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四川省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卷16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25

下列成语说明量变与质变的关系的有( )。

  • A.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 B.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 C.水滴石穿
  • D.量小非君子
26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这一基本原则的哲学基础是( )。

  • A.矛盾特殊性原理
  • B.矛盾共性与个性辩证统一的原理
  • C.矛盾发展不平衡原理
  • D.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统一原理
27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表现为( )。

  • A.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 B.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
  • C.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 D.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具有反作用
28

行政公文的法定性主要体现为( )。

  • A.作者法定
  • B.效力法定
  • C.权威法定
  • D.内容法定
29

法治政府的主要特征是指( )。

  • A.行政指令规范化
  • B.行政机构法制化
  • C.行政手段法制化
  • D.行政行为法制化
30

在我国现行的《婚姻法》的规定中,父母对子女的义务包括( )。

  • A.提供教育
  • B.保护人身安全
  • C.给予抚养
  • D.管教行为
3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主要表现在( )

  • A.深化了对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的最终决定作用的认识
  • B.深化了对改革在社会发展中作用的认识
  • C.深化了对社会基本结构和运行机制的认识
  • D.深化了对社会发展根本规律的认识
32

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指( )。

  • A.个别劳动
  • B.社会劳动
  • C.具体劳动
  • D.抽象劳动
33

下列属于“绿色能源”的是( )。

  • A.天然气
  • B.生物燃料
  • C.石油
  • D.太阳能
34

行政违法的构成要件包括( )。

  • A.行为主体必须是行政法律关系主体
  • B.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具有相关的法定义务
  • C.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具有不履行法定义务的行为
  • D.行政行为符合法定程序
35

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下列哪项事项不服的,可以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 )。

  • A.认为符合法定条件申请行政机关颁发许可证的执照,行政机关拒绝颁发或不予答复的
  • B.认为行政机关侵犯法律、法规规定的经营自主权的
  • C.对限制人身自由或对财产的封查、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不服的
  • D.对拘留、罚款、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财物等行政处罚不服的
36

法律的实施包括( )。

  • A.法律的宣传
  • B.法律的适用
  • C.法律的遵守
  • D.法律的服务
37

行政处罚的种类有( )。

  • A.人身罚
  • B.行为罚
  • C.财产罚
  • D.声誉罚
38

下列属于规范性文件的是( )。

  • A.通报
  • B.公告
  • C.条例
  • D.办法
39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就是( )。

  • A.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
  • B.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 C.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 D.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
41

不需清退的文件包括( )。

  • A.绝密文件
  • B.群众上访信件
  • C.过时的文件
  • D.仅供领导传阅或审阅的文件
42

下列属于侵犯人身自由权的行为是( )。

  • A.行政拘留
  • B.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
  • C.暴力行为
  • D.非法拘禁
43

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实施主要依靠( )。

  • A.基层用人单位
  • B.专门培训机构
  • C.高等学校
  • D.科研机构
44

《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中2010年、2020年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主要指标是( )。

  • A.稳定粮食播种面积
  • B.保障粮食等重要食物基本自给
  • C.保持合理粮食储备水平
  • D.建立健全“四散化”粮食物流体系
45

爱岗敬业的基本要求是( )。

  • A.必须树立正确的职业态度
  • B.必须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
  • C.必须掌握并不断提高职业技能
  • D.必须自觉遵守职业纪律
46

唯物主义的三个发展阶段是( )。

  • A.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
  • B.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 C.相对主义、绝对主义、辩证唯物主义
  • D.朴素唯物主义、直观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
47

人的本质是( )。

  • A.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的统一
  • B.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 C.有意识有目的的自由活动
  • D.由个人自己的选择决定的
49

按照公共选择理论,行政官员的“理性经济人”动机会引起( )。

  • A.政府机构膨胀
  • B.选举费用日益上涨
  • C.政府机构精简
  • D.经济产生周期危机
50

由于经济总是在某个经济周期中波动,所以社会的生产与就业线表现为( )。

  • A.稳定的不断增长
  • B.总是成一定的比例增长
  • C.周期性的规律增长
  • D.周期性的但没有一定规律的增长
52

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的,由( )。

  • A.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的法院管辖
  • B.复议机关所在地的法院管辖
  • C.既可以由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辖,也可以由复议机关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 D.原告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59

“行政法”是( )。

  • A.各种行政法规的总称
  • B.行政法律规范和原则的总称
  • C.行政机关制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 D.行政管理法规的总称
60

“信息高速公路”就是( )。

  • A.传送邮件的专用高速公路网
  • B.以交互方式传递信息数据、图像和声音的高信息流量电信网
  • C.以不同国家的各类计算机相互联结进行信息交流的通信网
  • D.通过卫星传输与地面接收系统构成的通信网
61

社会保障是指国家通过立法,积极动员社会各方面资源,保证无收入、低收入以及遭受各种意外灾害的公民能够维持生存,保障劳动者在( )时的基本生活不受影响。

  • A.年老、失业、下岗、工伤、生育
  • B.年老、失业、患病、工伤、生育、灾害
  • C.年老、失业、疾病、下岗、工伤
  • D.年老、疾病、下岗、工伤
63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的著名诗句所蕴涵的哲理是( )。

  • 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
  • B.物质运动的无限性和时空的有限性的统一
  • C.物质运动的多样性和静止相对性的统一
  • D.物质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相对性的统一
64

提出“工作重心必须由农村转移到城市”的会议是( )。

  • A.遵义会议
  • B.瓦窑堡会议
  • C.中共八大
  • D.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65

某中外合资企业的外方认为,所在地工商管理部门吊销企业营业执照的行政处罚决定侵害了其合法权益,单独以其名义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对此,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

  • A.不能受理,因为合资企业中的外方不是独立的法人
  • B.可以受理,因为外方依法享有单独提起诉讼的权利
  • C.可以受理,但外方必须以企业的名义
  • D.可以受理,但是应当与中方一起做共同原告
66

赔偿请求人请求国家赔偿的时效为( ),自( )起计算。

  • A.半年,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之日
  • B.一年,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时的行为被依法确认违法之日
  • C.两年,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时的行为被依法确认违法之日
  • D.两年,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之日
67

依据我国《宪法》及《立法法》的规定,( )有权制定行政法规。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 D.国务院
68

我国《宪法》规定,中国公民在( )时,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 A.下岗或失业
  • B.未成年
  • C.生活确实有困难
  • D.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
69

李某向保险公司投保了家庭财产保险后,去外地学习,便委托其弟替他照看家庭。一日,李某的弟弟外出忘记锁门,致李某家被窃,财产遭受损失。保险公司应( )。

  • A.由于李某的弟弟存在过错,保险公司可以不承担赔偿责任
  • B.由于李某的弟弟存在过错,保险公司可以要求解除合同
  • C.由于李某的弟弟存在过错,保险公司对李某履行赔偿义务后,享有向李某的弟弟进行追偿的权利
  • D.保险公司应当对李某进行赔偿,且不得向李某的弟弟追偿
70

( )是机关工作的纽带,是机关接受与传递信息的通道。

  • A.公文
  • B.公文处理
  • C.公文拟办
  • D.公文承办
71

维护文件的高度严密性是指( )。

  • A.公文的保密性
  • B.公文语言结构的严密
  • C.公文行文文字的严密
  • D.施行办法的严密
72

人与世界的相互作用中,人与世界同时得到了改变,并获得日益丰富的内容,造成这一变化的基础是( )。

  • A.自然界自身的运动
  • B.人的意识的能动作用
  • C.人的实践活动
  • D.工具的制造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