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公安文职考试试题1(法律知识)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 2
-
关于“携带凶器抢夺”的认定,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携带凶器抢夺”,是指行为人随身携带枪支、爆炸物、管制刀具等国家禁止个人携带的器械进行抢夺
- B.为了实施犯罪而携带其他器械进行抢夺的,可以认定为“携带凶器抢夺”
- C.行为人随身携带国家禁止个人携带的器械以外的其他器械抢夺,但有证据证明该器械确实不是为了实施犯罪准备的,不以抢劫罪定罪处罚
- D.行为人将随身携带的凶器有意加以显示、能为被害人察觉到的,以抢劫罪定罪处罚
- 3
-
关于货币犯罪的认定,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 A.以使用为目的,大量印制停止流通的第三版人民币的,不成立伪造货币罪
- B.伪造正在流通但在我国尚无法兑换的境外货币的,成立伪造货币罪
- C.将白纸冒充假币卖给他人的,构成诈骗罪,不成立出售假币罪
- D.将一半真币与一半假币拼接,制造大量半真半假面额100元纸币的,成立变造货币罪
- 7
-
下列关于毒品犯罪说法错误的是( )。
- A.甲14周岁走私毒品,应当以走私毒品罪追究刑事责任
- B.乙走私海洛因0.5克,数量较小,不构成犯罪
- C.丙的孩子1周岁,经常晚上吵闹,为了止哭,甲就在其喝的牛奶中加入了平时自己吸食的毒品制液让其喝,甲的行为构成欺骗他人吸毒罪
- D.丁在自己家中容留他人吸食毒品,同时又向其兜售毒品,其行为构成容留他人吸毒罪、贩卖毒品罪,数罪并罚
- 8
-
犯罪经过下列( )期限不再追诉。
- A.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经过5年
- B.法定最高刑为5年到10年有期徒刑的,经过10年
- C.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15年
- D.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20年
- 9
-
下列不作为的行为方式构成犯罪的有( )。
- A.甲对年迈生活不能自理的父母不尽赡养义务,致使父母饿死
- B.技工乙按规定应当操作机器而未操作机器,致使发生重大责任事故
- C.丙带侄儿出去游玩,小孩溺水,丙发现后能够救助而不及时抢救,致使小孩被淹死
- D.儿童不幸溺水,游泳健将丁恰好路过此处,但丁拒不施救,致该儿童因抢救不及时被淹死
- 12
-
关于不作为犯罪,表述错误的是( )。
- A.宠物饲养人在宠物撕咬儿童时故意不制止,导致儿童被咬死的,成立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
- B.路人经过建筑物发现发生火灾故意不报警的,成立不作为的放火罪
- C.父母能制止而故意不制止未成年子女侵害行为的,可能成立不作为犯罪
- D.荒山狩猎人发现弃婴后不救助,不成立不作为犯罪
- 18
-
下列行为中,不应数罪并罚的是( )。
- A.犯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又实施杀人行为的
- B.绑架后杀死人质的
- C.犯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又杀害被组织人、被运送人及检查人员的
- D.抢劫财物后担心受害人报警又实施杀人行为的
- 19
-
下列行为中,成立正当防卫的有( )。
- A.甲用木棒打击乙头部,欲将乙打昏,抢其钱财,在甲实施打击过程中,乙拾起石头向甲掷去,致甲死亡
- B.甲与乙因琐事发生争执,甲非常气愤,扬起拳头,乙见状拾起一根木棒向甲打去,致甲轻伤
- C.甲与乙素有仇怨,某日,甲与乙相遇,甲大肆辱骂乙,乙气愤难耐,推搡甲,甲挥拳向乙打去,致乙轻伤
- D.甲与乙素不相识,某日,甲与乙相遇,甲无故辱骂乙,并拾起一根木棒欲打乙,乙见状抢下木棒,向甲打去,致甲重伤
- 27
-
根据《刑法》的规定,下列关于自首和立功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 B.犯罪嫌疑人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 C.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 D.犯罪嫌疑人的亲友掌握犯罪线索后,向司法机构提供他人犯罪线索、协助抓捕犯罪嫌疑人,应当认定犯罪嫌疑人属于立功
- 29
-
下列情形不成立累犯的是( )。
- A.张某犯交通肇事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3年,缓刑期满后的第3年又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
- B.李某犯强奸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刑满释放后的第4年,又犯妨害公务罪,被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
- C.王某犯抢夺罪被判处有期徒刑4年,执行3年后被假释,于假释期满后的第5年又犯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无期徒刑
- D.田某犯叛逃罪被判处管制2年,管制期满后20年又犯为境外刺探国家秘密罪,被判处拘役6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