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河北省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模拟题一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8

上诉成立的条件是( )。

  • A.上诉人必须具备上诉权
  • B.必须有适当的被上诉人
  • C.当事人应通过原审人民法院提出上诉
  • D.必须在法律规定的上诉期限内上诉
19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要解决整个民族的( )。

  • A.精神支柱问题
  • B.精神动力问题
  • C.科学文化素质问题
  • D.政治保证问题
20

下面哪些公务员不得被辞退?( )

  • A.因公致残丧失工作能力
  • B.患严重疾病正在进行治疗
  • C.女性公务员在哺乳期内
  • D.婚假期内
21

可以提起复议申请的具体行政行为有( )。

  • A.对责令停产停业不服的
  • B.对限制人身自由不服的
  • C.认为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发给抚恤金的
  • D.对财产的查封不服的
22

非公有制经济( )。

  • A.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 B.对公有制经济起着补充作用
  • C.要得到积极鼓励引导,使之健康发展
  • D.对满足人民需要、增加就业、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
  • E.是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形式
23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因为只有具体的问题具体分析才能( )。

  • A.正确认识问题的性质
  • B.找到正确解决问题的方法
  • C.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
  • D.避免犯教条主义错误
  • E.坚持实事求是
24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揭示了( )。

  • A.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
  • B.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本质关系
  • 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本质
  • D.生产力运动的本质
  • E.历史发展的形式
25

相对静止是指( )。

  • A.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 B.运动的一般状态
  • C.与运动完全对立的状态
  • D.在特定的条件下,事物特定的运动停止了
  • E.在特定的条件下,事物保持自身的性质不变
26

2009年2月5日,感动中国2008年度人物评选获奖名单正式公布:奔忙在冰雪地震灾害前线的志愿者唐山十三农民、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的张艺谋奥运导演团队、实现中国首次太空行走“神舟七号”航天员团队等获此殊荣。获奖者们的事迹告诉我们

  • A.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 B.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 C.要在个人奋斗中成名成家    
  • D.要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27

 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内容是( )。

  • A.转变政府职能,理顺政府、科研单位和企业之间的关系
  • B.科技发展综合化,促进经济发展
  • C.以促进创新为核心,建立相应的机制
  • D.以市场为导向,重塑科技创新与应用的主体
  • E.适时进行配套改革,为科技体制改革创造良好的环境
28

十六届三中全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是( )。

  • A.按照统筹兼顾的要求,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 B.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
  • C.健全国家宏观调控,完善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 D.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
29

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是指( )。

  • A.劳动价值论
  • B.剩余价值论
  • C.科学社会主义
  • D.历史唯物主义
  • E.辩证唯物主义
30

法律制裁分为( )。

  • A.刑事制裁
  • B.民事制裁
  • C.行政制裁
  • D.违宪制裁
31

2008年8月8日北京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两次成功拦截云雨,确保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顺利进行。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人们能够能动地改变规律,造福人类
  • B.人们能够正确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 C.人们可以改变事物之间联系的客观性
  • D.人们可以创造条件,利用规律改造世界
32

2004年修改宪法总的原则是( )。

  • A.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 B.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
  • C.体现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基本经验
  • D.把党的十六大确定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方针政策写入宪法
33

司法监督的主体是( )。

  • A.法院
  • B.政法委
  • C.法制办
  • D.检察院
34

 行政确认的主要形式有( )。

  • A.确定
  • B.认可
  • C.登记
  • D.行政鉴定
35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因为( )。

  • A.生产力的发展归根到底决定了一切社会关系的变化
  • B.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并通过生产关系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
  • C.生产力直接决定社会意识形态的变化
  • D.生产力直接决定了阶级斗争的性质
  • E.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制度变革的最终原因
36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A.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 B.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 C.世界是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
  • D.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问题
37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是由

  • A.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      
  • B.党的指导思想决定的
  • C.党员的数量决定的 
  • D.党的执政方式决定的
38

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

  • A.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 B.独立自主    
  • C.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9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

  • A.权力机关       
  • B.政党制度
  • C.国体       
  • D.政体
40

新陈代谢是指地球上的一切生命有机体都需要不断地与周围环境进行( )交换。

  • A.物质、养料
  • B.物质、能量
  • C.养料、能量
  • D.养料、质量
41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

  • A.人人平等
  • B.对少数敌人专政
  • C.政府民主管理     
  • D.人民当家作主
42

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金融机构组织的是( )。

  • A.银行、保险公司、农村信用合作社、股票交易所
  • B.国家财政部门、银行、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
  • C.银行、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农村信用合作社
  • D.银行、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国家外汇管理部门
43

鲁迅在评《三国演义》时说:“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这一论述所蕴含的哲理是( )。

  • A.要区分事物的两重性
  • B.要把握事物的度
  • C.对事物既要肯定,又要否定
  • D.要把事物看作一个整体
44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最根本是要坚持( )。

  •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
  • B.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 C.大力发展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
  • 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45

甲、乙两人间发生民事纠纷,一审判决甲胜诉,乙提起上诉,二审法院接到报送的案件之前,甲有转移财产的行为,必须采取财产保全措施。乙即向法院提出申请。对此( )。

  • A.应由第一审人民法院采取财产保全措施
  • B应由第二审人民法院采取财产保全措施
  • C.应由第一审人民法院报请第二审人民法院批准后采取财产保全措施
  • D.情况紧急来不及报告的由第一审人民法院采取财产保全措施,情况不紧急的由第二审人民法院采取财产保全措施
47

在真理问题上,旧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承认( )。

  • A.真理是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 B.真理的客观性
  • C.真理的辩证法
  • D.物质世界的可知性
48

清廷“预备立宪”骗局破产的标志是( )。

  • A.“皇族内阁”成立
  • B.“成都血案”发生
  • C.宣布实行铁路国有政策
  • D.颁布《钦定宪法大纲》
51

保持经济总量的基本平衡是指( )。

  • A.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基本平衡
  • B.社会生产两大部类的基本平衡
  • C.积累基金与消费基金的基本平衡
  • D.进出口贸易额基本平衡
53

市场交换的主要内容是( )。

  • A.商品交换
  • B.产品交换
  • C.货币交换
  • D.物物交换
55

市场经济的基本作用是( )。

  • A.优化资源配置
  • B.改进生产技术
  • C.进行商品交换
  • D.物价调控
57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 ),基本要求是( )

  • A.发展        统筹兼顾
  • B.以人为本    统筹兼顾
  • C.发展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 D.以人为本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58

下列文件,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是( )。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B.《中华民国约法》
  • C.《大总统选举法》
  • D.《钦定宪法大纲》
59

“有了问题找市长”,“有了问题不找市长找市场”,“有了问题找市场也找市长”。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过程中,企业经营者观念的变化说明的哲学道理是( )。

  • A.社会意识的变化促进了社会存在的变化
  • B.正确的价值观有重要指导作用
  • C.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 D.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