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陕西省汉中市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真题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是发展,其内涵主要包括( )

  • A.人口持续发展
  • B.生态持续发展
  • C.经济持续发展
  • D.社会持续发展
2

我国风能资源丰富,内陆有良好开发利用条件的地区有( )。

  • A.内蒙古北部
  • B.甘肃
  • C.新疆北部
  • D.松花江下游
4

学术论文常用的论证方式有( )。

  • A.直接论证
  • B.演绎论证
  • C.归纳论证
  • D.对比论证
5

下列做法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可行的是( )。

  • A.棉花是自然界中较纯粹的纤维素,纤维素约占92%~95%,所以人们喜欢穿纯棉内衣
  • B.根据油脂不溶于水,易溶于汽油和乙醚等有机溶剂的性质,工业上可用有机溶剂来提取棺物种子里的油
  • C.农业上可利用红外线的发热性能烘干粮食
  • D.紫外线照射可杀死细菌,家庭和医院可广泛使用
6

下列关于公文的说法,表述正确的选项是( )。

  • A.下级机关向所属上级机关呈送的报告、请示,属上行文,上行文的行文方式有三种,即逐级行文、多级行文和越级行文
  • B.某单位领导违规使用公车被曝光,有关部门发公告提出批评,要求限期整改
  • C.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向一个上级机关行文,必要时应抄送其另一个上级机关
  • D.公文语言的主要特点是庄重、准确、朴实、精炼、严谨、规范
7

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的概况,说法正确的是( )。

  • A.苏格兰人民起义,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导火线
  • B.君主立宪制,确立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在英国的统治地位
  • C.史蒂芬孙发明火车机车,是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之一
  • D.英国工业革命,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
9

代表明清科学技术主要成果的是( )。

  • A.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 B.宋应星的《开工天物》
  • C.贾思勰的《齐民要术》
  • D.徐光启的《农政全书》
10

我国古典文学成就卓越,下列概括准确的是( )。

  • A.《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
  • B.鲁迅称司马迁的《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 C.《三国演义》是我国章回小说的开山之作
  • D.郭沫若“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的对联,是对清代蒲松龄文言小说《聊斋志异》的评价
12

宋词分豪放派和婉约派。下列词句的作者同属豪放派的( )。

  • A.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 B.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 C.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 D.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14

下列诗句,均出自白居易《琵琶行》的有( )。

  • A.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 B.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 C.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 D.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15

之所以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因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 A.是我国的国体
  • B.是由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
  • C.是中国共产党坚持民主执政的表现
  • D.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共同愿望
16

前不久,研究人员发现,把健康成年小鼠置于黑暗中一周后,它们辨别音高的能力显著提高。此前,科学界通常认为这种变化主要发生在幼年阶段,且需要更长时间。这表明( )。

  • A.科学的价值在于造福社会
  • B.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
  • C.真理具有反复性和相对性
  • D.认识的真理性需要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
17

把权力关在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一靠民主,二靠法制。为此( )。

  • A.要确保公民的知情权、监督权
  • B.要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
  • C.要健全质询、问责、罢免等制度
  • D.要提高国家公职人员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能力
18

英国哲学家波普尔说:“如果我们过于爽快地承认失败,就可能使自己发觉不了我们非常接近于正确。”这句话告诉我们( )。

  • A.辩证否定是事物之间的相互否定
  • B.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 C.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 D.真理是主观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
19

“良机对于懒惰没有用,但勤劳可以使最平常的机遇变成良机。”这句话说明( )。

  • A.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 B.外因对事物的发展是可有可无的
  • C.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 D.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20

到2020年我国将建成16000公里的高速铁路,高铁已经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一张名片,高铁建设将会为中国经济带来的影响是( )。

  • A.百姓享受出行便利
  • B.带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 C.调整国际经济秩序
  • D.优化对外贸易结构
21

有人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也有人说“饱暖思淫欲”。这两句话蕴含的哲理有( )。

  • A.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有决定作用 [WWw.91exAM.org]
  • B.任何社会意识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 C.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
  • D.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22

尽管2014年生态文明建设有了明显的进展,但我们也要看到,治理环境污染需要一个过程。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有( )。

  • A.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 B.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实践中认识规律,改变规律
  • C.坚持实际第一,人类就能取得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成功
  • D.既要对事物发展前途充满信心,又要善于走曲折之路
23

对当下中国经济发展态势,正确的看法是( )。

  • A.中国经济开始下滑,给世界经济带来不利影响
  • B.这有利于推进我国经济结构性调整
  • C.要用“新常态”思维认识中国经济,要充满信心
  • D.中国经济发展放缓,高速增长没有可能
24

关于毛泽东思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毛泽东思想是一个内容丰富的完整的科学体系
  • B.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和根本点是实事求是
  • C.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 D.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25

历史告诉我们,在多民族国家,只有民族团结才能实现民族解放,才能建设好国家,才能有幸福生活。这说明民族团结是( )。

  • A.社会稳定的前提
  •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
  • C.民族平等的基础
  • D.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
26

为了实现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劳动权利,我国先后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一系列劳动法律法规,其意义是( )。

