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行政监督
- B.机构编制
- C.行政权力
- D.管理幅度
- A.处分种类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六种
- B.处分决定应当以书面的形式通知公务员本人
- C.受处分期间,公务员不得晋升职务和级别,不得晋升工资档次
- D.警告的受处分期间为六个月
- A.确定力
- B.拘束力
- C.执行力
- D.公定力
- A.经济增长是产量的增加,经济发展是人均产量的增加
- B.只要经济增长了,也就意味着经济发展了
- C.经济增长是由经济发展促成的
- D.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
- A.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 B.落实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 C.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 D.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
- A.交易
- B.价格
- C.商品
- D.风险
- A.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 B.大范围实施调整振兴产业规划,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竞争力
- C.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增强发展后劲
- D.大幅度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扩大城乡就业,促进社会事业发展
- A.共同原告
- B.大华公司为第三人
- C.王经理为第三人
- D.由大华公司与王经理协商
- A.宏观调控,分级管理
- B.分类指导,统一规划
- C.科学合理,精简效能
- D.宏观调控,因地制宜
- A.甲在与钱某争吵中,突然抽出随身携带的匕首向钱某刺一刀后扬长而去,致其重伤
- B.乙在非法拘禁孙某过程中,使用暴力致孙某死亡
- C.丙在绑架李某、向李某家属勒索财物过程中,杀害李某
- D.丁对公共建筑物放火,大火烧毁该建筑物,并且烧死二人
- A.东汉华佗被誉为“医圣”,他发明的麻沸散是世界上最早的全麻法,适用于外科手术
- B.制造候风地动仪测量地震的中国古代天文学家是张衡
- C.东汉时杜诗发明的水排有效解决了水流从低处往高处灌溉的问题
- D.秦朝首次修建长城与明代最后修建长城的目的都是为了阻止北方游牧民族南下
- A.戊戌变法—马关条约—五四运动
- B.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击倭寇—郑成功收复台湾
- C.张衡发明地动仪—诸葛亮写《出师表》—张骞出使西域
- D.虎门销烟—中日甲午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
- A.一文可以多事
- B.所有请示都不得同时抄送下级机关
- C.一般不可越级行文
- D.结尾常用语为“如无不当,请批转执行”
- A.国家税务总局
- B.财政部
- C.国务院
- D.全国人大常委会
- A.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反映
- B.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 C.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 D.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
- 16
-
定中美两国关系政治基础的3个联合公报分别是:__________的上海公报,__________的建交公报以及__________两国政府就分步骤直到最后彻底解决美国向台湾出售武器问题的联合公报。()
- A.1972年1979年1982年
- B.1973年1978年1982年
- C.1973年1979年1982年
- D.1972年1978年1982年
- A.小鸟两脚之间的电阻非常大
- B.小鸟的脚是绝缘的
- C.小鸟的身体没有电流流过
- D.小鸟两脚之间的电压很小
- A.否认了规律的客观性
- B.片面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 C.没有在事物运动变化中把握规律
- D.把事物运动中的偶然联系当作了必然联系
- A.地区标准
- B.企业标准
- C.通常标准或者符合合同目的的特定标准
- D.所在省标准
-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
- B.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 C.解决环境资源问题
- D.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
- A.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
- B.形成了不公平竞争
- C.限制了他人的消费
- D.提高了产品价格
- A.实行政务公开
- B.“三令五申”
- C.加大惩戒力度
- D.完善各种监督程序
- A.针对同一个违法行为,不能进行多次行政处罚
- B.针对同一个违法行为,不能进行两次或两次以上的罚款
- C.针对同一个违法行为,不能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行政机关处罚
- D.针对同一个违法行为,不能依据同一法律规范进行两次或两次以上的处罚
- A.“元白”指元稹、自居易
- B.“小李杜”指李贺、杜牧
- C.“三曹”指曹操、曹丕、曹植
- D.“高岑”指高适、岑参
- A.高出生、低死亡、低自然增长
- B.低出生、低死亡、高自然增长
- C.低出生、低死亡、低自然增长
- D.低出生、高死亡、低自然增长
- A.上级的
- B.组织序列表中靠前的
- C.主办的
- D.其他系统的
-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A.荀慧生
- B.常香玉
- C.王汉伦
- D.阎立品
- A.从容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在世界率先实现经济回升向好
- B.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3.5万亿元,比2008年增长8.7%
- C.粮食产量5.31亿吨,再创历史新高,实现连续4年增产
- D.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75元,实际增长9.8%
