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在抢险救灾中受到伤害的
- B.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
- C.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在48小时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 D.在公务接待中饮酒过量死亡
- A.行政执法主体是否具备法定资格
- B.委托行政执法是否合法
- C.行政执法人员是否具备规定的资格和条件
- D.实施行政处罚、行政许可等行为是否合法
- A.拒不接受劳动能力鉴定
- B.拒绝治疗
- C.被判刑的
- D.返回劳动岗位的
- A.有固定期限
- B.以完成一定的工作为期限
- C.无固定期限
- D.以完成一次劳务为期限
- A.已参加基本养老保险
- B.具有相应的经济负担能力
- C.已建立集体协商制度
- D.已建立内部管理机构
- A.重新就业的
- B.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
- C.移居境外的
- D.无正当理由,拒不接受当地人民政府指定的部门或者机构介绍的工作的;
- A.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 B.劳动者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 C.劳动者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用人单位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 D.劳动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 A.就业和失业登记
- B.公益性岗位申报
- C.劳动争议调解
- D.就业援助对象调查统计
- A.税费优惠和减免
- B.免费技能培训
- C.岗位补助
- D.贷款贴息
- A.依法签订劳动合同
- B.参加社会保险
- C.享受政府培训补贴
- D.同工同酬
- A.零就业家庭成员
- B.残疾人
- C.完全失地农民
- D.城镇低保家庭成员
- A.提供虚假就业信息
- B.就业登记
- C.扣押身份证
- D.收取抵押金
- A.劳动合同期满的
- B.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
- C.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的
- D.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的
- A.警告
- B.责令停产停业
- C.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
- D.较大数额罚款
- A.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作出的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依法予以关闭、吊销许可证等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
- B.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作出的行政处理决定不服的
- C.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作出的行政许可、行政审批不服的
- D.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作出的行政确认不服的
- A.本级人民政府
- B.上级人民政府
- C.本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
- D.上一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
- A.本系统.本单位主管领导
- B.法律工作者
- C.纪检监察部门负责人
- D.工会组织负责人
- A.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十二个月金额的争议
- B.第三责任人支付的赔偿金
- C.经济合同中的欠款
- D.因执行国家的劳动标准在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方面发生的争议
- A.完全积累式
- B.现收现付制
- C.部分积累式
- D.以至定收制
- A.劳动报酬
- B.工伤医疗费
- C.经济补偿金
- D.赔偿金
- A.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
- B.依法设立的基层人民调解组织
- C.在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
- D.企业人事部组成的调解小组
- A.保障性
- B.福利性
- C.普惠性
- D.普遍性
- A.16%
- B.12%
- C.11%
- D.8%
- A.至少有一人
- B.全部
- C.一人
- D.二人
- A.警告
- B.罚款
- C.责令停产停业
- D.限制人身自由
- A.不称职
- B.违反公司制度
- C.哺乳
- D.工作技能
- A.政府
- B.残联
- C.民政
- D.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 A.就业实习
- B.职业培训
- C.面试指导
- D.岗位培训
- A.签定劳动合同
- B.贴息贷款
- C.社会保险补贴
- D.人才评价服务
- A.国家
- B.省
- C.市
- D.县
- A.3个月
- B.6个月
- C.9个月
- D.12个月
- A.农民工和残疾人
- B.从事个体经营的符合国家规定条件的失业人员和残疾人
- C.失业人员和应届大中专毕业生
- D.零就业家庭成员
- A.就业专项资金
- B.创业基地资金
- C.农民工子女助学贷款
- D.继续教育经费
- A.1年
- B.2年
- C.3年
- D.5年
- A.1万元2万元
- B.2万元4万元
- C.2万元5万元
- D.3万元5万元
- A.500元至2000元
- B.200元至2000元
- C.每人500元至2000元
- D.每人200元至2000元
- A.1个月
- B.3个月
- C.6个月
- D.9个月
- A.1000元5000元
- B.2000元10000元
- C.5000元20000元
- D.10000元50000元
- A.3个月
- B.5个月
- C.6个月
- D.12个月
- A.3日
- B.5日
- C.7日
- D.10日
- A.一年
- B.六个月
- C.三个月
- D.一个月
- A.同级行政部门负责劳动监察的工作机构
- B.同级行政部门负责纪检监察工作机构
- C.同级行政部门负责法制工作机构
- D.同级政府负责法制工作机构
- A.刑事诉讼法
- B.行政诉讼法
- C.民事诉讼法
- D.仲裁法
- A.集体讨论
- B.集体研究
- C.召集有关人员研究
- D.集体讨论通过
- A.同一事实
- B.同一理由
- C.同一的事实和理由
- D.新的事实和理由
- A.10日
- B.15日
- C.30日
- D.60日
- A.当地政府法制部门
- B.当地政府
- C.省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
- D.上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
- A.3日
- B.5日
- C.7日
- D.10日
- A.承担机关内部管理工作的机构
- B.承担人事管理工作的机构
- C.承担纪检监察工作的机构
- D.承担法制工作的机构
- A.10日
- B.7日
- C.5日
- D.3日