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7
-
和谐就是一种稳定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限制价格会导致产品长期短缺
- B.限制价格有利于社会平等的实现
- C.为了维持限制价格,政府通长会实行配给制
- D.限制价格会增加财政支出,加重财政负担
- A.通知是使用最广泛的公文文种
- B.应在标题下,正文前定个写受文的单位或个人
- C.通知一般由标题,主送机关,正文,落款和日期构成
- D.通知只能作为下行文使用
- 15
-
请示的正文包括()
- A.请示结语
- B.请示事项
- C.请示缘由
- D.主送机关
- A.庄重
- B.准确
- C.明晰
- D.简朴
- 17
-
撰写计划时要注意()
- A.具体明确,重点突出
- B.留有余地并及时检查
- C.注重依据,实事求是
- D.善于总结经验,找出规律
- A.询问性批复
- B.决定性批复
- C.解答性批复
- D.指示性批复
- A.世界是观念的集合
- B.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异化
- C.万物皆备于我
- D.世界是上帝意志的创造物
- A.发文机关+事由
- B.事由+文种
- C.文种
- D.发文机关+文种
- A.感受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
- B.欲知对岸事,就要渡过河
- C.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 D.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 A.它始于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 B.和平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
- C.它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
- D.它是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
- A.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 B.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 C.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
- D.运动是静止的总和
- A.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委主席
- B.国家副主席
- C.最高检察院检察长
- D.国家副总理
- A.真理的形式是主观的
- B.真理的内容是主观的
- C.真理的形式是客观的
- D.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
- 26
-
2005年王某死亡时没有立下遗嘱。王某有一个养子和两个亲生女儿,都已去世,养子遗有一亲生儿子甲,大女儿遗有一孙女乙,二女儿遗有已形成抚养关系的继子丙和一个养女丁。请问,享有王某财产继承权的有()
- A.丁
- B.乙
- C.甲
- D.丙
- A.母公司与字公司的关系
- B.集团公司与下属公司的关系
- C.改制前后的公司
- D.具有关联性质的公司关系
- A.李某夫妇和王某之间是劳动关系
- B.李某夫妇和王某之间是民事雇佣关系
- C.李某夫妇应当为王某缴纳社会保险费
- D.李某夫妇不必为王某缴纳社会保险费
- A.危害国家安全案件
- B.恐怖活动案件
- C.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普通刑事案件
- D.可能处以较大数额罚金的普通刑事案件
- A.误把甲当乙而予以杀害
- B.误把兽当人而予以杀害
- C.误把死人当活人而予以杀害
- D.误把人当兽而予以杀伤
- A.把握事物变化发展的趋势
- B.把握实践和认识的关系
- C.坚持发展的观点
- D.把我主次矛盾之间的关系
- A.乙构成不当得利
- B.投资股票属于高风险行为,乙自负盈亏与甲无关,获益30000元归乙所有不必返还;当然,如果亏损也自然没有理由找甲补偿
- C.丙的劳务费不必返还甲
- D.乙应返还甲5400元及银行同期利息
- A.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
- B.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的关系
- C.矛盾的普遍性原理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D.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 A.构成包庇罪
- B.构成盗窃罪
- C.不构成侵占罪
- D.构成非法持有的枪支罪
- A.构成窝藏毒品罪
- B.不构成犯罪
- C.构成运输毒品罪
- D.构成包庇罪
- A.乙构成盗窃罪
- B.乙构成掩藏犯罪所得罪
- C.乙与甲构成共同犯罪
- D.乙不构成犯罪
- A.《全国海洋标准化“十三五”发展规划》
- B.《“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 C.《“十三五”国家生态环境保护战略规划》
- D.《中国制造2025》
- A.胡国兴
- B.何俊仁
- C.曾俊华
- D.林郑月娥
- A.增加工作压力
- B.营造组织气氛
- C.胡萝卜加大棒管理
- D.实行末位淘汰
- A.10万
- B.16.5万
- C.41.3万
- D.25.5万
- A.湖南
- B.福建
- C.广东
- D.四川
- A.农业常规育种
- B.微电子
- C.医学