  • A.确立了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基本法律原则
  • B.为公民的合法劳动权益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 C.保证了公民不会失业
  • D.为我们指明了就业的条条通途
27

我国《宪法》规定的经济制度的内容包括( )。

  • A.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公有制
  • B.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 C.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 D.国家保护社会主义公共财产和公民私有财产
28

关于合同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多数合同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是对等的
  • B.权利和义务受法律保护,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
  • C.只有签订了书面合同,权利和义务才受法律保护
  • D.任何一方违反了约定的义务,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0

下列关系中属于民事法律关系的是( )。

  • A.与某企业签订购销合同的某行政机关
  • B.故意打碎他人贵重花瓶的某中学生
  • C.与某市场商贩发生合同纠纷的某商人
  • D.英国留学生违背交通规则开车撞人行为
31

我国改革开放取得成绩的根本原因是( )。

  • A.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 B.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C.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 D.坚持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不动摇
32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目标,需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政策、战略、方针。”下列关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表述正确的是( )。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
  • 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是我国基本的政治制度
  •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 D.我国根本制度是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33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力和法律效力。《决定》的通过( )。

  • A.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举措
  • B.有利于树立宪法权威
  • C.有利于增强国家工作人员的宪法观念
  • D.有利于激励和教育国家工作人员忠于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
36

下列关于汉中地理位置表述正确的是( )。

  • A.汉中市位于陕西西南部,北倚秦岭,南屏大巴山
  • B.地势南低北高,依次为平原、丘陵和山地
  • C.生态环境良好,生物资源极为丰富
  • D.汉中盆地是中国著名的粮仓,粮食生产一年两熟
37

生态系统达到生态平衡的根本原因是( )。

  • A.生态系统具有反馈机能
  • B.生态系统具有能量流动功能
  • C.生态系统具有物质循环功能
  • D.生态系统具有信息流通功能
38

建设“富裕陕西、和谐陕西、美丽陕西”是中国梦在陕西的具体实践,下列关于“陕西梦”解读正确的是( )。

  • A.“富裕陕西”是实现陕西梦的物质基础
  • B.“和谐陕西”是实现陕西梦的根本保证
  • C.“美丽陕西”是实现陕西梦的重要支柱
  • D.“陕西梦”是全省人民的共同期盼
42

实现中国历史上宇航员第一次出舱飞行试验壮举的是( )。

  • A.神舟七号
  • B.神舟八号
  • C.神舟九号
  • D.神舟十号
43

下列有关“龙卷风”和“地震”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龙卷风具有很大的吸吮作用,吸离海(湖)面的水形成水柱,然后同云相接,俗称“龙取水”
  • B.龙卷风常发生于夏季的雷雨天气时,尤以下午至傍晚最为多见
  • C.震中到震源的深度叫震源深度,深度在70~300千米的叫深源地震
  • D.震级表示地震强弱的量度,近日发生在新疆和田皮山县的6.5级地震为破坏性地震
44

下列关于公文的说法,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行政公文的作者是撰写公文的办公室负责人
  • B.法规性、指挥性公文,其法定效力高于一般的知照性、事务性公文
  • C.联合行文的作者按照党、政、军、群的顺序排列
  • D.涉密公文应当通过机要交通、邮政机要通信等进行传递
45

下列用于公文“函”或“请示”的尾语,使用不当的是( )。

  • A.敬请函复
  • B.请予支持
  • C.谨致谢忱
  • D.酌情批办
49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 )。

  • A.胡适发表《文学改良诌议》
  • B.鲁迅发表《狂人日记》
  • C.孙中山发表《讨袁檄文》
  • D.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
51

在我党历史上,确定以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为总方针的会议是( )。

  • A.遵义会议
  • B.洛川会议
  • C.中华苏维埃第一次会议
  • D.“八七”会议
52

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的战役是( )。

  • A.牧野之战
  • B.官渡之战
  • C.赤壁之战
  • D.淝水之战
53

中国进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重要标志是( )。

  • A.太平天国农民运动
  • B.鸦片战争
  • C.洋务运动
  • D.甲午中日战争
54

康有为、梁启超“公车上书”,时逢当时一个不平等条约签订,这个条约是( )。

  • A.《南京条约》
  • B.《马关条约》
  • C.《辛丑条约》
  • D.《虎门条约》
55

《欧也妮.葛朗台》的作者是( )。

  • A.果戈里
  • B.雨果
  • C.巴尔扎克
  • D.狄更斯
56

下列戏剧,作品名称与作者不对应的是( )。

  • A.《龙须沟》——老舍
  • B.《蔡文姬》——郭沫若
  • C.《日出》——曹禺
  • D.《关汉卿》一夏衍
58

我国第一部描写解放战争的优秀长篇小说是( )。

  • A.《林海雪原》
  • B.《保卫延安》
  • C.《青春之歌》
  • D.《红旗谱》
59

反映我国东北地区土地改革斗争画面的长篇小说并获得斯大林文学奖的是( )。

  • A.《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 B.《创业史》
  • C.《暴风骤雨》
  • D.《山乡巨变》
60

