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异卵双胞胎
- B.植物插条繁殖
- C.植物嫁接
- D.分株繁殖
- A.反浪费
- B.反台独
- C.反官僚主义
- D.反贪污
- A.梅
- B.竹
- C.松
- D.菊
- A.有利于加快经济发展
- B.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 C.有利于扩大就业,缓解我国的就业压力
- D.有利于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 A.首尾呼应
- B.前后呼应
- C.内容和题目呼应
- D.政策和材料呼应
- A.决定
- B.命令
- C.批复
- D.请示
- A.由法定作者制发
- B.具有法定的现实执行效用
- C.具有规范的体式
- D.履行法定的程序
- A.机构职能要简单
- B.机构设置要精简
- C.人员编制要精干
- D.办事程序要简化
- 38
-
行政执行的手段有()。
- A.教育手段
- B.法律手段
- C.行政手段
- D.经济手段
- A.党委领导
- B.政府负责
- C.社会协同
- D.公众参与
- A.强制性
- B.权威性
- C.随意性
- D.社会性
- A.犯罪人与被害人是朋友关系
- B.实施抢劫的行为人必须达到刑事责任年龄
- C.实施犯罪的方法必须是以暴力、胁迫等手段截取财物
- D.行为人主观上是故意犯罪,并且具有非法占有财物的意识
- A.支付赔偿金
- B.赔礼道歉
- C.返还财产
- D.恢复原状
- A.医院检查费3000元
- B.购得残疾人轮椅一辆1000元
- C.护理人员雇佣费1000元
- D.残疾赔偿金10000元
- A.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 B.提高节能环保水平
- C.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
- D.提高经济增长速度
- A.决策公开
- B.服务公开
- C.结果公开
- D.管理公开
- A.有法可依
- B.有法必依
- C.执法必严
- D.违法必究
- A.思想道德建设
- B.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 C.法制建设
- D.民主建设
- A.意识可以创造物质
- B.意识决定物质
- C.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
- D.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
- A.韩愈
- B.柳宗元
- C.白居易
- D.杜牧
- A.重阳
- B.七夕
- C.中秋
- D.元宵
- A.抗美援朝
- B.解放战争
- C.抗日战争
- D.辛亥革命
- A.清朝
- B.明朝
- C.元朝
- D.宋朝
- A.月球在地球和太阳之间
- B.太阳在月球和地球之间
- C.地球在太阳和月球之间
- D.是在新月的时候
- A.聂耳
- B.冼星海
- C.刘天华
- D.贺绿汀
- A.从多治军
- B.从简治军
- C.从严治军
- D.从宽治军
- A.壮族
- B.蒙古族
- C.朝鲜族
- D.回族
- A.萤火虫
- B.苍蝇
- C.鱼
- D.蝙蝠
- A.爱因斯坦
- B.恩格斯
- C.毛泽东
- D.邓小平
- A.市场上只有一个企业生产和销售某一种商品
- B.产业集中度极高,市场被极少数大企业垄断
- C.不存在任何相近的替代产品
- D.其他任何企业进入该市场极为困难,或者是根本不可能的
- A.企业
- B.市场
- C.银行
- D.政府
- A.文化
- B.地域
- C.季节
- D.生产
- A.反映流程
- B.科技司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 C.提出异议的要求
- D.反映时间
- A.(2014)(570号)
- B.〔2014〕570号
- C.[2014]570号
- D.2014[570号]
- A.2014年12月19日
- B.2014.12.19
- C.二零一四年十二月十九日
- D.二0一四年十二月十九日
- A.决议
- B.通告
- C.公报
- D.议案
- A.撰写者本人或团体
- B.机关党政负责人
- C.行文对象及行文内容
- D.作者的上级机关
- 68
-
公文中的词语应()。
- A.含义确切
- B.韵味无穷
- C.深藏不露
- D.色彩丰富
- 69
-
公文的作者是指()。
- A.制发文件的机关或组织
- B.拟制公文的秘书工作人员
- C.参与文件形成过程的全体机关工作人
- D.审核签发文件的领导
- A.公告
- B.起诉书
- C.通知
- D.批复
- A.绝密文件
- B.机密文件
- C.秘密文件
- D.内部文件
- A.调节社会分配职能
- B.组织社会保障职能
- C.促进社会服务体系建立的职能
- D.提高人口质量的职能
- A.委员会制
- B.行政首长负责制
- C.首问责任制
- D.集体领导制度
- A.宏观决策
- B.风险型决策
- C.非程序性决策
- D.理想决策
- A.权责一致原则