- D.化学工程
- A.常规能源
- B.替代能源
- C.超级能源
- D.新能源
- A.原始社会
- B.原始社会末期
- C.奴隶社会
- D.封建社会
- 45
-
家庭关系的核心是()。
- A.子女关系
- B.夫妻关系
- C.抚养关系
- D.财产关系
- A.企业所有制结构改革
-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
- C.企业经营承包责任制改革
- D.现代企业制度改革
- A.政府后勤管理
- B.政府经济管理
- C.政府危机管理
- D.政府社会管理
- A.不变
- B.编制
- C.升值
- D.无法确定
- A.按劳分配
- B.按劳动力价值分配
- C.按经营成果分配
- D.按生产要素分配
- A.答复函
- B.告知函
- C.商洽函
- D.答复报告
- A.决定
- B.公告
- C.通告
- D.命令(令)
- 52
-
公文的做着应是()。
- A.制发该公文的行政机关
- B.核稿人
- C.签发的领导人
- D.拟稿人
- A.求真务实准确规范细致高效及时保密
- B.实事求是准确规范精简高效安全保密
- C.实事求是得体规范细致高效安全保密
- D.求真务实得体规范精简高效及时保密
- A.通知
- B.批复
- C.指示
- D.函
- A.3至5,7
- B.3至6,11
- C.2至5,5
- D.2至6,10
- A.70年代
- B.80年代初
- C.80年代
- D.80年代末
- A.专题性会议纪要
- B.综合性会议纪要
- C.情况型会议纪要
- D.决议型会议纪要
- A.函
- B.请示
- C.报告
- D.通知
- A.根据俄国的实际情况来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 B.提出来比较系统的社会主义建设纲领
- C.为俄国找到了一种比较成熟的社会发展模式
- D.按照马克思主力关于未来社会主义的设想来建设社会主义
- A.减少,大于
- B.减少,小于
- C.增加,大于
- D.增加,小于
- 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 B.《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 C.《战争和战略的问题》
- D.《井冈山的斗争》
- A.用实践的观点看问题
- B.用量变到质变的观点看问题
- C.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 D.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 A.其目的是为了实现政社分开,加快社会组织的发展
- B.该规定有利于简化工作流程,减轻政府责任
- C.其目的是为了让社会组织在国家社会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
- D.该规定是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项重要改革
- A.肯定了事物联系与发展的条件性
- B.是地理环境决定论观点
- C.是宿命论观点
- D.否认了人多主观能性
- A.司法工作的规范性
- B.减轻上级政府的工作压力
- C.健全信访制度
- D.维护社会稳定
- A.剩余价值学说
- B.科学社会主义学说
- C.唯物历史主义观
- D.辩证唯物主义学说
- A.主要来源于后天的实践
- B.是由人的社会政治地位决定的
- C.取决于人主管努力的程度
- D.与人的先天生理素质没有关联
- A.人们应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
- B.人在自然界面前总是处于被支配的地位
- C.人们改造自然的一切行为都会遭到“自然界的报复”
- D.人与自然的和谐最终以恢复原始生态为归宿
- 69
-
劳动合同的主体具有()
- A.特定性
- B.客观性
- C.相对性
- D.普遍性
- A.罪刑法定主义
- B.刑法平等主义
- C.责任主义
- D.道抑主义
- A.2
- B.5
- C.3
- D.4
- A.吊销营业执照
- B.警告
- C.罚款
- D.行政拘留
- A.450
- B.900
- C.600
- D.700
- A.刑法
- B.宪法
- C.民法
- D.行政法
- A.甲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后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故意杀人罪
- B.甲应当预见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 C.甲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后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故意杀人罪
- D.甲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已经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情况的,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 A.2014年1月31日
- B.2013年11月30日
- C.2014年2月3日
- D.2014年1月3日
- A.配偶
- B.叔伯姨舅
- C.侄儿侄女
- D.亲兄弟姐妹
- A.该约定违反公序良俗原则,因而无效
- B.该约定是双方当事人协商同意的结果,因而有效
- C.该约定违反诚实信用原则,因而可以撤销
- D.该约定违反意识自治原则,因而无效
- A.类推解释
- B.体系解释
- C.扩大解释
- D.司法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