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政法干警《专业综合Ⅱ》(法理学、中国宪法学、中国法制史)模拟试卷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3

下列关于北洋政府司法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有(  )。

  • A.地方基层基本沿用旧制,由县知事兼理司法
  • B.设置平政院,建立了中国最早的行政诉讼制度
  • C.大理院为全国最高审判机关,其内又设总检察厅,行使检察权
  • D.基本沿用清末制定的《法院编制法》,并以此为依据设置司法机构
5

下列关于《大清现行刑律》的表述,正确的有(  )。

  • A.删除了《大清律例》按六部分类的总目
  • B.删除了《大清律例》中关于“十恶”、“八议”的规定
  • C.废除了《大清律例》中的凌迟等酷刑,并削减死罪条目
  • D.采取民刑分立,对《大清律例》中纯属民事性质的行为不再科刑
7

下列关于明清时期立法的表述,正确的有(  )。

  • A.明清两代都注重制例、修例
  • B.《大清律例》是康熙年间颁行的
  • C.清朝在民族立法方面的成就达到了中国历代王朝民族立法的高峰
  • D.《大明律》贯彻了朱元璋“明礼以导民,定律以绳顽”的立法思想
8

根据现行宪法规定,我国现阶段爱国统一战线的主体包括(  )。

  • A.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
  • B.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 C.全体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
  • D.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10

根据我国宪法规定,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任命的人员有(  )。

  • A.国家副主席
  • B.国务院副总理
  • C.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
  • D.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
11

在我国,选举权的平等性原则主要表现有(  )。

  • A.每一个有效票在法律上效力相等
  • B.每个选民在每次选举中只享有一个有效投票权
  • C.农村选民与城市选民之间在选举权享有方面存在法定差别
  • D.少数民族选民与汉族选民之间在选举权享有方面存在法定差别
12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特殊身份保障主要体现为人民代表享有特殊权力。下列选项中,属于这些特殊权力的有(  )。

  • A.依法提出罢免案的权利
  • B.在任何情况下,不受逮捕的权利
  • C.享受适当补贴和物质上的便利的权利
  • D.在全国人大各种会议上的发言和表决不受法律追究的权利
13

下列关于1787年美国宪法的表述,正确的有(  )。

  • A.该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
  • B.该宪法体现了分权与制衡的思想
  • C.该宪法由宪法正文和宪法修正案构成
  • D.该宪法颁布当年制定的十条宪法修正案被称为“权利法案”
14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基本精神在于(  )。

  • A.扩大议会的职权
  • B.扩大总统的职权
  • C.限制总统的权力
  • D.限制政府的权力
15

我国社会主义法的适用的基本原则有(  )。

  • A.依法行政
  • B.公民在法律适用上一律平等
  • C.司法机关独立行使职权
  • D.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16

宪法与普通法律的相同点表现在(  )。

  • A.都是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行为规范
  • B.都是统治阶级意志和要求的集中体现
  • C.都是以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行为规范
  • D.内容都取决于特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18

下列选项中,属于法的规范作用的有(  )。

  • A.指引作用
  • B.教育作用
  • C.预测作用
  • D.政治作用
19

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正式意义上的法律渊源的有(  )。

  • A.特别行政区的法律
  • B.行政法规
  • C.地方性法规
  • D.党的政策
20

根据行为模式内容的不同,法律规则可分为(  )。

  • A.授权性规则与义务性规则
  • B.强行性规则与任意性规则
  • C.确定性规则、委任性规则与准用性规则
  • D.权利性规则、命令性规则与禁止性规则
21

法的基本特征有(  )。

  • A.法具有普遍约束力
  • B.法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 C.法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
  • D.法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
22

按照《法院编制法》的规定,清末法制改革以后在诉讼程序上实行(  )。

  • A.三级二审制
  • B.三级三审制
  • C.四级二审制
  • D.四级三审制
23

下列关于南京国民政府法律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三民主义”是南京国民政府总的立法指导思想
  • B.南京国民政府的民事立法采用“民商分立”的制定原则
  • C.《六法全书》的编纂标志着南京国民政府实现了法律实质上的近代化
  • D.《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是国民党政权在大陆存在时期使用时间最短的根本法
24

清朝中后期中央政务中枢机构是(  )。

  • A.中书省
  • B.尚书省
  • C.军机处
  • D.内阁
25

元朝统一中国以后颁布的第一部比较系统的成文法典是(  )。

  • A.《元典章》
  • B.《大礼撒》
  • C.《大元通制》
  • D.《至元新格》
28

中国历史上最早以“式”为形式的法典是(  )。

  • A.品式章程
  • B.武德式
  • C.封诊式
  • D.大统式
29

清朝中央最高司法审判机关是(  )。

  • A.理藩院
  • B.大理寺
  • C.刑部
  • D.都察院
30

宋朝为防止冤假错案而建立的复审制度是(  )。

  • A.翻异别勘制
  • B.会审制
  • C.鞫谳分司制
  • D.“五听”制
32

在抗日战争时期,由抗日民主政权颁布的最具代表性的宪法文件是(  )。

  • A.《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
  • B.《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
  • C.《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 D.《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33

下列关于唐律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唐律以繁杂著称,定律l5篇
  • B.唐律主要有律、令、格、式四种法律形式
  • C.唐律是我国目前保存下来的最完整的封建法典
  • D.唐律继承并发展了以往礼法并用的统治方法与立法经验,使其内容“一准乎礼”
35