- B.权力授权原则
- C.适当控制原则
- D.充分信任原则
- 76
-
在我国,特赦由()决定。
- A.最高人民法院
- B.最高人民检察院
-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D.国务院
- A.一般专门监督
- B.行政系统的内部监督
- C.行政系统的外部监督
- D.政党监督
- A.沟通灵活,速度快
- B.沟通效果好
- C.比较严肃,约束力强,易于保密
- D.使信息沟通保持权威性
- A.国家权力机关
- B.各级党组织
- C.国家行政机关
- D.国家司法机关
- A.行政参与和行政委托
- B.权力委任和行政委托
- C.行政指导和行政授权
- D.行政指导和权力委任
- A.行政诉讼
- B.行政反馈
- C.行政征收
- D.行政授权
- A.权利
- B.义务
- C.权利和义务
- D.职责
- A.100%
- B.150%
- C.200%
- D.300%
- A.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一般都不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 B.自首的犯罪分子若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 C.自首的犯罪分子若有立功表现,可以从减轻或者减轻处罚
- D.自首犯罪分子若有重大立功表现,可以减轻或者减轻处罚
- A.修改权
- B.编辑权
- C.整理权
- D.著作财产权
- A.民事行为能力
- B.民事权利
- C.民事义务能力
- D.相应的民事权利和民事行为能力
- A.财政局
- B.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
- C.国务院
- D.对外贸易主管部门
- A.行为人具有主观恶性
- B.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 C.刑事违法性
- D.刑罚当罚性
- A.犯罪预备
- B.犯罪未遂
- C.犯罪中止
- D.犯罪既遂
- A.代理人
- B.复代理人
- C.被代理人
- D.相对人
- A.建设以国家法律为依托、人民合法权益有保障的法治国家
- B.建设社会风气良好、人民自觉遵纪守法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C.建设人人懂法、人人守法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
- A.已构成放纵走私罪
- B.已构成受贿罪
- C.已构成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
- D.已构成受贿罪、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应实行数罪并罚
- A.速度、比例和效率的统一
- B.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统一
- C.科技、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
- D.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 A.艰苦奋斗
- B.对外开放
- C.发展
- D.改革创新
- A.地区经济平衡式发展战略
- B.地区经济梯次推进发展战略
- C.“台阶式”发展战略
- D.“三步走”发展战略
- A.公平正义
- B.改革开放
- C.民主法治
- D.以人为本
- A.工人阶级
- B.科研人才
- C.知识分子
- D.人民群众
- A.基本目标
- B.基本矛盾
- C.基本国情
- D..基本任务
- A.改革和开放的关系
- B.计划和市场的关系
- C.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 D.速度和效益的关系
- 100
-
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核心是()。
- A.乡镇企业改制
- B.农村费税改革
- C.土地家庭承包经营
- D.解决土地所有权
- A.“生产力标准”
- B.“实践标准”
- C.“人民利益标准”
- D.“政治标准”
- A.否认物体是运动的
- B.否认物体是静止的
- C.否认物质的存在
- D.否认意识的存在
- A.实践的真实绝对性
- B.实践的直接现实性
- C.实践的客观实在性
- D.实践的客观独立性
- 104
-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 B.联系和发展的关系问题
- C.质变和量变的关系问题
- D.运动和静止的关系问题
- 105
-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
- A.质量互变规律
- B.否定之否定规律
- C.对立统一规律
- D.永恒发展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