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云南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卷八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21

我国所要建立的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市场体系应该是( )。

  • A.地方性的市场
  • B.竞争的市场
  • C.开放的市场
  • D.全国统一的市场
  • E.国家宏观调控下的市场
22

产业结构高度化是指产业结构依次由低级向高级逐渐演进的过程,主要表现为( )。

  • A.在整个产业结构中,由第一产业占优势逐渐向第二、第三产业占优势演进
  • B.由基础产业占优势向高新技术产业占优势演进
  • C.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占优势向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占优势演进
  • D.由资源密集型产业占优势向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占优势演进
  • E.由制造初级产品的产业占优势向制造中间产品、最终产品的产业占优势演进
23

下列哪种情况可以采用越级行文的方式?( )

  • A.此情况特殊、紧急
  • B.需要检举、控告直接上级机关
  • C.某市人民政府为适应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需要,拟在原某林场内建一座具有一定规模的文化大楼
  • D.某市欲建植物园,为此,决定向上级机关致文请求批准
  • E.林业部致某县林业局要求调查该县某处森林发生重大火灾的起因,该县林业局调查清楚后向林业部行文报告
24

通知的种类有( )。

  • A.指示性通知
  • B.批转、转发性通知
  • C.知照性通知
  • D.发布性通知
  • E.部署性通知
25

近百年来,世界上存在过三种经济体制,包括( )体制。

  • A.由个体分散决策的市场经济
  • B.由政府集中决策的计划经济
  • C.由个体决策与政府决策相结合的混合经济
  • D.由政府计划、企业自主经营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 E.由外国跨国公司控制的半殖民地经济
26

在与人交往时的基本规范是( )。

  • A.注意个人形象
  • B.保持适当距离
  • C.体察对方心境
  • D.讲究语言技巧
  • E.莫忘运用微笑
27

良好的心理品质主要表现在( )。

  • A.志向宏伟
  • B.意志坚定
  • C.情绪乐观
  • D.为人豁达
  • E.办事认真
28

人际吸引因素包括( )。

  • A.正确的人生观
  • B.高尚的品德修养
  • C.良好的心理品质
  • D.敏锐的智慧才能
  • E.特殊的人格魅力
29

在竞争与合作中需要正确处理的关系主要是( )。

  • A.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 B.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 C.主角与配角的关系
  • D.集体与家庭的关系
  • E.个人与家庭的关系
30

要想获得和发展友谊必须做到( )。

  • A.与人为善,以心换心
  • B.学会宽容,善于原谅
  • C.严于律己,谨慎择友
  • D.见机行事,态度从容
  • E.共同努力,协调一致
31

人际交往的范围包括( )。

  • A.交流思想和感情
  • B.传授知识和经验
  • C.切磋技艺和才能
  • D.共同执行公共事务
  • E.商谈业务和买卖
32

( )是民事责任的认定和归结的原则。

  • A.结果责任
  • B.过错责任
  • C.严格责任
  • D.绝对责任
  • E.受益者合理分担责任1
33

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的情况有( )。A,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 A.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3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 B.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 C.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行合同目的
  • D.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34

我国《合同法》规定,( )产生争议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期限为4年。

  • A.供电合同
  • B.国际货物买卖合同
  • C.保险合同
  • D.技术进出口合同
  • E.涉外贷款合同
35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军市场。”邓小平这一论断的内涵是( )。

  • A.计划和市场都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
  • B.计划和市场都是资源配置的方式
  • C.计划和市场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 D.计划和市场是不能兼容的
  • E.本质上是判断姓“资”姓“社”
36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邓小平同志通过不断探索,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他将社会主义的本质概括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乡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概括的理论意义在于( )。

  • A.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水平
  • B.是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成果
  • C.为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 D.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贡献
  • E.是对人类的贡献
37

邓小平提出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判断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 )。

  • A.充分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
  • B.是对生产力标准的深化和发展
  • C.本质上是判断姓“资”姓“社”的标准
  • D.是由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决定的E,是社会进步的具体表现
38

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相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包括( )。

  • A.形成基础不同
  • B.所有制形式不同
  • C.生产目的不同
  • D.分配方式不同
  • E.宏观调控不同
39

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是生产关系的基础。生产资料包括的两大项内容分别是( )。

  • A.劳动资料
  • B.运输设备
  • C.动力系统
  • D.劳动对象
  • E.信息系统
40

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中,广义的社会经济结构包括两大项内容,它们分别是( )。

  • A.所有制结构
  • B.生产力结构
  • C.劳动资料结构
  • D.劳动产品结构
  • E.生产关系结构
41

对同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实行社会公示,这是尊重公民的( )。

  • A.知情权
  • B.政治自由权
  • C.安全权
  • D.直接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
42

