高刑为两年以下有期徒刑
  • B.乙为间歇性精神病人,在其神志清醒时将妻子杀害
  • C.丙为韩国人,对在韩国旅游的我国公民实施盗窃
  • D.丁路遇王某持砍刀袭击冯某,遂上前阻止,搏斗中致王某死亡
30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它在法律体系中的最高地位表现在( )。

  • A.宪法的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
  • B.宪法的适用范围比其他法律更广泛
  • C.其他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 D.宪法规定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
31

民事法律行为是合法行为,因此,民事法律行为的基本要素是( )。

  • A.合法性
  • B.行为人有行为能力
  • C.意思表示
  • D.行为人有意思能力
32

下列哪个单位可以担任保证人?( )

  • A.学校、幼儿园
  • B.医院
  • C.未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家机关
  • D.经法人书面授权的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
34

国有土地使用权属于( )。

  • A.自物权
  • B.典权
  • C.地役权
  • D.地上权
36

马克思称( )是世界上“第一个人权宣言”。

  • A.英国《自由大宪章》
  • B.美国《独立宣言》
  • C.法国《人权宣言》
  • D.英国《人身保护法》
37

无权解释即非正式解释,下列属于无权解释的有( )。

  • A.立法解释
  • B.行政解释
  • C.任意解释
  • D.司法解释
38

在宪法规范与社会现实发生非正常性的严重冲突时,需要对宪法进行( )。

  • A.全面修改
  • B.部分修改
  • C.有形修改
  • D.无形修改
39

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下列情况中,行为人不受行政处罚的是( )。

  • A.受他人胁迫有违法行为的
  • B.主动消除或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
  • C.配合行政机关查处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的
  • D.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
40

根据《专利法》的规定,下列对象中能够授予专利权的是( )。

  • A.发明
  • B.科学发现
  • C.动物和植物的品种
  • D.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
41

犯罪的未完成形态只存在于以下哪项犯罪之中?( )

  • A.直接故意
  • B.间接故意
  • C.疏忽大意的过失
  • D.过于自信的过失
42

按照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诉讼时效期间,一般从( )时起计算。

  • A.权利被侵害 、
  • B.权利人具备行使请求权的条件
  • C.权利人知道权利被侵害
  • D.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
43

下列属于主物与从物关系的是( )。

  • A.钥匙和锁
  • B.房屋和墙
  • C.网球拍和网球
  • D.餐桌和配套的椅子
44

不是决定犯罪社会危害性轻重大小的因素有( )。

  • A.犯罪人的罪过形式,犯罪目的、犯罪动机
  • B.犯罪人的受教育程度
  • C.犯罪的手段、时间、地点
  • D.犯罪行为所侵犯的客体
45

下列选项中属于国务院职能范围的是( )。

  • A.修改宪法
  • B.制定和修改基本法律
  • C.批准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划分
  • D.对国防、民政、文教、经济等各项工作的领导和管理
46

公民的下列违法行为中,属于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的是( )。

  • A.不遵守合同约定,长期拖欠房屋租金
  • B.拒不赡养年迈、丧失劳动能力的父母
  • C.故意损毁或者擅自移动路牌、交通标志
  • D.为境外机构、人员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或情报
47

下列机构中,属于社团法人的是( )。

  • A.基金会
  • B.寺院
  • C.红十字会
  • D.公司
48

国家结构形式主要是调整( )。

  • A.国家的民族关系
  • B.国家的阶级关系
  • C.国家部分与部分的关系
  • D.国家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49

法律的意志内容是由( )。

  • A.全体公民的利益所决定的
  • B.统治阶级的利益所决定的
  • C.政党的利益所决定的
  • D.阶级斗争的需要所决定的
50

法的评价作用的对象是( )。

  • A.自己的行为
  • B.他人行为
  • C.相互间行为
  • D.个人行为
51

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时,应当把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改为( )。

  • A.1年以上5年以下
  • B.3年以上5年以下
  • C.3年以上10年以下
  • D.1年以上10年以下
52

法治是相对于( )而言的。

  • A.德治
  • B.人治
  • C.法制
  • D.专制
53

犯罪的目的只存在于( )之中。

  • A.直接故意犯罪
  • B.间接故意犯罪
  • C.疏忽大意的过失犯罪
  • D.过于自信的过失犯罪
54

宪法最主要、最核心的价值在于它是( )。

  • A.国家的根本大法
  • B.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 C.民主事实的法律化
  • D.政治力量的对比
55

行政许可是一种( )。

  • A.依申请的行政行为
  • B.依职权的行政行为
  • C.非要式行政行为
  • D.强制性行政行为
56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 )。

  • A.言论自由
  • B.平等权
  • C.宗教信仰自由
  • D.批评建议权
57

( )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形式。

  • A.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
  •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D.选举制度
59

夫妻间有相互扶养的义务,这种法律关系的客体是( )。

  • A.行为结果
  • B.非物质财富
  • C.物质财富
  • D.无形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