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云南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卷十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21

曾在云南陆军讲武堂学习过的著名革命家有( )。

  • A.朱德
  • B.叶剑英
  • C.周保中
  • D.陈毅
  • E.贺龙
22

北回归线穿越红河州的( )。

  • A.蒙自市
  • B.开远市
  • C.个旧市
  • D.建水县
  • E.弥勒县
23

下面说法正确的有( )。

  • A.不同文字稿本是同一内容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文字撰写的文本
  • B.草稿是原始的非正式文稿,不具备正式公文的效用
  • C.副本是正本的复份,具备正式公文的法定效用
  • D.试行本是试验推行本,不具备正式公文的法定效用
  • E.定稿即正本
24

下面属于公文必备的基本组成部分有( )。

  • A.发文机关
  • B.报送机关
  • C.标题
  • D.题注
  • E.成文日期
2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是( )。

  • 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 C.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 D.社会主义荣辱观
  • E.团结同事
26

里格斯将公共行政模式划分为( )。

  • A.融合型公共行政模式
  • B.分散型公共行政模式
  • C.棱柱型公共行政模式
  • D.衍射型公共行政模式
  • E.集中型公共行政模式
27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马克思主义( )鲜明体现。

  • A.世界观
  • B.人生观
  • C.价值观
  • D.义利观‘
  • E.政绩观
28

作为行政学的学科体系的建立是由( )完成的。

  • A.怀特
  • B.魏劳毕
  • C.泰勒
  • D.韦伯
  • E.费富纳
29

行政领导权力的来源主要有( )。

  • A.合法权力
  • B.归属权
  • C.专业知识权
  • D.奖惩权力
  • E.决策权力
30

下列实行职位分类制度的国家有( )。

  • A.英国
  • B.法国
  • C.中国
  • D.美国
  • E.日本
31

十六届三中全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是( )。

  • A.按照统筹兼顾的要求
  • B.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 C.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
  • D.健全国家宏观调控,完善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 E.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
32

近百年来,世界上存在过三种经济体制,包括( )体制。

  • A.由个体分散决策的市场经济
  • B.由政府集中决策的计划经济
  • C.由个体决策与政府决策相结合的混合经济
  • D.由政府计划、企业自主经营的有计划商品经济
  • E.由外国跨国公司控制的半殖民地经济11
33

市场经济的平等性体现在( )。

  • A.竞争主体能够平等地取得生产要素
  • B.竞争主体能机会均等地进入市场,并进行自主决策和经营
  • C.竞争主体能平等地承担税赋和其他方面的负担
  • D.竞争主体在法律和经济往来中处于平等地位
  • E.人和人完全平等
35

邓小平理论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正确关系是( )。

  • A.三者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
  • B.邓小平理论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 C.邓小平理论是怀疑、否定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产物
  • D.邓小平理论是独立于马克思主义之外的理论体系
  • E.邓小平理论比毛泽东思想更接近马克思主义
36

法律责任一般分为( )。

  • A.违宪责任
  • B.民事责任
  • C.刑事责任
  • D.行政责任
  • E.财产责任
37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条件包括( )。

  • A.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 B.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经验的科学总结
  • C.当今国际局势的深刻变化
  • D.改革开放以来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
  • E.党所处的地位和环境、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
38

恩格斯说:“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同样是不可想象的。”这说明( )。

  • A.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 B.物质是运动的物质
  • C.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 D.运动是物质的承担者
  • E.物质是运动的源泉
39

现代科技革命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响是( )。

  • A.深化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宇宙观
  • B.证明、充实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
  • C.推动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进步和发展
  • D.马克思主义哲学已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 E.必须对现代科技发展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新的哲学概括
41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的本质区别表现在( )。

  • A.阶级属性不同
  • B.服务对象不同
  • C.理论实质不同
  • D.前者是无产阶级意识形态,后者是现代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
  • E.前者以实践为基础,后者建立在抽象的人性论或主观经验的基础上
42

第六次人口普查云南省普查登记总人口为( )人。

  • A.4609.8万
  • B.4596.6万
  • C.4307.6万
  • D.4500.1万
44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关键是( )。

  • A.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 B.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
  • C.发展文化产业
  • D.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46

人口问题的本质是( )。

  • A.吃饭问题
  • B.就业问题
  • C.发展问题
  • D.实行计划生育
50

规定性文件是( )。

  • A.法律类公文
  • B.行政机关文种范围内的公文
  • C.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普遍采用的一种公文
  • D.兼有行政公文和法律的性质
53