联合行文的作者,应为( )。

  • A.具有隶属关系的机关
  • B.同级或级别相等的机关
  • C.同一组织系统中的上下级机关
  • D.具有业务指导关系的机关
43

决策机关进行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是( )。

  • A.召开信息发布会
  • B.赋予公民广泛的民主权利
  • C.拓宽民意反映渠道
  • D.决策机关自律活动
44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可以依据的规范性文件是( )。

  • A.北京市某区政府发布的政府采购实施办法
  • B.云南某自治州制定的本州范围内实施的单行条例
  • C.国务院对其最终裁决行为的规定
  • D.人事部发布的在其本部门系统内部施行的规定
45

一般情况下,从业人员的着装要求是( )。

  • A.着装朴素
  • B.讲究品牌
  • C.体现个性
  • D.款式新颖
46

现阶段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关键是( )。

  • A.精简机构
  • B.压缩编制
  • C.转变职能
  • D.政企分开
48

下列权利中不属于人格权的为( )。

  • A.名誉权
  • B.荣誉权
  • C.姓名权
  • D.肖像权
52

行政裁决的机关是( )。

  • A.人民法院
  • B.人民检察院
  • C.国家立法机关
  • D.法律授权的特定的行政机关
53

中央军事委员会的领导体制是( )。

  • A.集体负责制
  • B.双重双属制
  • C.主席负责制
  • D.合议制
54

文件的成文日期,指( )。

  • A.领导人签发的日期
  • B.文件用印日期
  • C.文件发出日期
  • D.领导人签署文件正本日期
55

撰写批复,开头应写明( )。

  • A.上级机关的指示
  • B.国家的有关法规
  • C.下级机关的工作情况
  • D.所针对的请示的日期与标题
56

撰写请示,要求( )。

  • A.主送一个主管的上级机关
  • B.主送上级机关的领导人。
  • C.受双重领导的机关主送两个上级机关
  • D.主送主管的与有关的上级机关
57

主送机关指( )。

  • A.收文机关
  • B.办理或答复收文的机关
  • C.需要了解收文内容的机关
  • D.必须送达的机关
58

签署是指( )。

  • A.机关领导人在定稿上亲笔签名
  • B.机关领导人在公文正本上亲笔签名
  • C.机关领导人对收文的办理签注批示意见
  • D.文件的承办人在文件处理单上亲笔签名
59

邓小平“一国两制”科学构想提出首先是针对( )。

  • A.香港问题
  • B.澳门问题
  • C.港澳问题
  • D.台湾问题
61

我国的民主党派是( )。

  • A.执政党
  • B.反对党
  • C.在野党
  • D.参政党
62

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内容集中体现为( )。

  • A.为人民服务
  • B.诚实守信
  • C.爱国主义
  • D.团结互助
63

既是我国农村经济制度的基础,也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方式的基础是( ).

  • A.农产品价格体制改革
  • B.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
  • C.农村税费制度改革
  • D.农产品流通体制
64

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以( )为主要标志。

  • A.农产品流通体制
  • B.农村税费制度改革
  • C.农产品价格体制改革
  • D.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
65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是( )。

  • A.人民当家作主的原则
  • B.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
  • C.民主集中制原则
  • D.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的原则
66

现代公司制的核心是( )。

  • A.股东大会制度
  • B.董事会制度
  • C.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
  • D.法人治理结构
67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 )。

  • A.公有制经济
  • B.国有经济
  • C.集体经济
  • D.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68

现代企业制度主要形式中,更适合中小企业的是( )。

  • A.有限责任公司
  • B.合伙制公司
  • C.无限责任公司
  • D.股份有限公司
69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前提是( )。

  • A.国有资产的最终所有权与法人财产权的分离
  • B.企业法人制度的建立
  • C.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 D.法人财产权的形成
72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于改革开放先行地区的广东来说,更具紧迫性。这是因为( )。

  • A.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
  • B.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 C.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D.认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74

“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构建和谐社会,其关键是各级领导要学会在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 A.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能动的反作用
  • B.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
  • C.主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 D.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75

为了纠正当前对GDP的片面追求,我国政府将调整财政转移投向切实关注和解决就业、教育、生态、医疗、公共卫生以及社会公正等问题。这表明( )。

  • A.财政对资源配置起着重要作用
  • B.以上问题的解决有赖于积极财政政策
  • C.经济发展水平从根本上制约财政收入
  • D.财政政策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76

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其哲学依据是( )。

  • A.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
  • B.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要求
  • C.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 D.集体主义是我们正确的价值取向
77

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 )。

  • A.人类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
  • B.经济发展的永恒主题
  • C.农村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
  • D.自然界向前发展的永恒主题
78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是( )。

  • A.全面发展
  • B.协调发展
  • C.可持续发展
  • D.以人为本
79

我国市场经济的显著特点表现在( )。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
  •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企业有独立的经济利益
  •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
  •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通过市场竞争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
80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 )。

  • A.精神要求
  • B.精神之源
  • C.精神寄托
  • D.精神家园
86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 )。

