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政法干警《专业综合Ⅱ》考前冲刺试卷(4)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 5
-
下列有关魏晋南北朝时期法律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引礼入律、礼律进一步融合的重要时期
- B.《曹魏律》和《晋律》都对刑罚制度进行了改革,为封建制五刑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 C.八议、官当、服制定罪和重罪十条都属于本时期法律儒家化的重要表现
- D.本时期首次确立了死刑复奏制度
- 8
-
下列有关宪法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 A.宪法关系的调整对象主要是公共权力组织与公民之间的关系
- B.宪法关系既是宪法主体之间的事实关系,也是价值关系
- C.宪法关系是特定社会民主政治关系的法律形式
- D.宪法关系是现代社会法律关系中最为基本的法律关系
- 11
-
法律规则是法律的基本构成因素。下列关于法律规则分类的表述可以成立的有( )。
- A.我国婚姻法规定:现役军人的配偶要求离婚,须得军人同意。此规定为授权性规则
- B.我国中小企业促进法规定:国家鼓励中小企业与研究机构、大专院校开展技术合作、开发与交流。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积极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此规定为命令性规则
- C.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 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此规定为禁止性规则
- D.我国公证法规定:当事人应当按照规定支付公证费。对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当事人.公证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减免公证费。此规定为命令性规则
- 13
-
下列有关元朝行政立法的表述,正确的有( )。
- A.提刑按察司是元朝在行省以下设立的地方司法监察机关
- B.大宗正府是元朝设置的掌管全国宗教事务和宗教审判的机构
- C.元朝的科举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三种,该考试选官形式为明朝沿用
- D.元朝首创了经义取士的科举考试形式
- 15
-
下列有关我国公民权利的表述符合宪法规定的是( )。
- A.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 B.公民对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 C.任何国家机关在接到公民提出的申诉、控告或者检举后,都必须查清事实,负责处理
- D.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造成损失的,受害人有依法请求赔偿的权利
- 17
-
法律关系的基本特征包括( )。
- A.法律关系是以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
- B.法律关系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关系
- C.法律关系是以现行法律存在为前提,在人们之间形成的特殊社会关系
- D.法律关系是一种物质利益关系
- 24
-
下列关于法的作用,不正确的说法是( )。
- A.法律规范通过配置人们在法律上的权利义务以及规定违反法律规定所应承担的法律责 任.设定人们的行为模式,引导人们在法律所许可的范围内开展活动
- B.法律的评价作用的特点在于,它是用法律的规范性、统一性、普遍性、强制性和综合性的标准来评判人们的行为,是评价人们行为的法律意义,其标准和核心是合法或不合法,违法还是不违法
- C.法律之所以有预测作用,是因为法律具有规范性、确定性的特点
- D.执行社会公共事务的法律主要体现着法律的社会性,因此,在本质上与法律在维护阶级统治方面的作用是矛盾的
- 25
-
在我国,“公民”一词的含义是指( )。
- A.年满18周岁具有我国国籍的人
- B.具有我国国籍的人
- C.享有政治权利的人
- D.出生在我国的人
- 27
-
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的宪法性文件是( )。
- A.《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
-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C.《中华民国宪法》(1947年)
- D.《中华民国约法》
- 32
-
宪法最主要、最核心的价值在于( )。
- A.确认社会各阶级的政治地位
- B.使民主制度法律化
- C.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
- D.集中体现阶级力量对比关系
- 35
-
下列选项中,可以成立的是( )。
- A.法律的构成要素包括规则、概念和解释
- B.判决书等规范性法律文书可以反复被适用
- C.法律事件是指与人的意志无关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灭的事实
- D.法律制定的科学性原则要求法律的制定必须从大多数人的最基本利益出发
- 36
-
下列关于法律文化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社会成员对法及法律现象的共同看法不属于法律文化的范畴
- B.法律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民族法律调整所达到的水平
- C.法律文化包括现行法律实践中一切因偶然因素而变化的成分
- D.法律文化的多样性阻碍了不同法律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传播
- 38
-
下列关于法律原则的表述,正确的有( )。
- A.法律原则是指可以作为法律规则的基础或本源的综合性、稳定性原理和原则,因此,法律原则都是抽象的
- B.法律原则既没有规定确定的事实状态,也没有规定具体的法律后果,因此在法律适用中.不能作为判案的依据
- C.同一案件可以同时适用的法律原则有可能是两个以上;对于具体个案来说,某一法律规则要么适用,要么不适用
- D.法律规则是任何法律必不可缺少的,有些法律中可能不存在法律原则
- 40
-
下列哪项说法是正确的?( )
- A.成文法国家、不成文法国家都存在宪法性法律
- B.宪法惯例存在于实际政治生活中,在不成文宪法国家,它主要依靠国家强制力来保障实施
- C.因为判例并不是我国法律的渊源,所以如果最高法院在具体案件的判决中认为,某项法律或行政命令违宪而拒绝适用,下级法院在以后审理类似案件时还是可以适用该法律或行政命令的
- D.国际条约不是宪法的表现形式
- 41
-
在我国,居民委员会是( )。
- A.由主任、副主任若干人组成
- B.由主任、副主任3至7人组成
- C.由主任、副主任和委员共3至7人组成
- D.由主任、副主任和委员5至9人组成
- 44
-
下列关于唐朝法律制度的表述,哪项是正确的?( )
- A.“六杀”中的“误杀”只有主观上过失才构成犯罪
- B.“六赃”中的“坐赃”是指以隐秘手段窃取公私财物 ,
- C.“十恶,’中的“不义”是指杀害本属的府主、刺吏、县令和现授业老师的行为
- D.《唐律疏议》规定,除了老幼摩疾之人,都可以使用刑讯
- 47
-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我国( )。
- A.社会主义法的基础
- B.社会主义立法的基本原则
- C.社会主义法实施的基本原则
- D.社会主义司法的基本原则
- 49
-
下列关于法律规则的论述,正确的是( )。
- A.法律规则可分为公理性规则和政策性规则。公理性规则由法律原理构成。而政策性规则则是基于一定的政策考量制定
- B.我国宪法规定: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该规则属于命令性规则
- C.我国律师法规定:法律援助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制定,报国务院批准。该规则属于委任性规则
- D.我国立法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法律由国家主席签署主席令予以公布。该规则属于准用性规则
- 54
-
法的指引作用针对的是( )。
- A.本人的行为
- B.他人的行为
- C.一般人的行为
- D.违法者的行为
- 56
-
下列关于《法经》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 )
- A.《法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成文法典
- B.“六禁”主要规定在《具法》篇中
- C.《盗法》是关于惩罚危害国家安全、危害他人及侵犯财产的法律规定
- D.《法经》是一部诸法合体、以刑为主的法典
- 58
-
下列哪种法律冲突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裁决?( )
- A.同一机关制定的法律,特别规定与一般规定不一致的
- B.同一机关制定的法律,新的规定与旧的规定不一致的
- C.法律之间对同一事项的新的一般规定和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的
- D.行政法规之间对某一事项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