贵公司收到此文后,请迅即函复( )。

  • A.为要
  • B.为盼
  • C.为感
  • D.函告
55

条例的生效程序是( )。

  • A.由领导人签署
  • B.以会议的形式予以确认
  • C.以会计的形式审批,在一定范围内正式公布
  • D.面向社会公开张贴
56

下列各项中,作为规定性文件普遍特征的是( )。

  • A.执行的时间长
  • B.针对的问题反复多次适用,涉及多数人而非特定人
  • C.由国家机关制定
  • D.内容必须写得比较精细
57

以上请示事项( ),请即批复。

  • A.如有不妥
  • B.如无不妥
  • C.可否妥当
  • D.当否
59

下列有关布告的特点中,不正确的是( )。

  • A.受文对象广泛
  • B.布告一般由行政领导机关用于在所辖范围内发布政策、措施
  • C.布告的使用范围较窄,而发布事项的适用范围较窄
  • D.布告可用报纸、广播、张贴等方式让全体人民周知
61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中,决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性质和方向的是( )。

  • A.社会主义荣辱观
  • B.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 D.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63

加强职业道德是市场经济道德( )的内在要求。

  • A.经济建设
  • B.文化建设
  • C.环境建设
  • D.社会建设
64

( )是卫生类专业技术人员的首要职责,也是其职业道德的第一要求。

  • A.救死扶伤、防病治病
  • B.解除病人痛苦,保障人民健康
  • C.尊重病人、一视同仁
  • D.热情周到、敢于负责
65

( )是纠正行业不正之风的重要措施。

  • A.职业道德义务
  • B.职业道德技能
  • C.职业道德建设
  • D.职业道德修养
66

下列各项中对“慎独”理解正确的有( )。

  • A.是我国古代儒家创造出来的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自我修身方法
  • B.在有人看见的情况下严格要求自己
  • C.仍对今天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 D.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有做坏事的可能而不做坏事
67

公民应该勤奋工作,俭朴节约,积极进取,发奋图强。这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中( )。

  • A.团结友善的要求
  • B.明礼诚信的要求
  • C.勤俭自强的要求
  • D.敬业奉献的要求
69

在管理经济和企业深化改革进程中,常常听到这样一些说法:“抓住无形的手,逐步朝前走。”“有形手,无形手,手拉手,向前走。”这些说法形象地说明了以下道理( )。

  • A.既要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又要加强和改善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科学内涵就是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
  • C.计划与市场是市场经济的核心,是调节经济的两种手段,相互制约,形成互补
  • D.市场引导企业,国家调控市场
7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 )。

  • A.社会主义荣辱观
  •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 C.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 D.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7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是( )。

  • A.社会主义荣辱观
  •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 C.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 D.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73

在当前,我国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内容是( )。

  • A.爱国主义
  • B.为人民服务
  • C.集体主义
  • 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74

参加竞聘上岗人员本着自愿的原则,根据( )情况,选择申报竞聘岗位。

  • A.岗位要求的条件和本人的爱好
  • B.岗位要求的条件和本人的实际
  • C.岗位的好坏和本人的实际
  • D.岗位要求的能力和本人的实际
77

有稳定的经常性收入,可以抵补本单位的经常性支出的单位是( )。

  • A.自收自支事业单位’
  • B.小额拨款事业单位
  • C.全额拨款事业单位
  • D.差额拨款事业单位
78

下列属于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的是( )。

  • A.曲靖日报社
  • B.东北财经大学
  • C.北京图书馆
  • D.海南省政府经济研究中心
80

事业单位存在和发展的根本目的是( )。

  • A.经济利益
  • B.社会公益
  • C.国家利益
  • D.组织利益
85

从管理学角度说,决策的过程是制订行动方案并加以( )。

  • A.搜集整理的行为过程
  • B.比较分析的行为过程
  • C.优化抉择的行为过程
  • D.对照取舍的行为过程
86

下列属于行政组织特性的是( )。

  • A.政治性与社会性
  • B.理论性与实践性
  • C.普遍性与特殊性
  • D.集体性与个体性
88

1916年,高斯在《比较公共行政的模式》一文的基础上出版了( )。

  • A.《美国社会与公共行政》
  • B.《政府生态学》
  • C.《公共行政生态学》
  • D.《行政学导论》
89

根据我国现行宪法和立法法的规定,下列行为构成违法的是( )。

  • A.全国人大常委会撤销某直辖市人大常委会批准的单行条例
  • B.全国人大常委会修改全国人大制定的法律
  • C.全国人大改变其常委会批准的自治条例
  • D.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法律由国家主席签署主席令予以公布
90

在我国,行政管理的主体是( )。

  • A.国务院及其各部委和地方各级党政机构
  • B.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 C.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党组
  • D.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大、党政机关
91

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享有人身特别保护权的人大代表包括( )。

  • A.各级人大代表
  • B.全国人大代表
  • C.省级以上人大代表
  • D.县级以上人大代表
92

受理申请宣告公民失踪或死亡的机关是( )。

  • A.民政机关
  • B.司法行政机关
  • C.人民法院
  • D.公证机关
95

现行宪法规定,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审批权属于( )。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B.全国人大常委会
  • C.国务院
  • D.本级人民代表大会
96