清朝颁布的第一部律典是(  )。

  • A.《大清律集解》
  • B.《大清律集解附例》
  • C.《大清现行刑律》
  • D.《大清律例》
36

我国首次系统规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宪法是(  )。

  • A.1954年宪法
  • B.1975年宪法
  • C.1978年宪法
  • D.1982年宪法
38

下列关于我国国家主席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国家主席人选必须年满50周岁
  • B.国家主席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 C.国家主席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决定宣布国务院总理的任职
  • D.我国1954年宪法及其以后的三次全面修改均设置了国家主席
39

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每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召集机关是(  )。

  • A.本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
  • B.本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C.上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
  • D.上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40

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没有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在服刑期间(  )。

  • A.没有选举权
  • B.停止行使选举权
  • C.可以行使选举权
  • D.行使选举权须经法院批准
41

我国1954年宪法的制定机关是(  )。

  • A.中央人民政府
  •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42

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宪法监督的方式是(  )。

  • A.只作事先审查
  • B.只作事后审查
  • C.事先审查和事后审查相结合
  • D.附带性审查
43

下列关于宪政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有宪法必有宪政
  • B.没有宪法也可能存在宪政
  • C.在破坏宪法、违宪的情况下也可能存在宪政
  • D.宪法得到认真实施是判断宪政是否存在的基本标准
44

根据我国宪法,有权以法律形式规定特别行政区实行的具体制度的国家机关是(  )。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C.国务院
  • D.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
45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宪法基本原则的是(  )。

  • A.主权在民原则
  • B.法治原则
  • C.基本人权原则
  • D.三权分立与制衡原则
46

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我国宪法的宪法修正案是(  )。

  • A.1988年宪法修正案
  • B.1993年宪法修正案
  • C.1999年宪法修正案
  • D.2004年宪法修正案
47

在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内容和实质是(  )。

  • A.工人阶级领导
  • B.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 C.各民族一律平等
  • D.少数服从多数
48

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城市土地的所有权主体是(  )。

  • A.国家
  • B.集体
  • C.人民政府
  • D.土地管理部门
49

根据我国宪法规定,有权监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是(  )。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C.原选举单位
  •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团
50

我国的司法解释包括两类:一类是最高人民法院作出的法律解释;另一类是(  )。

  • A.国务院作出的法律解释
  • B.最高人民检察院作出的法律解释
  • C.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出的法律解释
  •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作出的法律解释
51

下列关于规范性法律文件和非规范性法律文件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是(  )。

  • A.两者都具有法律效力
  • B.两者都可以反复适用
  • C.两者都提供了一般的行为模式
  • D.两者的适用对象都不是特定的
53

下列关于法律和道德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是(  )。

  • A.法律和道德都是约定俗成的
  • B.法律和道德自产生之日起就彼此独立
  • C.法律和道德都是社会规范,具有强制性
  • D.法律和道德是在国家产生之后才出现的
54

在法律推理中,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是(  )。

  • A.归纳推理
  • B.演绎推理
  • C.类比推理
  • D.由个案得出一般原则的推理
55

下列关于法的实施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法的实施均须经过司法环节
  • B.法的实施均须通过国家的强制力
  • C.法的实施状况与执法者的素质无关
  • D.法的实施是实现法的作用与目的的条件
56

按照法律创制方式和表达形式的不同,法律可以分为(  )。

  • A.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 B.一般法和特别法
  • C.实体法和程序法
  • D.国内法和国际法
57

下列关于我国地方性法规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地方性法规只能由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
  • B.地方性法规只能由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制定
  • C.地方性法规必须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备案
  • D.地方性法规只能由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
58

判例作为正式意义上的法律渊源,主要存在于(  )。

  • A.大陆法系
  • B.英美法系
  • C.民法法系
  • D.日尔曼法系
59

下列关于公法和私法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公法和私法的分类源于美国
  • B.公法和私法是大陆法系中的法律分类
  • C.现代社会尚未出现兼具公法和私法特征的法律
  • D.采用公法和私法的分类是社会主义法律制度的基本特征
60

法律义务是指(  )。

  • A.法律关系的主体可以做出一定行为
  • B.法律关系的主体可以要求他人做出一定行为
  • C.法律关系的主体必须做出或不做出一定行为
  • D.法律关系的主体可以要求他人不做出一定行为
61

划分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的标准是(  )。

  • A.法律事实是否具有社会性
  • B.法律事实是否与法律规定一致
  • C.法律事实是否由法律予以调整
  • D.法律事实是否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
62

下列关于法律体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法律体系是由一国现行有效的国内法构成的整体
  • B.法律体系是由一国现行有效的法律文件构成的整体
  • C.法律体系是由一国过去和现在的法律共同构成的整体
  • D.法律体系是由一国现行有效的国内法和国际法共同构成的整体
63

法律部门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

  • A.法律调整的主体
  • B.法律调整的对象
  • C.法律调整的后果
  • D.法律调整的过程
64

对法的产生和发展起最终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

  • A.政治因素
  • B.经济因素
  • C.文化因素
  • D.个人意识
65

马克思主义法学认为,法的第一层次本质是(  )。

  • A.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 B.物质生活条件以外的其他因素
  • C.生产关系
  • D.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