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辅警考试模拟试题巩固练习卷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 )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 A.依法治国
  • B.文明执法
  • C.尊重人权
  • D.坚持党的领导
2

被处罚人确有经济困难,经被处罚人申请和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公安机关批准,可以( )。

  • A.暂缓缴纳或者分期缴纳
  • B.暂缓缴纳或者免予缴纳
  • C.分期缴纳或者部分缴纳
  • D.部分缴纳或者免予缴纳
3

()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 A.不满14周岁
  • B.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
  • C.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
  • D.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
4

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 )。

  • A.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特别处理
  • B.可以比照类似的条文定罪处罚
  • C.不得定罪处刑
  • D.一般不得定罪处刑
8

下列原则中,( )不属于《刑法》的基本原则。

  • A.罪行法定原则
  • B.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
  • C.罪行相适应原则
  • D.数罪并罚原则
9

( ),为预防和制止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行为,必要时可以实行交通管制。

  • A.派出所
  • 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
  • C.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及其派出机构
  • D.公安部
10

根据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观点,下列表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

  • A.法在本质上是社会成员公共意志的体现
  • B.法既执行政治职能,也执行社会公共职能
  • C.法最终决定于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国家结构、国际环境等条件
  • D.法不受客观规律的影响
11

刑事责任能力,是指()。

  • A.辨认自己实施的危害社会行为的能力
  • B.控制自己实施的危害社会行为的能力
  • C.辨认和控制自己实施的危害行为的能力
  • D.意识和意志能力
12

下列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是()。

  • A.李某(15周岁)实施过失伤害致人重伤的行为
  • B.王某(14周岁)在绑架过程中,实施抢劫行为
  • C.马某(14周岁)在实施强迫卖淫过程中,造成被害人重伤
  • D.胡某(15周岁)实施走私毒品行为
15

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前,应当( )

  • A.清退在场无关人员
  • B.组织疏散在场无关人员
  • C.命令在场物管人员疏散
  • D.命令在场无关人员躲避
17

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履行职责时,可以根据现场需要经( )批准,使用警戒带。

  • A.公安部门负责人
  • B.公安部门现场负责人
  • C.公安部门分管负责人
  • D.公安部门相关部门负责人
20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督察机构可以进行现场督察的是( )。

  • A.使用武器、警械以及警用车辆、警用标志的情况
  • B.处置公民报警、请求救助和控告申诉的情况
  • C.文明执勤、文明执法和遵守警容风纪规定的情况
  • D.民警工作之余的活动情况
21

督察机构认为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违反纪律需要( )的,由督察机构作出决定,报本级公安机关行政首长批准后执行。

  • A.采取停止执行职务、禁闭措施
  • B.给予行政处分
  • C.追究法律责任
  • D.降低警衔、取消警衔
22

执法为民,就是按照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 ),作为政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 A.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
  • B.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 C.最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
  • D.全体公民的合法权益
23

甲欲开枪杀乙,射击的结果却是导致乙重伤,同时导致乙身边的丙死亡。关于本案,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A.甲的行为应以1个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
  • B.甲的行为应以故意杀人罪(未遂)和过失致人死亡罪定罪处罚
  • C.甲的行为应以故意杀人罪和过失致人重伤罪定罪处罚
  • D.甲的行为应以故意杀人罪和故意杀人罪(未遂)实行并罚
24

两民警在追击某罪犯嫌疑人的过程中,租了一辆出租车。出租车不幸被犯罪嫌疑人炸毁,司机被炸伤,犯罪嫌疑人被当场击毙。该司机正确的救济途径是下列哪一项?( )

  • A.请求两民警给予民事赔偿
  • B.请求两民警所在的公安局给予国家赔偿
  • C.请求两民警所在的公安局给予国家补偿
  • D.请求犯罪嫌疑人的家给予于民事赔偿
25

林某在其女儿耿某家居住,带耿的两个孩子,大的4岁,小的2岁。因两个孩子都咳嗽,买了一瓶止咳糖浆服用。耿某用装糖浆的空瓶装了一些敌敌畏,放在原处,但忘记告诉林某。某日,两个孩子咳嗽要喝糖浆,林某以为装了敌敌畏的瓶子还是装的止咳糖浆,便拿起来给两个孩子喝,结果都被毒死。关于对林某和耿某的责任问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林某的行为所造成的结果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预见的原因所致,属于意外事件,不负刑事责任
  • B.林某不可能预见到装糖浆的瓶子被换装了敌敌畏,其在主观上,既没有故意也不存在过失
  • C.损害结果并非由耿某所引起的,其行为不构成犯罪
  • D.林某和耿某的行为,在客观上造成了危害社会的结果,都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28