  • A.基本要求
  • B.根本方略
  • C.基本方式
  • D.根本方法
88

( )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

  • A.依法治国
  • B.协商民主
  •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D.法律健全
89

( )是我们党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 A.人民民主
  • B.党内民主
  • C.人的全面发展
  • D.反腐败斗争
90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对市场经济认识上的重大突破是( )。

  • A.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
  • B.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调节作用
  • C.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
  • D.市场经济是有国家干预的经济
91

在现代企业制度的财产关系中,法人财产权指的是( )。

  • A.财产的归属权
  • B.财产的运营权
  • C.出资者的决策权
  • D.出资者的受益权
97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 )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

  • A.经济增长方式
  • B.行政管理方式
  • C.经济发展方式
  • D.政府职能
98

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 )。

  • A.共同富裕
  • B.科学发展
  • C.社会和谐
  • D.小康社会
99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 )。

  • A.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 B.能确保经济总量的平衡
  • C.可实现经济结构的平衡
  • D.可保障社会公平
110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应该成为( )。

  • A.由国家直接经营管理的经济单位
  • B.由国家统负盈亏的经济单位
  • C.具有一定权利和义务的法人实体
  • D.拥有全部资产所有权的经济实体
111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我国未来的三大历史任务是( )。

  • A.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
  • B.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
  •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党的建设、经济建设D,继续新型工业化建设、维护世界和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12

从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来看,( )是实现社会主义的关键。

  • A.必须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 B.要发展生产力,就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 C.必须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 D.坚持共同富裕,防止两极分化
1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 )。

  • A.最新成果
  • B.最新运用
  • C.最新理论
  • D.最新思想
1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 )。

  • A.思想基础
  • B.理论基础
  • C.政治基础
  • D.政治保障
115

市场经济的基本作用是( )。

  • A.优化资源配置
  • B.改进生产技术
  • C.进行商品交换
  • D.物价调控
116

一切经济问题,都是由( )的矛盾引起的。

  • A.私人占有与公共需要
  • B.生产力的发达与人们对物质文化需求的永不满足
  • C.生产能力的绝对增长与人们消费相对落后
  • D.需要无限与资源有限
117

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 )。

  • A.发展才是硬道理
  • B.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 C.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 D.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118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 )。

  • 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 B.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 C.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
  • D.怎样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问题
121

只有在( )条件下,才产生了对法治的社会需求。

  • A.商品经济
  • B.自然经济
  • C.市场经济
  • D.计划经济
122

社会主义本质规定和必然要求是( )。

  • A.民主法制
  • B.无产阶级专政
  • C.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 D.政治协商制度
123

深化政府机构改革,以( )为突破口。

  • A.精简机构
  • B.高薪养廉
  • C.强化监督
  • D.重视服务
125

加强法制重点是进行( )。

  • A.制裁
  • B.挽救
  • C.教育
  • D.改造
126

社会主义法制要求的核心是( )。、

  • A.制定法律
  • B.公正审判
  • C.强化仲裁的作用
  • D.严格依法办事
127

社会主义法制的根本出发点是确认和保障( )。

  • A.中国共产党领导
  • B.公民义务履行
  • C.人民的民主权利
  • D.改革开放
128

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是( )。

  • A.阶级斗争
  • B.改革开放
  • C.科学技术革命
  • D.社会基本矛盾
129

“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是( )。

  • A.市场经济理论
  • B.剩余价值理论
  • C.商品经济理论
  • D.劳动二重性理论
130

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斗争的根源是( )。

  • A.不同阶级在政治态度上的根本对立
  • B.不同阶级在意识形态上的根本对立
  • C.不同阶级在经济利益上的根本对立
  • D.不同阶级在职业分工上的根本对立
131

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

  • A.人和自然界、人和人之间的矛盾
  • B.个人和社会、自然界和社会之间的矛盾
  • C.先进和落后、正确和错误之间的矛盾
  • 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132

经济基础是一定社会中( )。

  • A.生产力系统各要素的总和
  •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
  • C.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
  • D.占统治地位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
133

“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伟大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它就要把他们创造出来。”这种观点( )。

  • A.正确说明了杰出人物的产生和作用
  • B.属于英雄创造历史的唯心史观
  • C.否认了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 D.违背了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136

从动物心理发展到人的意识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

  • A.手脚分工
  • B.语言产生
  • C.生产劳动
  • D.社会交往
137

在意识本质的问题上,庸俗唯物主义的错误在于( )。

  • A.否认意识内容的客观性
  • B.否认意识的主观特征
  • C.否认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 D.否认意识对人脑的依赖性
138

社会革命的最深刻的根源在于( )。

  • A.人口过多和资源匮乏的矛盾
  • B.先进生产力和落后生产力的矛盾
  • C.先进文化和落后文化的矛盾
  • 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139

时空的相对性是指( )。

  • A.时空的具体特性是可变的
  • B.时空的客观性是可变的
  • C.时空是主观的
  • D.时空是客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