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政法干警考试《文化综合》预测试卷三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7

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

  • A.已经形成平等的外交观念
  • B.“天朝上国”规制受到冲击
  • C.对西方列强产生崇拜心理
  • D.受到西方文化的广泛影响
12

价值形式发展的完成形式是(  )。

  • A.简单价值形式
  • B.扩大价值形式
  • C.一般价值形式
  • D.货币形式
15

“古之天下,亦今之天下,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这是(  )。

  • A.形而上学的观点
  • B.唯物主义观点
  • C.辩证法观点
  • D.唯心主义观点
17

“西气东输”的主要原因是(  )。

  • A.西部资源开发成本低
  • B.东部市场需求量大
  • C.地势西高东低.便于管道输送
  • D.东部靠海,便于出口
18

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油气资源丰富。回答下列各题。

{TS}西部大开发首先要(  )。

  • A.发展高新产业,加快城市化进程
  • B.人口外迁.减轻环境压力
  • C.治水改土.改造低产田
  • D.抓好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
21

我国面积最大的外流盆地是(  )。

  • A.柴达木盆地   
  • B.塔里木盆地
  • C.准噶尔盆地   
  • D.四川盆地
23

在生产的目的方面,社会主义社会与私有制社会的本质区别表现在(  )。

  • A.公有制还是私有制
  • B.社会化的生产还是自然经济
  • C.共同富裕还是部分人富裕
  • D.按劳分配还是按资分配
25

在以下经济行为中,履行了货币价值尺度职能的是(  )。

  • A.用一块钱购买了一瓶汽水
  • B.一块钱可以购买一瓶汽水
  • C.先拿了一瓶汽水改天再付钱
  • D.借朋友的一块钱准备去买一瓶汽水
26

以下地貌单元中。成因与图示机理相关的是(  )。

  • A.东非大裂谷
  • B.日本列岛
  • C.阿尔卑斯山脉
  • D.落基山脉
28

板块构造学说是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成果之一,下图为某种类型的板块边界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TS}图示的板块边界是(  )。

  • A.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的碰撞边界
  • B.大洋板块内部的生长边界
  • C.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的俯冲边界
  • D.大陆板块内部的生长边界
29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核心地区是(  )。

  • A.广州、深圳   
  • B.重庆、武汉
  • C.西安、西昌   
  • D.北京、上海
30

美国罗斯福新政首先开始整顿的是(  )。

  • A.交通运输业   
  • B.工业
  • C.农业   
  • D.金融业
31

公民最基本的权利是(  )。

  • A.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 B.人身自由权利
  • C.生命健康权
  • D.劳动权和受教育权
33

m、n两地均盛产葡萄。两地相比,m地的区位优势是(  )。

  • A.交通便捷
  • B.市场广阔
  • C.鲜果上市早
  • D.技术条件好
35

第二次工业革命导致的世界资本主义根本的发展趋势是(  )。

  • A.资本主义生产规模越来越大
  • B.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
  • C.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性加剧
  • D.大国间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愈演愈烈
36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的议会共和制、总统制同属于民主共和制.但两者有不 同之处,这种不同从本质上说在于(  )。

  • A.所体现的阶级属性不同
  • B.所体现的国家结构不同
  • C.所体现的权力授受关系不同
  • D.所体现的国家政权运行方式不同
39

罗斯福担任总统之前,美国出版的一本书提议政府增加开支,甚至不惜造成财政赤字,以便舒缓经济衰退。罗斯福读后批注:“哪有此等好事——天下没有不劳而获的东西0 99这表明(  )。

  • A.罗斯福在美国率先提出了政府干预经济的主张
  • B.罗斯福上台之前美国尚未出现经济衰退
  • C.罗斯福新政的理念在罗斯福担任总统前已经萌生
  • D.罗斯福始终都是信奉新政理念的政治家
40

当北印度洋海区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开普敦地区温和多雨
  • B.墨西哥湾飓风活动频繁
  • C.中南半岛盛行西南季风
  • D.地中海沿岸受西风带控制
41

在国民大革命时期毛泽东发表的文章,其内容不包括(  )。

  • A.无产阶级领导权思想
  • B.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
  • C.农民问题的重要地位
  • D.无产阶级领导农民斗争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