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政法干警民法题库试题(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下列哪些案件不能适用特别程序(   )。

  • A.选民资格案件
  • B.宣告公民失踪或宣告公民死亡案件
  • C.认定财产无主案件
  • D.两人以上对财产所有权的归属有争议的案件
2

债可因一定的法律事实发生而消灭。但下列情况中哪一种法律事实出现债却不能消灭(   )。

  • A.债权人死亡
  • B.债务人死亡
  • C.债务人失踪
  • D.债权人与债务人合并混同
5

(   )是特殊的民事主体。

  • A.国家
  • B.公民
  • C.法人
  • D.外国国籍的自然人
6

根据(   )规定,公民和法人可以作为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

  • A.《经济合同法》
  • B.《民法通则》
  • C.《行政法》
  • D.《公司法》
7

代理人应为(   )的利益而行使代理权。

  • A.被代理人
  • B.自己
  • C.代理人所在机构
  • D.被告
8

法人是独立的(   )。

  • A.国家机关
  • B.社会组织
  • C.群众团体
  • D.社团组织
12

(   )的法律关系主体都是特定的。

  • A.债
  • B.物权
  • C.财产所有权
  • D.专利权
13

(   )是一种最基本的民事法律关系。

  • A.著作权
  • B.专利权
  • C.财产所有权
  • D.发现权
15

要约和承诺是(   )要经过的两个主要步骤。

  • A.申请专利
  • B.注册商标
  • C.履行债务
  • D.订立合同
17

演绎权属于(   )。

  • A.发表权
  • B.修改权
  • C.著作人身权
  • D.著作财产权
23

下列权利中不属于人格权的(   )。

  • A.名誉权
  • B.荣誉权
  • C.姓名权
  • D.肖像权
24

诉讼时效属于(   )。

  • A.消灭程序意义上的诉权
  • B.消灭实体权利
  • C.消灭时效
  • D.起诉时效
26

有关知识产权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在我国,知识产权是著作权、发现权、发明权和其他科技成果权以及专利权与商标权的名称
  • B.知识产权的“知识”是指人的创造性的智力活动成果,这种成果无须具有为人所感知的客观形式
  • C.“知识产权”是外来语
  • D.“知识产权”概念、涵义由法律直接规定
27

有关专利权的期限,错误的说法是(   )。

  • A.专利权的期限即专利的有效期限
  • B.我国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20年
  • C.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的专利权的期限是20年
  • D.专利权均有申请日,即专利局收到专利申请之日起算
31

民法不保护下列主体的权益(   )。

  • A.公民的合法权益
  • B.私人的合法权益
  • C.外国人的合法权益
  • D.不当得利
33

单位成为犯罪主体必须是( )。

  • A.政党
  • B.公司
  • C.企业
  • D.机关
34

下列情况下,诉讼时效期间为1年的有( )。

  • A.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末声明的
  • B.寄存物被丢失或损毁的
  • C.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
  • D.法人的名称权受到侵害的
35

下列哪些规定符合我国《民法通则》关于公民行为能力的年龄规定( )。

  • A.凡年满18周岁的公民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
  • B.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
  • C.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
  • D.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
36

债可因下列事实而发生( )。

  • A.拾得遗物
  • B.借贷
  • C.未受委托管理他人事物
  • D.某人死亡且留有遗产
37

债的担保方式包括;( )。

  • A.保证
  • B.抵押
  • C.预付款
  • D.定金
38

法人成立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

  • A.依法成立
  • B.有必要的财产或经费
  • C.有自己的先进设备和专利技术
  • D.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39

依《民法通则》规定,我国公民的住所是( )。

  • A.公民户籍所在地
  • B.公民的经常居住地
  • C.公民的实际滞留地
  • D.公民的居所地
40

下列哪些内容反映了公民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的关系( )。

  • A.公民有权利能力必定有行为能力,有行为能力也必定有权利能力
  • B.公民具有权利能力不一定有行为能力,但有行为能力一定有权利能力
  • C.公民有权利能力必定有行为能力,但有行为能力不一定有权利能力
  • D.公民有行为能力必定有权利能力,但有权利能力不一定有完全的行为能力
41

下列哪些情况是对要约的承诺( )。

  • A.完全同意要约的全部内容的意思表示
  • B.基本上同意要约的内容,但提出了一些附加条件
  • C.原则上同意要约的内容,但对其作了部分修改
  • D.完全同意要约的主要内容的意思表示
42

下列哪些内容反映了物权的法律特征( )。

  • A.物权的客体是物
  • B.物权是一种相对权
  • C.物权和权利主体是特定的
  • D.物权是一种排他的权利
43

特别程序的特点在于( )。

  • A.审理案件的范围特定
  • B.实行一审终审制
  • C.主要由一名审判员独任审理
  • D.审理时当事人不需要交纳诉讼费
44

下列哪些是民事诉讼应遵循的特有原则( )。

  • A.人民调解原则
  • B.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
  • C.保障和便利当事人行使平等诉讼权利的原则
  • D.公开审判原则
45

所有权与物权相比的特征之一在于( )。

  • A.所有权的权利主体特定
  • B.所有权的义务主体不特定
  • C.所有权的权利主体和义务主体都特定
  • D.所有权的权利主体和义务主体都特定
46

民事诉讼适用回避的对象包括( )。

  • A.审判员和陪审员
  • B.书记员
  • C.翻译人员
  • D.鉴定人和勘验人
48

我国民法调整的对象包括( )。

  • A.财产关系
  • B.人际关系
  • C.人身关系
  • D.思想关系
49

下列原则中属于民法基本原则的有( )。

  • A.公平、诚实信用原则
  • B.应急性原则
  • C.保护公民、法人合法民事权益的原则
  • D.罪刑法定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