某地一强制拆迁现场,群众殴打民警并烧砸警车。这时民警根据《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的规定,经警告无效的( )

  • A.应当使用驱逐性、制服性警械
  • B.立即使用武器
  • C.不能还手、听之任之
  • D.先离开现场,等事件平息后再抓人
29

行政案件由( )的公安机关管辖。

  • A.违法行为发现地
  • B.违法行为发生地
  • C.违法行为人居住地
  • D.被侵害人居住地
31

对2018劳动法明确了劳动者可以享有的带薪年假说法错误的是:

  • A.工作满三个月、不满一年的,可以享受3天带薪年假
  • B.工作满一年、不满十年的,可以享受5天带薪年假
  • C.工作满十年、不满二十年的,可以享受10天带薪年假#
  • D.工作满20年的,可以享受15天带薪年假
32

某县公安局和某县交通局共同行使行政职权,造成侵权,赔偿请求人向某县公安局请求赔偿。某县公安局的下列做法符合法律规定的是( )。

  • A.某县公安局收到请求后,应当立即通知某县交通局,两机关协商后,共同向请求人赔偿
  • B.某县公安局收到请求后,应当告知请求人要同时向某县交通局申请
  • C.某县公安局收到请求后,应当先予赔偿
  • D.某县公安局收到请求后,应当告知请求人向两级关的共同上级机关某县人民政府申请
34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督察机构可以进行现场督察的是( )。

  • A.重大社会活动的秩序维护和重点地区、场所治安管理的组织实施
  • B.重要的警务部署、措施、活动的组织实施情况
  • C.刑事案件、治安案件的立案、侦查、调查、处罚和强制措施的实施情况
  • D.民警日常收支情况
36

下列关于刑事责任年龄说法正确的是()。

  • A.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 B.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 C.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 D.因不满14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在必要的时候,可以由公安机关收容教养
37

下列属于约束性警械的是( )

  • A.高压水枪
  • B.催泪弹
  • C.警绳
  • D.警棍
41

林业部门为了行使职权的便利,委托森林公安机关对该乡范围内乱占林地的单位和个人行使罚款处罚。一日,森林公安机关的工作人员在执行公务时,发现黄某有此行为,经调查后对黄某处以罚款500 元,没收非法所得3000元的行政处罚。本题中,受委托机关的处罚( )。

  • A.合法。森林公安机关受委托行使林业部门的行政处罚权
  • B.合法。森林公安机关具有罚款处罚权
  • C.不合法。森林公安机关作出行政处罚属程序违法
  • D.不合法。森林公安机关作出的行政处罚已超出林业部门委托范围
43

赵某、续某与张某积怨较深,一直想报复一下张某,续某对张某更是恨之入骨,心里暗藏杀机,但其未告诉赵某。某日,赵某、续某约定共同去教训张某。二人同时对张某进行殴打,致张某死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赵某、续某均成立故意杀人罪(既遂),属于共同犯罪
  • B.赵某、续某均成立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属于共同犯罪
  • C.赵某成立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续某成立故意杀人罪(既遂),不属于共同犯罪
  • D.赵某成立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续某成立故意杀人罪(既遂),在故意伤害范围内成立共同犯罪
45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在会议期间,非经( )许可,不受逮捕或者刑事审判。

  • A.全国人大委员会委员长
  • B.全国人大委员会副委员长
  •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主席团
47

行政处罚的听证由( )组织实施。

  • A.公安机关法制部门
  • B.公安机关办案部门
  • C.公安机关办案部门非本案调查人员
  • D.公安机关法制部门非本案审核人员
49

下列哪项行为不构成故意杀人罪?()

  • A.某男与某女相约自杀,欺骗某女先自杀后,该男逃走
  • B.某男周某与某女马某通奸多年,某日,周某要马某杀死其夫,马某不同意。周某毒打马某,并砸毁其家中物品,扬言如果马某二日内不能杀死其夫,就要马某自杀,马某不忍心杀夫而自杀身亡
  • C.某男强奸某女,引起某女自杀
  • D.某人在实施抢劫之后,为了灭口将被害人杀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