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政法干警《专业综合刑法学、民法学》冲刺预测试卷(7)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1

甲因海难下落不明,被法院宣告死亡。两年后,甲重新出现。法院依甲的申请撤销了对甲的死亡宣告。甲与原配偶的婚姻关系不能自行恢复的情形包括(  )。

  • A.原配偶虽未再婚,但拒绝与甲恢复婚姻关系
  • B.原配偶再婚,但愿意与甲恢复婚姻关系
  • C.原配偶再婚后其配偶病故
  • D.原配偶再婚后又离婚
12

在下列机构中,不具有法人资格的是(  )。

  • A.某机关人事处
  • B.某乡政府
  • C.某市教育局
  • D.某大学法学院
14

侵占罪的犯罪对象包括(  )。

  • A.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
  • B.他人的遗忘物、埋藏物
  • C.受委托经营、管理国有财物的人员所经营、管理的国有财物
  • D.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
15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具有下列情形之一一的,应当撤销缓刑,前罪和后罪实行数罪并罚(  )。

  • A.再犯故意犯罪
  • B.再犯过失犯罪
  • C.发现遗漏了其他故意犯罪
  • D.发现遗漏了其他过失犯罪
18

在民法中。平等原则的基本内容是当事人(  )。

  • A.地位平等
  • B.意思自由
  • C.平等协商
  • D.等价有偿
19

《合同法》第249条规定:“当事人约定租赁期间届满租赁物归承租人所有,承租人已经支付大部分租金。但无力支付剩余租金,出租人因此解除合同收回租赁物的,收回的租赁物的价值超过承租人欠付的租金以及其他费用的,承租人可以要求部分返还。”在该法律规则中,假定条件是?(  )

  • A.当事人约定租赁期间届满租赁物归承租入所有
  • B.承租人已经支付大部分租金,但无力支付剩余租金
  • C.出租人因承租人无力支付剩余租金,解除合同收回租赁物的
  • D.承租人收回的租赁物的价款超过承租人欠付的租金以及其他费用的
20

下列情形中。应以强奸罪定罪处罚的有(  )。

  • A.利用迷信手段欺骗妇女与其发生性关系的
  • B.在拐卖妇女过程中,奸淫被拐卖妇女的
  • C.利用妇女极度疲劳昏睡之机,冒充其丈夫与其发生性关系的
  • D.谎称自己有能力为妇女办理出国手续,要求与妇女发生性关系,妇女为达到出国目的,与其发生性关系的
21

在我国,可变更。撤销的民事行为不包括(  )。

  • A.因受欺诈、胁迫、乘人之危实施的民事行为
  • B.因重大误解而实施的民事行为
  • C.双方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的民事行为
  • D.内容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
24

以下关于一罪与数罪,正确的说法是(  )。

  • A.为了进行贷款诈骗而伪造银行公章的,必须以贷款诈骗罪和伪造企业印章罪数罪并罚
  • B.为了骗取保险金而杀害被保险人的,应当在保险诈骗罪和故意杀人罪中择一重罪处罚
  • C.在拐卖妇女中强奸被拐卖妇女的,应以强奸罪和拐卖妇女罪数罪并罚
  • D.司法工作人员因受贿而徇私枉法,同时构成受贿罪和徇私枉法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26

甲乙双方约定:甲公司租乙公司的建筑施工设备,但乙方所附条件是:若到年底上述设备有富余。合同中的这一条件约定在民事法律行为理论上称为(  )。

  • A.附延缓期限的行为
  • B.附否定的解除条件的行为
  • C.附肯定的延缓条件的行为
  • D.附肯定的解除条件的行为
27

甲乙丙三人共同去盗窃。甲负责望风,乙入室行窃,丙负责接应转运赃物,甲、乙、丙三人的共同犯罪属于(  )。

  • A.简单的共同犯罪
  • B.复杂的共同犯罪
  • C.必要的共同犯罪
  • D.有组织的共同犯罪
28

下列有关法人民事行为能力的判断,正确的是(  )。

  • A.法人民事行为能力范围与其民事权利能力范围不同
  • B.法人一旦被申请宣告破产,民事行为能力即终止
  • C.不同类型的法人民事行为能力范围不同
  • D.法人民事行为能力起止时间与其民事权利能力起止时间不同
30

王某花8000元钱从人贩子手中收买了妇女钟某,强行奸淫之后。又转手以10000元的价格卖给他人。王某的行为构成(  )。

  • A.收买被拐卖的妇女罪与强奸罪
  • B.强奸罪
  • C.收买被拐卖的妇女罪
  • D.拐卖妇女罪
31

对偷盗婴幼儿的行为以绑架罪论处,必须是行为人(  )。

  • A.导致该婴幼儿死亡
  • B.出于出卖的目的
  • C.以勒索财物为目的
  • D.完成了该了行为
32

依据我国《继承法》的相关规定,口头遗嘱属予(  )。

  • A.要式民事法律行为
  • B.不要式民事法律行为
  • C.要物民事法律行为
  • D.附条件民事法律行为
33

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  )处罚。

  • A.应当从轻、减轻
  • B.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
  • C.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
  • D.可以从轻、减轻
34