下面是中国古典小说名著中的人物与情节,其中搭配不当的是( )。

  • A.关羽——温酒斩华雄
  • B.孙悟空——三借芭蕉扇
  • C.刘姥姥——醉卧怡红院
  • D.宋江——活捉史文恭
64

下列唐诗名作,具有“田园诗派”风格的是( )。

  • A.《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B.《芙蓉楼送辛渐》
  • C.《燕歌行》
  • D.《山居秋暝》
65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的作者是( )。

  • A.谢灵运
  • B.孟浩然
  • C.陶渊明
  • D.王维
66

被鲁迅称为“西汉宏文”的作品是( )。

  • A.《史记》
  • B.《过秦论》
  • C.《汉书》
  • D.《谏逐客书》
67

构成我国浪漫主义文学源头的是( )。

  • A.《诗经》
  • B.《尚书》
  • C.《庄子》
  • D.《楚辞》
68

“真理是时间的女儿,不是权威的女儿。”这句名言是指( )。

  • A.真理与权威是相互排斥的
  • B.真理要靠历史和实践来检验
  • C.真理与权威是相互依存的
  • D.只有服从真理,才能具有权威
69

关于陕西“三强一富一美”,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A.经济强、科技强、文化强、百姓富、生态美
  • B.经济强、科教强、文化强、百姓富、生态美
  • C.经济强、教育强、文化强、百姓富、生态美
  • D.经济强、科教强、政治强、百姓富、生态美
71

下列关于陕西气候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陕西横跨三个气候带,南北差异比较大
  • B.陕南属南亚热带气候,关中及陕北属暖温带气候
  • C.全省平均气温13.7℃;,自南向北、自东向西递减
  • D.降水南多北少,陕南为湿润区,关中为半湿润区,陕北为半干旱区
79

人大代表是人民权利的受托者。以下体现人大代表履行职责的行为是( )。

  • A.为灾区组织慈善义卖活动
  • B.参加所在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 [WWw.91exAM.org]
  • C.联名向本级人大提交环境保护法议案
  • D.应邀列席党支部群众路线教育活动
80

全面深化农村改革,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说明( )。

  • A.市场调节是万能的
  • B.宏观调控完全没有必要
  • C.深化农村改革是发展农村经济的唯一途径
  • D.实质是更好的发挥价值规律的作用
85

小光今年15岁,涉嫌故意杀人被提起公诉,小光没有委托辩护人,其父母也未为其聘请,对此( )。

  • A.小光可以自行辩护,不必请辩护人
  • B.小光无需聘请辩护人,自己也无权辩护
  • C.法院应当为小光指定辩护人
  • D.法院可以为小光指定辩护人
89

《民法通则》之所以规定民事活动应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是因为( )。

  • A.主要是为了保护私人利益
  • B.重点是为了保护集体利益
  • C.为确保各成员合理合法地行使权利,调解各方利益
  • D.关键是为了协调公共利益
91

法人、个体工商户也享有人身权,包括( )。

  • A.姓名权和名誉权
  • B.名誉权和经营权
  • C.经营权和隐私权
  • D.名称权和名誉权
96

法所体现的公平、正义,是统治阶级所承认的公平、正义。这是因为( )。

  • A.法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 B.法反映的内容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 C.法反映的思想永恒不变
  • D.法反映的是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
98

针对计划生育政策带来的人口结构等方面的问题,我国开始逐步调整完善人口政策,以促进人口长期发展。我国人口政策调整的哲学依据是( )。

  • A.改革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 B.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 C.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主体
  • D.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99

“加强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是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在要求,是人民对自己选举和委派代表的基本要求。”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其依据是( )。

  • A.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
  • B.人民群众的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的源泉
  • C.劳动群众的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 D.脑力劳动者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102

“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决定于这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基础,同时又反作用于这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基础,乃至于起决定性作用。”这说明( )。

  • A.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
  • B.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
  • C.政治制度在国家和社会中起决定作用
  • D.经济基础一定要适合上层建筑状况
103

文艺不能当市场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这其中蕴含的哲理主要是( )

  • A.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
  • B.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 C.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性质
  • D.坚持对具体问题做具体分析
104

在关于研发和推广转基因作物的争论中,有专家指出,虽然人类对于转基因的研究有所进展,但要真正搞清转基因作物对于人和环境的影响和破坏尚需时日。这是因为( )。

  • A.认识总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
  • B.客观事物的复杂性阻碍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 C.自然界的事物在人的意识之外独立存在
  • D.认识运动是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105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底色”,是中华民族的“基因”。在当前世界文明多元的背景下,如何保持这“底色”和“基因”,若以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思考,最根本的是要( )。

  • A.加强各民族文明的交流和借鉴,求同存异
  • B.传承和发展中国优秀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 C.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化功能,以文化人
  • D.独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风,引领社会核心价值
106

下列判断中能体现唯物论和辩证法相统一的是( )。

  • A.要命令自然就要服从自然
  • B.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 C.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 D.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110

“你懂的”和“大家都很任性”,是全国政协新闻发言人吕新华在去年和今年两会上的用语。这两句话体现的哲理是( )。

  • A.物质决定意识
  • B.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 C.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 D.意识对物质具有决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