未成年工是指年满( )周岁的劳动者。

  • A.14周岁未满16
  • B.14周岁未满18
  • C.16周岁未满20
  • D.16周岁未满18
97

如果遗嘱人先后立了数份内容相抵触的遗嘱,应以( )为准。

  • A.自书遗嘱
  • B.代书遗嘱
  • C.录音遗嘱
  • D.最后一份遗嘱
98

宪法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 )。

  • A.权利
  • B.义务
  • C.权力和义务
  • D.权利和义务
99

《劳动法》规定,劳动合同应当以( )形式订立。

  • A.书面
  • B.口头
  • C.书面或口头
  • D.默示
10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是( )。

  • A.公平正义
  • B.改革开放
  • C.社会和谐
  • D.和平发展
101

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是( )。

  • A.“一个自信”
  • B.“二个自信”
  • C.“三个自信”
  • D.“四个自信”
102

( )是一种相对权利。

  • A.生命权
  • B.债权
  • C.肖像权
  • D.名誉权
10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 )。

  • A.人民为本
  • B.公平正义
  • C.改革开放
  • D.共同富裕
104

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本分配原则是( )。

  • A.按劳分配
  • B.按生产要素分配
  • C.按资分配
  • D.按需分配
105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是( )。

  • A.按劳分配
  • B.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 C.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 D.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106

计划和市场是( )。

  • A.社会资源配置的两种方式和手段
  • B.性质不同的两种经济制度
  • C.计划是经济制度,市场是经济手段
  • D.市场是经济制度,计划是经济手段
107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是( )。

  • A.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
  • B.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 C.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
  • D.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
108

公有制实现形式,具体是指( )。

  • A.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实现形式
  • B.公有资产的所有、占有、支配、使用的关系
  • C.公有资产的组织形式
  • D.公有资产的最终归属问题
109

我国现阶段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 )的一种存在形式。

  • A.集体所有制
  • B.全民所有制
  • C.混合所有制
  • D.农户个体所有制
110

社会主义道德的集中体现是( )。

  • A.诚实守信
  • B.为人民服务
  • C.社会和谐
  • D.爱国主义
111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是( )。

  • A.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
  • B.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 C.进行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 D.继承和发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和吸收各国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
112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正确理解是( )。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区别在于是否有国家的宏观调控
  • B.市场调节完全受价值规律的支配,国家宏观调控则主要是行政手段
  • C.在资源配置中市场的基础性作用与国家的宏观调控是内在统一的
  •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说明市场经济本身就有一个姓“资”姓“社”的问题
114

十八大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八大要求,其中摆在第一位的基本要求是( )。

  • A.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 B.发展生产力
  • C.改革开放
  • D.公平正义
115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 )。

  • A.科教兴国
  • B.要用新的发展思路实现更快更好地发展
  • C.发展
  • D.发展战略
116

( )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 A.科学发展观
  • B.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C.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17

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权只能由( )行使。

  • A.人民法院
  • B.人民检察院
  • C.公安机关
  • D.人民政府
119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

  • A.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 B.发展科技和教育
  • C.发展生产力
  • D.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
120

邓小平理论产生的理论基础是( )。

  •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
  • B.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
  • D.社会主义本质论
121

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立足点是( )。

  • A.艰苦奋斗
  • B.实事求是
  • C.独立自主
  • D.争取外援
122

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和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是( )。

  • A.一切为了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 B.实事求是
  • C.批评与自我批评
  • D.理论联系实际
123

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主题是( )。

  • A.战争与革命
  • B.和平与发展
  • C.机遇与挑战
  • D.知识经济与信息革命
125

只有在中国人民找到了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后,才从根本上解决了中国的( )问题。

  • A.根本社会问题
  • B.基本社会问题
  • C.主要社会问题
  • D.前途和命运
126

否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的哲学是( )。

  • A.唯心主义
  • B.经验主义
  • C.不可知论
  • D.二元论
127

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区别是( )。

  • A.对物质和意识关系的两种不同回答
  • B.对精神决定世界的两种不同理解
  • C.对世界是否可知的两种不同的认识
  • D.对世界怎样存在的两种不同观点
128

我国古代哲人提出“土与金、木、火、水杂,以成百物”“和实生物”,这是( )。

  • A.多元论观点
  • B.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 C.主张矛盾调和的形而上学观点
  • D.朴素唯物论观点
129

孔子提出“畏天命”“获罪于天,无所祷也”,这是( )。

  • A.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 B.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 C.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 D.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130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 )。

  • A.从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
  • B.从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
  • C.从实践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
  • D.从自然和社会的关系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
131

恩格斯提出的哲学基本问题的重要方面是( )。

  • A.思维对存在的能动作用问题
  • B.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 C.思维主体和思维客体的关系问题
  • D.思维和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问题
13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是( )。

  • A.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 B.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
  • C.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 D.实践性、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133

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的关键是( )。

  • A.发现了阶级斗争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 B.肯定了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
  • C.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 D.把实践理解为对象性活动
134

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宇宙之砖”“万物的始基”“原初物质”的哲学是( )。

  •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 B.庸俗唯物主义
  • C.近代唯物主义
  • D.宗教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