- A.费尔巴哈
- B.黑格尔
- C.列宁
- D.马克思
- A.均衡的货币政策
- B.从紧的货币政策
- C.宽松的货币政策
- D.松紧搭配的货币政策
- A.某区人大常委会选举产生该区副区长
- B.某省人大常委会撤销省内某市人大的一项不适当的决议
- C.某省人大常委会任免省内某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
- D.某县人大常委会撤销该县政府的一项决定
- A.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形成于唐朝
- B.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 C.最早开凿于春秋时期,到现在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
- D.北起北京(涿郡),南到杭州(余杭),经北京、天津两市及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
- A.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 B.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 C.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 D.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 A.其标准时间是2010年1月11日至2010年12月31日
- B.所取得的数据不得作为对普查对象实施处罚的依据
- C.所需经费由中央政府完全负担,列入相应年度的财政预算
- D.采用按户口所在登记的原则
- A.春秋战国
- B.汉代
- C.秦代
- D.宋代
- A.我国汉字书法四体为真、草、隶、篆
- B.我国楷书四大家为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频
- C.东晋王羲之被人们称为“书圣”,他的《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 D.唐朝大书法家张旭最早提出“书为心画”的著名观点
- A.确定性规则
- B.委任性规则
- C.准用性规则
- D.任意性规则
- A.海南
- B.大连
- C.汕头
- D.福州
- A.何厚铧
- B.董建华
- C.崔世安
- D.曾荫权
- A.技术安全
- B.贸易安全
- C.金融安全
- D.投资安全
- A.十三大
- B.十四大
- C.十五大
- D.十一届三中全会
- A.生产力水平低,商品经济不发达
- B.人口多,劳动者素质不高
- C.自然条件差,资源相对短缺
- D.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A.加强党的作风建设
- B.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 C.加强党的组织建设
- D.加强党的理论建设
- A.国家行政机关
- B.各级党组织
- C.国家权力机关
- D.国家司法机关
- A.“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这首诗写了楚汉相争时与项羽有关的事
- B.“枫叶四弦秋,枨触天涯迁谪恨;浔阳千尺水,勾留江山别离情”,这副对联所写的内容与白居易的《琵琶行》相关
- C.巴尔扎克是l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文学家,他所创作的90多部小说,总名为《人间喜剧》,堪称法国社会的“百科全书”
- D.海明威是美国现代著名作家,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代表作有《老人与海》《太阳照常升起》《永别了,武器》等
- A.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 B.党制定法律,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
- C.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是各级人民政府依法行政的前提
- D.依法执政要通过民主执政体现出来
- A.动物饲养人或管理人
- B.管理人和第三人
- C.动物饲养人和第三人
- D.第三人
- A.甲对自己承租的房屋享有的权利
- B.乙对自己的承包地享有的权利
- C.丙依据与丁签订的保管合同享有的请求丁支付报酬的权利
- D.戊购买某公司股票享有的权利
- A.3
- B.4
- C.5
- D.6
-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 B.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 C.和平与发展
- 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建设社会主义
- A.矿藏、水流专属于国家所有
- B.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专属于集体所有
- C.国家对个体经济实行鼓励、引导和帮助并依法进行监督和管理
- D.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用,并给予适当的补偿
- A.行政手段
- B.经济手段
- C.法律手段
- D.财政手段
- A.射箭
- B.书法
- C.绘画
- D.驾车
- A.提供公共服务
- B.提供私人产品
- C.提供私人服务
- D.提供政策服务
- A.青海、河南、重庆、天津
- B.新疆、河南、河北、湖北
- C.新疆、山西、山东、湖北
- D.甘肃、陕西、四川、云南
- A.在分析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基础上,提出党在民主革命中的基本路线
- B.发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著作,提出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 C.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形成
- D.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 A.债权
- B.发现权
- C.姓名权
- D.隐私权
- A.限制微观经济主体的自主性和市场机制自发作用的调控方式
- B.承认微观经济主体自主经营和市场机制作用的调控方式
- C.运用经济手段和市场参数调节经济运行的调控方式
- D.运用行政手段对经济进行参数调节的调控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