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政法干警考试《文化综合》考前预测试卷二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相互冲突中生产出来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于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这样就有无数互 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就产生出一个合力,即历史结果,而这个结果又可以看做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着作用的力量的产物。……所以到目前为止的历史总是像一种自然过程一样地进行,而且实质上也是服从于同一运动规律的”。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697页

材料二列宁指出:“设想世界历史会一帆风顺、按部就班地向前发展,不会有时出现大幅度的跃退.那是不辩证的,不科学的,在理论上是不正确的。”

——摘自《列宁选集》第2卷,第694页

材料三邓小平指出:“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道路是曲折的。 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的几百年间,发生过多少次王朝复辟?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某种暂时的复辟也是难以完全避免的规律性现象。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取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摘自《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83页

(1)结合材料,运用人的自觉活动和社会规律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社会发展是决定性和历史主体选择性的统一。(6分)

(2)结合材料一、二、三,运用否定之否定规律、偶然性和必然性辩证关系原理、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原理,分析材料中所体现的社会发展的道路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6

恩格斯指出:“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在认识理论上说明(  )。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 B.技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 C.科学技术的发展超过了社会实践的发展速度
  • 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9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是(  )。

  • A.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 B.以按资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 C.以按生产要素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 D.以劳动力价值收人分配为主,其他收入分配为补充
11

《国务院关于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指导意见》指出,要把(  )作为首要原则,推动网络化建设,增强供给能力,优化换乘条件,提高服务品质,确保群众出行安全可靠、经济适用、便捷高效。

  • A.改善城市公共交通条件、方便群众日常出行
  • B.因地制宜、方便群众日常出行
  • C.因地制宜、科学发展
  • D.改善城市公共交通条件、科学发展
12

下列不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工业部门的是(  )。

  • A.服装加工业
  • B.玩具制造业
  • C.钢铁工业
  • D.电子电器工业
16

欧洲谚语说:“钉子缺,蹄铁卸;蹄铁卸,战马蹶;战马蹶,骑士绝;骑士绝,战事折;战事折,国家灭”,这说明(  )。

  • A.事物是由量变引起质变的
  • 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 C.事物是发展变化的
  • D.事物的本质是由现象展示的
17

新中国建立后,在外交上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中美建交后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 B.1954年日内瓦会议后中国与许多欧洲国家建交
  • C.改革开放后中日两国正式建交
  • D.“另起炉灶”的外交方针维护了中国的独立与主权
18

乾隆时期,北京百姓“所好唯秦声、罗、弋,厌听吴骚,闻歌昆曲,辄哄然散去”的原因是(  )。

  • A.百姓与士大夫有矛盾
  • B.朝廷扬“雅部”而抑“花部”
  • C.秦声、罗、弋比昆曲好听
  • D.昆曲脱离广大民众
22

当M地月平均气压为全年最高的月份。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

  • A.巴西高原处于干季
  • B.尼罗河进入丰水期
  • C.美国大平原麦收正忙
  • D.我国东北地区寒冷干燥
23

图2示意某区域某月一条海平面等压线.图中N地气压高于P地。读图2,完成下列各题。

{TS}N地风向为(     )。

  • A.东北风
  • B.东南风
  • C.西北风
  • D.西南风&nbsp;&nbsp;&nbsp;&nbsp;<img src="//img1.yqda.net/question-name/de/71fb9bc581ae31914d240f79d802ab.jpg" alt="" border="0" />
24

下图分别为我国某省区域图和该省土地利用状况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TS}关于图中A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地势平坦、河流众多,是A城市形成的首要因素
  • B.A城市依靠附近丰富的煤、铁资源发展了钢铁工业
  • C.石油资源枯竭是制约A城市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
  • D.便利的水陆交通,使A城市成为该省最大的工业城市
26

当年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中阐述了基督徒有权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这种思想的社会效果是(  )。

  • A.将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
  • B.从神学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
  • C.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 D.使基督徒实现了人人平等
28

1920~1929年,美国工人的工资增长2%,而工厂中生产率却增长55%。农业工人的工资还不到非农业工人的40%。国家财富的3/5由只占人口总数2%的人拥有。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社会公平问题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
  • B.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
  • C.经济危机严重影响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 D.潜伏着经济危机的巨大风险
29

“雅典公民帕帕迪是一个目不识丁的人,他通过抽签来到法庭,参加审判苏格拉底。尽管 许多问题听不懂,但最后举手投票时,帕帕迪投苏格拉底有罪!”(《苏格拉底之死》)以上描述不能说明的是(  )。

  • A.雅典民主制度较大限度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
  • B.雅典民主创造了抽签制、投票制等民主的运作方式
  • C.雅典民主使雅典人直接参与国家管理
  • D.雅典民主容易导致权力的滥用或误用
32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的价值在于(  )。

  • A.个人的自我创造和自我实现
  • B.个人的自我选择和自由发展
  • C.个人主体性的增强和摆脱社会的制约
  • D.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和社会对个人的尊重
35

解决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衡的有效办法之一是(  )。

  • A.开发地下水
  • B.节约用水
  • C.兴修水库
  • D.跨流域调水
36

林肯颁布《解放黑人奴隶的宣言》规定的范围是(  )。

  • A.所有存在奴隶制的州和地区
  • B.参加叛乱的南方11个州
  • C.南部诸州和部分西部蓄奴州
  • D.参加联邦军队的奴隶
37

某地水平运动物体左偏,一年中只有一次太阳直射的地点是(  )。

  • A.赤道&nbsp;&nbsp;&nbsp;
  • B.北回归线
  • C.南回归线&nbsp;&nbsp;&nbsp;
  • D.南极圈
38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是(  )。

  • A.主体对各种认识要素的建构
  • B.主体通过实践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 C.主体对客体本质的内省
  • D.主体对客体信息的选择
39

1960年底。毛泽东大力提倡调查研究。并于次年亲自深入农村调查。其目的是(  )。

  • A.推动“双百”方针的实行
  • B.了解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实际成就
  • C.决定是否在农村推行人民公社体制
  • D.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错误倾向
41

读中心点为地球北极的示意图,若阴影部分为7月6日,非阴影部分为7月7日,则甲地的时间为(  )。

  • A.15时
  • B.9时
  • C.3时
  • D.12时&nbsp;&nbsp;&nbsp;&nbsp;<img src="//img1.yqda.net/question-name/3e/3c4c77dff7decb2f491669375f8078.jpg" alt="" border="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