下列事实中,可以引起不当得利之债的是(  )。

  • A.甲将跳河自杀的前妻救起,自己身受重伤
  • B.超市收银员乙因工作失误多收了顾客贷欺
  • C.丙清偿未到期的债务,对方知情并接受
  • D.丁履行诉讼时效期间届满的债务
36

犯罪未遂中的“犯罪未得逞”是指(  )。

  • A.犯罪结果没有发生
  • B.犯罪行为没有实施完毕
  • C.犯罪目的没有达到
  • D.行为没有具备某种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
37

关于挪用公款罪的认定,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以个人名义将公款供其他单位使用的,属于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
  • B.行为人挪走公款后未使用该公款的,构成挪用公款罪的未遂
  • C.挪用公款以后,携带挪用的公款潜逃的。以挪用公款罪从重处罚
  • D.挪用救灾、救济物资数量较大,归个人使用的,不构成挪用公款罪
38

误人为兽加以杀伤的,属于(  )。

  • A.目标的认识错误
  • B.手段的认识错误
  • C.因果关系的认识错误
  • D.行为误差
39

著作权自(  )之日起产生,并受法律保护。

  • A.作品创作完成
  • B.向版权局提出申请
  • C.办理版权登记
  • D.经版权局核准登记并公告
41

下列表述中。正确的说法是(  )。

  • A.村民委员会主任甲利用职务之便侵吞救济款物,构成贪污罪
  • B.普通公民乙利用受聘担任国有公司经理职务的便利条件,侵吞国有财物,不构成贪污罪
  • C.国家工作人员丙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向他人索取财物,但未为他人谋取利益,不构成受贿罪
  • D.丁采用暴力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执行公务,并致使该工作人员重伤,以妨害公务罪从重处罚
44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行为构成犯罪,必须是销售金额达到(  )。

  • A.5万元以上
  • B.10万元以上
  • C.20万元以上
  • D.50万元以上
45

甲、乙分别出资1万元合伙经营,后因经营不善,负债10万元,甲、乙约定由乙承担8万元,乙承担2万元。这种约定对债权人(  )。

  • A.无效。债权人可以要求甲、乙任何一方承担全部债务
  • B.有效。债权人只能按照约定要求甲、乙承担各自的债务
  • C.无效。债务人只能要求甲乙平均承担债务
  • D.有效。债权人要求任何一方承担全部债权是没有法律依据
46

农民工王某将造纸厂排放的污水引入自家的农田灌溉,造成农作物死亡,王某要求造纸厂承担赔偿责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造成环境污染危害的,视其行为违法与否,来承担民事责任
  • B.王某无须承担任何举证责任
  • C.造纸厂否认其侵权必须负举证责任
  • D.造纸厂如能证明其排放的污水没有超标,可免于承担责任
47

自然人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保护期为(  )。

  • A.25年
  • B.50年
  • C.作者终生及死后50年
  • D.不受限制
48

共同犯罪中的教唆犯可能(  )。

  • A.都是主犯
  • B.都是从犯
  • C.都是胁从犯
  • D.有的是主犯。有的是从犯
49

根据《著作权法》的有关规定,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邻接权的是(  )。

  • A.表演者权
  • B.展览者权
  • C.出版者权
  • D.广播电影电视组织权
52

为促进资金融通商品流通,保障债权的实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国担保法规定了五种法定的担保方式,下列各项表述正确的是?(  )

  • A.保证、抵押、质押、留置和定金
  • B.抵押、质押、留置、出典和定金
  • C.保证、抵押、留置、出典和定金
  • D.保证、抵押、质押、出典和定金
53

中国摄影协会所属的法人类别是(  )。

  • A.机关法人
  • B.事业单位法人
  • C.社会团体法人
  • D.企业法人
55

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是指人的危害社会的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存在的(  )。

  • A.表面联系
  • B.一般联系
  • C.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
  • D.普遍联系
57

下列关于我国公民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是(  )。

  • A.公民只有具备行为能力,才能享有权利能力
  • B.具有权利能力的公民,并不必然具备行为能力
  • C.公民丧失了行为能力,也就同时丧失了权利能力
  • D.公民的行为能力仅取决于其年龄,与其智力水平无关
59

甲想杀害身材高大的乙,打算先用安眠药使乙昏迷,然后勒乙的脖子,致其窒息死亡。由于甲投放的安眠药较多,乙吞服安眠药后死亡。对此,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 A.甲的预备行为导致了乙死亡,仅成立故意杀人预备
  • B.甲虽已着手实行杀人行为,但所预定的实行行为(勒乙的脖子)并未实施完毕,故只能认定为未实行终了的未遂
  • C.甲已着手实行杀人行为应认定为故意杀人既遂
  • D.甲的行为是故意杀人预备与过失致人死亡罪的想象竞合犯应从一重罪论处
60

下列犯罪行为中。属于不作为行为方式的是(  )。

  • A.甲因高兴将3岁儿子抛接但因失手致其死亡
  • B.乙分娩婴儿后为掩盖未婚先孕真相将婴儿扔出窗外致婴儿死亡
  • C.丙分娩女婴后不愿抚养,遂以2万元价格将其卖给他人
  • D.丁分娩婴儿后将婴儿弃置于火车站致其冻成重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